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岁的退休教师周秀兰站在空荡荡的老房子里,手中握着刚刚签好的房屋买卖合同。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照亮了墙上那些已经泛黄的奖状——那是她资助了十二年的侄子赵俊楠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荣誉证书。
她原本以为,这个即将开始的退休旅行,会是对自己半生辛劳最好的犒赏,却没想到一通电话会让一切都变了味道。
01
周秀兰记得很清楚,十二年前的那个冬夜,弟弟赵斌拖着疲惫的身子敲响了她的门。
"姐,我实在没办法了。"赵斌的眼中满是血丝,声音嘶哑得让人心疼,"俊楠的学费还差三千块,我和秀华东拼西凑也凑不齐。"
周秀兰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五岁的弟弟,心中五味杂陈。
赵斌原本在县城开了个小饭馆,生意还算不错,但去年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现在连儿子的学费都交不起了。
"俊楠这孩子聪明,老师说他有考重点大学的潜力。"赵斌的声音越来越低,"姐,你看……"
周秀兰没有让弟弟把话说完,她起身走到卧室,从枕头下面取出一个小布袋。
那是她攒了大半年的钱,原本打算买一台新电视机。
"拿去吧。"她把钱塞到赵斌手中,"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
赵斌接过钱的那一刻,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他跪在地上给姐姐磕了三个响头:"姐,这恩情我记一辈子。俊楠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周秀兰扶起弟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想起了小时候,每次自己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总是赵斌站出来保护她。
那时的弟弟虽然瘦小,但总是张开双臂挡在她面前,大喊着"不许欺负我姐姐"。
"咱们是一家人,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周秀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俊楠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他。"
从那之后,周秀兰就成了赵俊楠的"第二个妈妈"。
每个月,她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侄子。
有时是生活费,有时是买书的钱,有时是补习班的费用。
她自己舍不得买新衣服,舍不得下餐馆,但对侄子的教育投入从来不含糊。
赵俊楠也确实争气,从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次考试后,他都会给姑姑打电话汇报成绩,声音里满是兴奋和感激。
"姑姑,我这次考了全班第一!"
"姑姑,老师说我有希望考清华!"
"姑姑,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0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赵俊楠就要参加高考了。
那年春天,周秀兰专门请了假,陪着侄子去省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她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大男孩,心中满是骄傲。
赵俊楠穿着她给买的新西装,神情专注地复习着考试资料。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的脸上,那张年轻的脸庞透着一股书卷气,眉宇间有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沉稳。
"紧张吗?"周秀兰轻声问道。
"不紧张。"赵俊楠抬起头,冲姑姑笑了笑,"有您在,我什么都不怕。"
听到这话,周秀兰的心软得一塌糊涂。
她想起十二年来的点点滴滴,想起每一次寄钱时的拮据,想起每一次听到侄子好消息时的欣慰。
这一切的付出,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考试结束后,赵俊楠走出考场,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姑姑,我觉得考得不错。"他拉着周秀兰的手,"等我上了清华,第一件事就是接您到北京去住。"
周秀兰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有些酸涩。
她知道,一旦侄子上了大学,他就会有自己的世界,而她,终究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过客。
果然,一个月后,喜报传来:赵俊楠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周秀兰更是高兴得几夜没睡好觉。
她立即给侄子汇去了第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特意多加了两千块钱,让他在北京好好照顾自己。
"姑姑,谢谢您。"电话里,赵俊楠的声音有些哽咽,"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
"好好学习,别辜负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周秀兰在电话里嘱咐着,"有什么需要,随时给姑姑打电话。"
