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300亿救场说明:央行才是稳定币真大腿
1:1兑付神话破灭!稳定币的‘安全证书’竟是皇帝新衣?
13%资产蒸发真相:稳定币的1:1承诺为何总在危机时失效
![]()
2023年3月10日,硅谷银行宣布倒闭。次日,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价格闪崩至0.87美元,超过33亿美元用户资产危在旦夕。这场教科书级的流动性危机,彻底揭穿了稳定币"1:1兑付"的童话。
流动性"死亡循环":抵押物为何反成枷锁
美国《支付稳定币法案》要求100%资产抵押,看似堵住了漏洞,却把定时炸弹埋进地基。当硅谷银行冻结Circle公司33亿美元存款时,用户恐慌引发挤兑。尽管最后美联储兜底化解危机,但13%的资产蒸发足以摧毁信任。
同样漏洞在"超额抵押"型稳定币身上更触目惊心。2022年6月,以太坊价格暴跌37%,MakerDAO协议被迫清算价值13亿美元的抵押品,引发Dai稳定币脱钩。此时抵押率高达150%,依然挡不住踩踏式抛售。抵押物在危机中非但不是盾牌,反而成了引爆器。
![]()
美联储加息:戳破稳定币的"去中心化"幻象
2020年全球零利率时代,稳定币总市值从360亿美元飙升至1890亿。但2022年美联储加息风暴袭来,短短一年内630亿美元资金仓皇出逃。真相很残酷:当银行存款利率冲到5%,"去中心化信仰"在真金白银面前不堪一击。
这暴露了稳定币的先天残疾:它离不开传统金融的哺育,却又妄想摆脱其约束。USDC的发行方Circle持有1090亿美元国债,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直接决定这些债券价值。这种寄生关系注定稳定币永远是被动方。
![]()
立法解决偿付能力,但解不开流动性死结
监管者要求用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却忽略了债市自身的脆弱性。2008年雷曼倒闭时,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1.5%暴涨到3.5%,意味着债券价格崩盘。稳定币引以为傲的抵押物,恰是危机中最先被抛售的资产。
更吊诡的逻辑闭环在于:当恐慌蔓延时,用户兑换现金的需求激增,迫使发行方抛售国债→国债价格下跌→资产端缩水→兑付能力恶化→加剧恐慌。这个死亡螺旋就像金融界的"莫比乌斯环",起点终点都是绝境。
![]()
终极拷问:谁为挤兑买单?
2023年USDC的危机实况演示了答案:美联储联合六家银行注资300亿美元接管硅谷银行,才避免连锁崩盘。没有央行流动性支持,任何抵押机制都是纸城堡。
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On par: A Money View of stablecoins》),离岸美元系统之所以稳定,核心在于商业银行可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换取流动性。而稳定币发行方至今仍是金融体系里的"黑户",危机时借贷无门。
货币信用的本质从未改变
稳定币试图用代码重构信用体系,却忘了三百年来金融史的启示:货币本质是国家暴力背书的负债凭证。当挤兑潮水涌来,1:1的锚定承诺只能依靠"最后贷款人"的铁腕支撑。或许终有一天,合规化才是稳定币唯一的救生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