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有眼光,是值得学习书法的时候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兰亭序》是一个行书经典书法作品,也是唐系书法美学的最高的参照经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来学习经典就是法乎其上了,为什么还会有“俗骨终身”的问题呢?这才是值得学书者非常在意的地方。
可能,我们觉得这不符合逻辑,然而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由于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习的程度不同,法乎其上真的就能上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也是学习艺术与信息技术不一样的一个问题。
这就导出题主的问题,学习《兰亭序》如何力戒俗骨终身的问题。
初学书法学得不好,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一生没有学到王羲之的书法精神,仅仅学了一些王羲之的皮毛,这就是俗骨。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临摹的《兰亭序》自有新意
这些问题具体反映在
1.生搬硬套
2.毫无发挥
3.不深不透
这三个方面,我们逐一说说。
学习经典最怕的就是生搬硬套,字字如算子。
你初看,还真以为生搬硬套的书法蛮有功夫的,但是,一一看下去,字字都是一个写法,每一个书法作品,都是一个样的调子,这就叫生搬硬套其俗在骨。
学习书法,以书法经典为师,这是没有任何质疑的。
但是,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学习经典精神的一个过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研究书法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依葫芦画瓢,把书法学像就行了。
《兰亭序》虽然好,但是,《兰亭序》最适合的是《兰亭集序》这种文章的美。如果我们用《兰亭序》的书法写《祭侄稿》可能都不太适合。何况,我们创作的书法作品,不可能都是《兰亭集序》这样的内容吧?
董其昌临摹《兰亭序》册页
例证:有一个实验,有人用王羲之的字集了不少毛主席的诗词。但是,效果非常差,没有人认为王羲之的字可以给毛主席的诗词增色。
这不是因为王羲之的每一个字不好,而是王羲之的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内容,这些字就只是一些好看的字,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书法了,因为书法作品不可能与内容没有任何联系。
相反,毛主席写了一个《兰亭序》版的草书,却艺术效果非常好。
所以,力戒生搬硬套,可以避免俗骨终身。
因为生搬硬套,根本原因是不善于发挥书法的精神。
学习书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学会王羲之的创造性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写个随随便便的草稿也要对自己这样严格。
比如说,王羲之的《兰亭序》里反复出现了21次之多的“之”字。
这么多“之”字,究竟要写得一模一样还是要一个字一个样?这就有高古和俗骨之%别了。
如果按照俗骨的做法,写得一模一样有什么不好吗?
但是王羲之的回答是,当然不一样!只有很俗气的人,才会偷懒,把字写得一模一样。
我们知道,王羲之不但在《兰亭序》里,21个之字不一样,就是个“文”字、3个“事”字、4个“为”字、4个“一”字、5个“其”字等等,都是写得不一样的。这就是笔法字体的发挥问题。
如果满篇都是写得一模一样的字,是不是感觉有点俗?
什么叫俗?说到底就是创造性不够。小小的书法,不过就是写个字,但是,写出了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这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字,而是轰轰烈烈在做人,在做不平凡的人!这就是不俗气!
王羲之一生其实也没有什么得意的事情,假如他不是琅琊王氏集团贵族的身份,他非常有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士了。
不过,一个人的地位可以不高,但是,做人不能做的很低,这就是高古。
中国历史上的李白杜甫都是这样的人。
所以,什么政治地位也没有的杜甫也可以成为“诗圣”,而政治上并不得意的王羲之,也可以成为“书圣”。这不是给写字匠的地位,而是给创造者的荣誉。
如果我们学习《兰亭序》就是为了毫无创造,那么,这不是俗骨终身了吗?
古人对“其俗在骨”的批评是非常严厉的。
那么,什么叫“俗骨”?这不是你的书法有没有“骨”,而是精神有没有“骨”的问题。如果精神里就是缺乏那种创造性的“高骨”,就一定是俗骨媚骨了,这是学习书法要力戒的要害之处。
那么,生搬硬套和毫无发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书法还得回到书法,说到底,学习书法如果轻描淡写,依葫芦画瓢,终究是学不到《兰亭序》精神的。
我们针对大量书法学习的实践来看,学习书法无论是什么帖,无论是哪一家,如果学习书法不深不透,那么所有应该出现的不足就会暴露无遗的,集中反映到总的评价,就是其俗在骨。
学习书法一定要逐步的加深理解,提高理解经典的妙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的人总是会提出一个题:你分析的那些道理是王羲之的想法吗?
比如,我们说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有21个“之”字的写法不一样,有人就会说,王羲之可能就是习惯那样,别想多了。
这就是典型的俗骨!
王羲之写《兰亭序》到底怎么想,我们无需揣测。各种可能都有,这不是我们要徒劳的地方。
但是,按照美学原理分析书法美,这是我们的权利。
王羲之怎么想,与我们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的分析有道理,能够深入理解王羲之的书法之美,这就是美学,应该尊重美学原理。
所以,我们的分析一定要有美学含量。
如果把《兰亭序》学深学透了,未有不能脱去俗骨的道理。
从学习实践看,合理的美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书法的美和书法的规律性的美,具体来说就是要懂的如何运用“四法三笔”去破解《兰亭序》笔法笔意笔势的具体用笔,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学好书法。
当我们深入透彻理解了《兰亭序》,那么,书法的经典之门就会为你打开,我们就会真正步入书法艺术的神圣殿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书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