挂了电话,周秀兰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奖状,心中五味杂陈。
十二年的资助,她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人。
这些年来,她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这个侄子身上。
如今看着他即将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她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03
赵俊楠进入清华后的第一个学期,还经常给姑姑打电话。
他会跟周秀兰分享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遇到的有趣同学,描述北京的繁华景象。
"姑姑,清华的图书馆真大,我每天都泡在里面。"
"姑姑,我们宿舍的同学都很优秀,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姑姑,北京的冬天比家里冷多了,您给我买的羽绒服正合适。"
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周秀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她会把侄子的近况讲给邻居听,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俊楠的电话越来越少,内容也越来越简短。
从最初的每周一通,变成了半月一次,再后来,有时一个月都听不到他的声音。
周秀兰理解这是正常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可能总是围着长辈转。
但她心中还是有些失落,就像母亲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远离自己一样。
大二的时候,赵俊楠开始谈恋爱了。
女孩叫陈若曦,是同系的学霸,家境优渥,父亲是某大企业的高管。
"姑姑,我交女朋友了。"赵俊楠在电话里兴奋地说,"她很优秀,您一定会喜欢她的。"
周秀兰在电话里笑着表示祝福,但心中却涌起一股说不清的酸楚。
她知道,从此以后,侄子心中最重要的人就不再是她了。
果然,此后的日子里,赵俊楠很少主动给姑姑打电话。
偶尔周秀兰主动打过去,他也总是说很忙,匆匆几句就挂了。
有一次,周秀兰听到电话里传来女孩的笑声,还有赵俊楠对女孩说话时那种温柔的语调。
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在侄子心中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她没有抱怨,她知道这是成长的必然,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只是有时候深夜独坐时,她会想起那个曾经每天给她打电话的小男孩,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大三的时候,赵俊楠提出要在北京买房子。
"姑姑,北京的房价涨得太快了,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他在电话里说,"若曦的父母愿意出首付,但我们还需要一些钱。"
周秀兰听出了侄子话里的意思,她没有犹豫,立即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给了他。
那是她准备养老的钱,但她觉得年轻人更需要。
"谢谢姑姑。"赵俊楠在电话里说,"等我工作了,一定连本带利还给您。"
周秀兰笑着说不用还,但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她总觉得,侄子的语气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少了些亲热,多了些客套。
04
大四那年,赵俊楠保研成功,继续在清华读研究生。
周秀兰为此高兴了很久,她觉得这证明自己这么多年的投资是值得的。
但同时,她也意识到,这意味着侄子还需要继续资助。
这时的周秀兰已经五十五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
多年的操劳让她患上了关节炎,阴雨天的时候疼得厉害。
但每当赵俊楠需要钱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拒绝过。
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费、实验费、论文发表费,她都一一承担。
有时候钱不够,她就去找同事借,或者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当掉。
那件她穿了十几年的金项链,就是在侄子需要买电脑的时候卖掉的。
邻居们开始对她的做法有些不理解。
"秀兰,你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邻居苏莲有一次忍不住说,"这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自己想办法了。"
"是啊,你自己都还没有养老钱呢。"另一个邻居陈蔓也劝道,"万一以后生病了怎么办?"
周秀兰总是笑着摆摆手:"孩子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但她心中其实也有些担忧。
她的工资不高,这些年为了资助侄子,自己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如果真的生病了,该怎么办呢?
