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都在这里了……”2025年8月1日,民建成都锦江区基层委五支部80岁的康洁老人哽咽着将一封被泪水洇湿的信交到了基层委负责人手中。这封改了又写、写了又改的信,记录着五年来一群“民建家人”跨越寒来暑往的守护——他们用法律的专业托底,用生活的温情浸润,将一位被命运重创的老会员,从绝望的深渊一步步拉回温暖的春天。
康阿姨的至暗时刻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20年。此前一年,康洁的独子林晋追随母亲的脚步加入了民建,并创办了两家科技公司。儿子事业正蒸蒸日上,是康洁晚年最大的骄傲。谁料命运的暴风雨来得如此迅猛——2020年1月25日,35岁的林晋在出差途中突发脑出血,永远停下了脚步。
儿子的离去,对于老伴早逝的康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常言说“祸不单行,福不双降”,林晋生前创办的公司因无人接管陷入停摆,一名自称“投资人”的男子以“回款缓慢”为由,将这位八旬老人告上了法庭。
“我对公司的事一窍不通,社区找的年轻律师也直摇头……”康洁抹着眼泪回忆,“那时整宿睡不着,连求助都不知道找谁,整个人像掉进了没光的冰窟窿。”
“娘家人”伸出援助之手
2020年春节刚过,民建锦江区基层委在得知康洁的遭遇后,立刻委派五支部委员方亮带队上门探望。当看到老人家中简朴的陈设、茶几上堆满的法律文书,以及她眼中深不见底的绝望时,方亮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康阿姨,这事您就交给我吧!”
很快,这场爱心接力有了关键人物——民建锦江区六支部会员、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伟。这位总爱挂着和煦笑容的圆脸律师,在了解康洁为支持儿子创业耗尽积蓄、如今却要独自面对官司的境况后,只说了一句话:“康阿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您别着急,这事我来帮您。”
此后几年间,潘伟推掉了无数应酬,常常在深夜伏案研究康洁案件的卷宗;面对老人因焦虑而反复的询问,他总是耐心解答,从未露过半分不耐烦。
2025年5月,法槌落下,康洁终于迎来了胜诉的那一天。“潘律师为这事劳神费力,却分文未取,我真不知道咋报答他。”面对康洁的感激之情,潘伟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五年不变的温暖守望
法律纠纷的解决只是起点。五年来,“家人”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渗透在康洁生活的每个细节里: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会员们总会上门探望;见老人独居孤单,会员们轮流排班陪她聊天、散步,帮她重拾生活的乐趣;针对案件后续的财产清收、公司注销等事宜,基层委还协调了多位企业家会员提供协助,彻底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以前总觉得日子是灰蒙蒙的,现在每次看到民建的家人们,我心里就亮堂了。”康洁动情地说。
如今的康洁,会在清晨去社区公园打太极,会跟着会员们学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偶尔还会翻出儿子的老照片,笑着跟来访的会员们讲:“小晋要是知道,有这么好的‘民建兄弟姐妹’,该多高兴啊!”
“康阿姨是1983年入会的老会员,她的故事,是民建‘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宗旨最生动的诠释。”民建锦江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孙秋感慨道,“从潘伟律师的无私援手,到全体会员的持续关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善意,更是一个民主党派组织的凝聚力。康阿姨常说‘民建是娘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位会员都能感受到——这个‘家’,永远为你留着一盏灯。”
来源:同心四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