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里讲:“升米恩,斗米仇。”
你给的越多,别人越觉得理所应当;你帮得越勤,对方越不懂珍惜。
盲目背负他人的因果,迟早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掏心掏肺,也不是所有关系都经得起消耗。
真正的智慧,不是一味给予,而是懂得适时停止喂养。
1、过度共情,是慢性自伤
俗语云:“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做人最忌讳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责任,把他人的情绪扛在自己肩上。
善良若无边界,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村西的王大娘心善,见不得旁人愁眉苦脸。
东邻的媳妇和婆婆拌嘴,她跟着抹眼泪,整夜替人家琢磨和解的法子;
西家的老汉丢了鸡,她比自己丢了东西还急,跑遍全村帮着找。
有人劝她别太操心,她总说:“都是街坊,哪能不管。”
张婶家孩子生了病,没钱抓药,王大娘把自己攒着买棉花的钱全给了人家,自家过冬的棉被还露着棉絮。
时间长了,王大娘的脸越来越黄,饭也吃不下多少。
夜里总想着谁又有难处,翻来覆去睡不着。
儿子让她少管点事,她叹着气说:“眼睁睁看着人家难,心里过不去。”
那年冬天,王大娘累倒在了床上。郎中说她是思虑过度,耗空了精神。
躺在炕上,她看着窗外飘雪,突然觉得浑身没力气再去想谁的难处了。
林语堂曾说:“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人的精力有限,分给别人太多,留给自己的就所剩无几。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疲惫,越来越难开心,甚至对生活失去热情。
你可以心疼别人的不易,却不必为别人的人生负责。
要学会给共情设个边界,别人的情绪,让他自己消化。
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真正温暖别人。
2、强渡他人,必损己福
《中华圣贤经》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这世间的路,终究要自己走;心里的结,终究要自己解。
你总想着拉别人一把,以为是积德行善,可若对方不愿醒来,你的强行拖拽,只会让自己也跌入深渊。
王大伯见邻村老陈蹲在墙根晒太阳,地里荒着,孩子的学费也拖着,便想拉他一起翻地种豆换钱。
老陈摆了摆手,说太累,要等天凉些再说。
王大伯没辙,自己扛着锄头去帮老陈翻了半亩地,累得直喘。
后来老陈说想做买卖,却整日在家喝酒,只说没本钱启动。
王大伯咬咬牙,把准备给孙子交学费的钱拿出来给他,还打算陪他去赶集批些针头线脑。
老陈接了钱,头两天还摆了摆摊,后来又懒得动,钱慢慢被他喝酒花光了。
媳妇劝王大伯,说他自己不想好,填多少都没用。
王大伯叹着气,还是忍不住塞钱过去。
那年冬天极冷,王大伯的孙子冻得直哭,没钱买棉衣。
他想去老陈的杂货铺赊块布,老陈却锁着门去邻村打牌了。
王大伯在寒风里站了许久,回来后咳得更重,没过几天便躺倒在炕。
家里没钱请郎中,他就那么熬着,开春时没能挺过去。
《菜根谭》有言:“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帮人要有度,渡人需看缘,再丰厚的福气,也要留三分余地。
做人不要强行干预他人的人生选择、替人承担本该由他自己面对的困境。
学会适时放手,各自承担,各自成长,才是对彼此最体面的成全。
3、人际筛选,方得清净
《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你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人生下半场,要学会筛选关系,远离消耗你的人。
张婶以前总怕得罪人。
东邻的媳妇爱搬弄是非,天天来她家串门说闲话,张婶不爱听,却总陪着笑;
西家的老汉爱占便宜,借了农具从不还,张婶心里憋屈,也不好意思要。
家里的事被搅得乱糟糟,她总唉声叹气。
男人劝她:“不想来往就别硬撑着。”
张婶摇摇头,怕被人说小气。
那年秋收,东邻媳妇又来念叨谁家媳妇不好,张婶正忙着晒谷子,随口说了句“我没空听这个”。
对方愣了愣,没再上门。张婶起初心里发慌,过了几天,倒觉得耳根清净了不少。
慢慢的,张婶开始学着挑拣来往的人。
谁真心待她,她就热络相处;谁总添麻烦,她就淡淡应付。
家里的笑声多了,院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她坐在门口择菜时,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曾国藩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与其在低质量的社交中疲于应付,不如在高质量的独处中修炼自己。
人生短暂,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要知道和积极的人同行,你会越来越上进;和负能量的人纠缠,只会拖垮你的运势。
学会筛选,才能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孟子》里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讨好谁,也不是拯救谁,而是守好自己的本心,护好自己的福报。
过度共情,会耗尽你的心力;强渡他人,会透支你的福气;唯有学会筛选人际,才能守住自己的清净。
别再喂养那些不值得的人,你的善良、你的精力、你的时间,都该留给自己,留给那些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