但每当想到赵俊楠,想到他将来会有出息,会报答自己,这些担忧就被压了下去。
研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周秀兰很伤心的事情。
那次她生病住院,想让侄子回来看看自己。
她小心翼翼地给赵俊楠打电话,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
"姑姑,您要多注意身体。"电话里,赵俊楠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我这边实验很忙,实在抽不开身。"
"我知道你忙……"周秀兰的声音有些颤抖,"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那您好好休息,我先挂了,导师还等着我呢。"
电话挂断后,周秀兰躺在病床上,眼泪无声地滑落。
她想起小时候侄子生病时,她是如何日夜照料的。
想起每次侄子有困难时,她是如何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的。
但现在,当她需要一句安慰的时候,侄子却连时间都没有。
那一刻,周秀兰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失落感。
她开始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05
研究生毕业后,赵俊楠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薪水丰厚。
周秀兰为此高兴了很久,她觉得自己的投资终于有了回报。
她盼望着侄子能够常回家看看,盼望着能够分享他成功的喜悦。
但现实却让她失望了。
赵俊楠工作后变得更加忙碌,几乎很少与家里联系。
偶尔打电话,也是匆匆几句就挂掉,理由永远是工作忙。
更让周秀兰难过的是,侄子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承诺。
他不再提起要报答姑姑的话,甚至连一句感谢都很少说。
有一次,周秀兰鼓起勇气向侄子提起自己这些年的不容易,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付出。
"姑姑,我知道您辛苦了。"赵俊楠在电话里说,但语气很平淡,"不过现在我工作也很辛苦,压力很大。"
周秀兰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她不想让侄子觉得自己在索要回报,但心中的委屈却像潮水一样涌来。
这一年,周秀兰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退休生活。
她已经五十八岁了,身体大不如前,是时候为自己打算了。
她想起年轻时的梦想,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体验不同的生活。
这么多年来,她为了资助侄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现在侄子已经工作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她也应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周秀兰开始计划退休后的旅行。
她想去西藏看看雪山,想去江南看看水乡,想去海边感受海风的味道。
但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积蓄,她发现根本不够支撑这样的旅行。
这么多年来,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侄子,自己的积蓄少得可怜。
思来想去,她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
这套房子是她父母留下的遗产,也是她最重要的财产。
但现在,她觉得是时候变现了,用这笔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邻居们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秀兰,你疯了吗?"苏莲瞪大了眼睛,"房子卖了你住哪里?"
"我可以租房子住,或者住养老院。"周秀兰平静地说,"我想趁着还能走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是这房子以后可能会涨价的。"陈蔓劝道,"你现在卖了,万一以后后悔怎么办?"
周秀兰摇摇头:"我已经想好了,人生短暂,总要为自己活一回。"
06
就在周秀兰准备卖房的时候,她接到了弟弟赵斌的电话。
"姐,听说你要卖房子?"赵斌的声音有些急切,"这是怎么回事?"
周秀兰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弟弟,赵斌听后沉默了很久。
"姐,你这些年为了俊楠确实辛苦了。"赵斌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是你不能把房子卖了啊,那是你的根。"
"我已经决定了。"周秀兰的语气很坚定,"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是我年轻时的梦想。"
"那你把这个想法跟俊楠说了吗?"赵斌问,"他知道你要卖房子去旅行吗?"
周秀兰摇了摇头:"我还没跟他说,不过这是我的决定,不需要别人同意。"
"姐,俊楠现在工作了,收入也不错,你可以跟他商量一下,让他资助你一些旅行费用。"赵斌建议道,"毕竟你为他付出了这么多。"
"算了。"周秀兰叹了口气,"他有自己的生活,我不想给他添麻烦。"
挂了电话后,周秀兰坐在沙发上,看着房间里的一切。
这套房子陪伴了她大半生,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珍贵的回忆。
客厅里的那张旧沙发,是她和父母一起看电视时坐的。
卧室里的那个衣柜,还保留着母亲的味道。
厨房里的那张小桌子,是她无数次为侄子准备好吃的地方。
要离开这里,说不舍得是假的。
但她更舍不得的是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这么多年来,她为了别人而活,现在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了。
第二天,周秀兰就联系了房产中介,开始着手卖房的事情。
房子的地段不错,很快就有买家看房。
看着陌生人在自己家里走来走去,指指点点,周秀兰心中五味杂陈。
但她没有后悔,她知道这是自己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一周后,房子成功售出。
周秀兰拿着房款,心情复杂地收拾着行李。
她把一些重要的纪念品装进箱子,其他的家具都留给了买家。
那些侄子的奖状,她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这是她这些年最珍贵的回忆。
就在她准备搬出去的前一天晚上,电话响了。
是赵俊楠打来的。
"姑姑,我爸说你要卖房子去旅行?"电话里,侄子的声音听起来很惊讶,"这是真的吗?"
"是的。"周秀兰平静地回答,"我已经卖了,明天就搬出去。"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赵俊楠略带不满的声音。
"姑姑,你怎么能这么做?"
07
"你怎么能这么做?"赵俊楠的声音在电话里变得尖锐起来,"那套房子,我一直以为将来是要给我的。"
周秀兰愣住了,她没想到侄子会说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