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主任王春红教授,在中医临床与学术研究的岗位上坚守了二十载。这二十年来,她对中医的热爱从未消减,对患者的负责始终如一,于细微之处展现着一名优秀中医的专业与担当。
诊室里的 “慢” 节奏
走进王春红教授的诊室,你会发现这里的节奏似乎比别处慢一些。她从不催促患者,总是认真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哪怕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她也会耐心记下。有一次,一位患者在描述病情时,无意间提到自己最近总是失眠,而且特别容易出汗。王教授立刻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对病情有了更全面的判断。
她为患者诊脉时,神情专注,手指在患者的手腕上轻轻按压,仔细感受着脉象的变化。诊脉结束后,她会详细地向患者解释脉象所反映的身体状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自己的身体情况。这种 “慢” 节奏,让患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重视,也让她能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对中医典籍的痴迷
王春红教授对中医典籍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她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中医古籍,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每一本都被她翻得有些陈旧,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释。
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拿起这些典籍仔细研读。有时,她会为了一个古方的理解,反复琢磨,甚至会查阅多种不同的注本进行对比。她常说,中医典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里面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从中汲取养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与患者的 “心” 沟通
王春红教授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更注重与患者进行 “心” 的沟通。她认为,很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与患者交流时,她总是想方设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对于那些因为病情而情绪低落的患者,她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他们,给他们讲一些康复的案例,让他们看到希望。对于那些对疾病过于恐惧的患者,她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通过这种 “心” 的沟通,很多患者都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王春红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对中医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负责,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