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家书中如此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其实,一个人只有在他独处时的样子,才是最为真实的样子。
因为在人前装装样子其实很容易,但要是做到在没人看见时还能守住自己,才是真本事。
可以说,真正的慎独,可以发挥出最深沉的力量,也能让一个人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独处守心,品格自现
没人看着的时候做什么,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品质。
因为在独处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心境、心理特征。
元代学者许衡在炎炎盛夏赶路,一时口渴难耐。
刚好路边有棵梨树,同行的人都忍不住去摘梨解渴。
只有许衡一动不动,内心平静:“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后来,他成为一代大儒,而那些摘梨的同伴却默默无闻。
《大学》中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在独处时,尤其谨慎,因为他们对自己有要求,也有追求。
所以,他们才不会因为到底是否独处,来对自己有所不同的表现。
独处时守心,以及独处时的选择,才是真正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独处自省,内心强大
人唯有在自己足够安静的时候,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些声音才是最真实,也是最能反映自己真实想法的。
东汉杨震赴任途中,县令王密趁着深夜送来十斤黄金。
还笃定地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却正色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王密心里一惊,惭愧而去。
《淮南子》有云:“君子不欺于暗室。”
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不做亏心事,是君子所为。
因为唯有君子,才有这份坦荡。
而一直保持这种坦荡的秉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因为其中最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懂得自省,靠自己走向强大。
独处精进,厚积薄发
人的强大,都是从积累开始的。
可以说,一个人在独处时做的事,决定着自己能走多远。
清代总督叶存仁离职时,有个下属趁夜匆忙送来礼品。
他坚决不收,并赋诗:“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他一生清廉,正是得益于这份慎独到底的功夫。
《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越是隐蔽处,则透露得越明显,越是细微处,则看得越显著。
自己每天独处时的那一份坚持,终将汇聚成改变命运的力量。
慎独,其实就是与自己的较量。
在无人注视时,依然选择正确的事。
那么,持续这种选择和力量,比任何外在约束都更强大。
当你学会了慎独,那么慢慢地,你就真正掌握了强大的秘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