某国企崩了,全面大裁员!
“合肥建工集团通知,白纸黑字:干到8月31号,就不用来了。工资结到那天,补偿金“依法支付”。”
打工人收到这样的短信提示,一开始还觉得公司厚道,提前一个月通知,这样大家也有时间抓紧的找下家。
但想想,补偿金才是大事。然后大家就发现,公司账上早空了,还欠着162亿的债,当然公司也有127亿资产,但正负一合计,还是净亏35个亿!
网友说:这钱,怕是没机会了。
这事究竟真假?
网上查了查,真有此事: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安徽海螺集团旗下核心建筑企业,安徽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建工”)因资不抵债、债务危机难解,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根据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资产总额为127.3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62.29亿元,净负债缺口35亿元,资产负债率127%,资不抵债,陷入债务泥潭。
要知道,这家老牌企业成立于1958年,,如今已经有67年历史了,而且多年来也没少接省里的重点工程。
2008年改制成安粮控股的,后来还傍上了世界500强海螺集团。只是没想到,这么硬的背景,说倒就倒了。
偌大个企业,为啥走到这一步?
核心问题还是在恒大身上!
前些年房地产异常过热,合肥建工和恒大简直可以说穿一条裤子,好得不得了。
公开信息显示,合肥建工在高峰期70%以上的项目依赖恒大,而且多数都是采用“垫资施工”模式,垫资比例超70%。
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方式,也为后来的资金链断裂埋下隐患。
21年,恒大爆了。
合肥建工垫出去的2.7亿工程款直接打了水漂。这一刀,直接捅进心窝子,风险就出现了。
今年2月底,公司就发了个“待岗通知”,上千号人,说待岗就待岗。
通知上写得很清楚:受恒大拖累,公司异常艰难,至于工资,只发当地最低标准的那点基本工资。
这消息一落地,打工人两眼一抹黑,每月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老人养老钱,处处都得用钱,那段时间,搞的人心惶惶。
而且,恒大这个坑也确实忒大:
欠债2.44万亿,财务造假5641亿!
这坑的,哪里只是合肥建工一家,还有江苏建工集团,187亿债务,破产重整!也是被恒大拖欠几十亿工程款活活拖死的。
西安建工,双特级资质的“西北王”,2.63亿债券违约,爆雷了。广西建工、天津建工……个个资金链紧绷,随时可能断,
建工巨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哗啦啦倒了一片。背后,都是同一个病根。
为啥建工路头会落到今天这局面?
①杠杆玩太高
发家都靠负债经营,比如江苏建工母公司,负债过万亿!
公司运营玩法也不难理解:垫资接项目—借钱扩规模—再垫资接更大的项目。
不断循环下来,盘子越做越大,房子好卖时,皆大欢喜,可行情一差,甲方(比如恒大)还不上钱,企业收不回款,贷款+利息还不上,就“活”不下去了。
②管理和稀泥。
混改本来是国企改革的好路子,到了某些企业手里,成了催命符。
广西建工被控股后,管理层乱套,内部整合一塌糊涂,员工跑了一大半,最后闹到欠薪。
另外,内部贪腐问题也是造成合肥建工走向破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3月初,安徽纪检监察网就官宣合肥建工原董事长刘国福落马,因严重违法被开除公职,进行立案调查。
总之,
当建筑行业面临“需求收缩、资金紧张、利润摊薄”三重压力,建筑企业应如何破局?
不搞高质量发展,不踏踏实实管好风险,最后玩高杠杆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