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锉是一种中国古代重要的凿井工具,主要用于凿大口。在凿井过程中,蒲扇锉的使用需要数人在碓板上用力蹬踩,带动锉头一上一下冲击井底破碎岩石,使井逐渐加深。蒲扇锉的锉头形状宛如一柄倒置的蒲扇,锉面扇阔,两边有一对贯通上下的“耳泡”,与锉面形成工字形钻口。这种设计使得蒲扇锉在凿井时能够更加有效地破碎岩石,提高凿井效率,使井逐渐加深。
![]()
柳穿鱼,由泥座子、棋子及一根底部呈尖形的圆铁杆组成。因圆杆上的上齿像柳叶一样环绕铁杆,略成三角形错开排列,故名。在井场打捞落物时,柳穿鱼可从落物中间插入进行捞取,同时还有疏通、撕散的作用。
![]()
吊脚提须, 亦称“提须子”、“提须”。井盐盐井打捞工具。铁制,须齿加钢。由泥座子、棋子、圆铁条、一笼鸡、竹壳等组成。铁条底端圆尖形,上有双齿,再上有六齿(俗名一笼鸡),呈放射状圆周布置。井内发生事故时,用以探测井内落物状况,捞取小型铁器、工具、岩石碎块、乱丝、遗篾等。
![]()
虎尾,井盐打捞工具。齿锐长而集中,誉其打捞落物的威力似兽中之王一一虎,故称虎尾。虎尾由泥座子、棋子、圆铁杆及长齿组成。在圆铁杆下部犬牙交错地密集排列10颗长齿。虎尾主要用于捞取篾索。
![]()
系子由泥座子、棋子、圆杆、系子头组成。系子头上大下小,呈锥形。打捞时,系子外套竹壳子,系子锉头在壳内啃住落物,即可将落物提出。
![]()
虎头属多齿形工具,由泥座子、棋子、圆铁杆及长齿密布的虎头组成。虎头呈上小下大的椭圆体,由20多颗长齿分五排密集排列,主要用于捞取井下的篾索。
![]()
柳穿鱼须, 井盐盐井打捞工具。铁制,须齿加钢。在柳穿鱼基础上发展而来。由泥座子、圆铁杆、上齿和铁须(条)组成。圆铁杆末端尖锐,上齿错开排列,四根有两对内齿的须条接于泥座子之下,上小下大,呈喇叭状,具有弹性。四川井场用以打捞井下镔铁吸卤筒、钢丝等落物。
![]()
两股须,亦称“铁夹钎”,井盐盐井打捞工具。铁制,须齿加钢。由泥座子、棋子、圆柄及两根扁铁须(条)组成。铁条内侧上为方形单齿,中、下为圆形双齿,除下端一对双齿并列外,其余均错开排列。利用须端的自然弹力,可直接捞取有泥槽的落井锉头。
![]()
竹篙,亦称“竹壕子”,井盐盐井打捞工具。竹篾编制。形如接鱼篓(川北俗称壕子)。由竹把手、圆竹杆及竹壕子组成。身圆内空、上小下大,一侧开有窗口,底部装有能启闭的竹质底板。四川场修治井时,用以捞取井内碎木、竹片等。
![]()
鸭舌因其形状而得名。鸭舌由泥座子、棋子、圆杆、羊角对齿、鸭舌组成。鸭舌位于杆底,舌面均布锯楞,背面光滑,舌中下部有一对齿尖向上的羊角齿。鸭舌是齿、铲结合的工具,它既可铲松泥沙,又可钩捞蔑丝、落筒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