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羊城晚报》以“湾区筑梦三十七年”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星河控股集团自1988年创立以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路径。文章指出,星河控股集团不仅精准响应国家“好房子”政策导向,还通过构建“住宅+商业+产业”的城市运营模型,在改善型市场持续输出高品质产品,成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为粤派房企的代表,星河集团始终坚持以品质为核心价值,从“住宅产品的空间维度”跃升至“生活系统的构建维度”,不仅满足人们居住的物理需求,更延伸至教育、商业、医疗、社群等多层次服务,形成完整的城市功能生态。
![]()
以标准先行,呼应“好房子”政策内核
自住房新规提出“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需配电梯”、“隔音≥65分贝”等硬性指标以来,行业迈入“品质时代”。而星河集团早已在多个项目中预演这些标准。深圳星河WORLD写字楼实现4.5米层高,广州星河臻华府普通住宅层高也达到3.1米,提前呼应政策要求,体现出其在产品研发阶段的前瞻性。
在绿色环保方面,星河集团所属的南沙星河东悦湾取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通过雨水回收、高效能耗系统降低能耗30%以上。深圳银湖谷项目则通过智慧系统建设,打造完整的智慧社区生态,从智能门禁到家庭能源管理平台,全方位提升居住体验。
星河控股集团董事长黄楚龙曾表示:“做一个成一个,一个比一个好。”这句朴素承诺,是星河产品标准的真实写照。
![]()
改善型市场下的价值创造范式
面对中国房地产进入改善型主导阶段,星河集团精准把握核心城市、核心板块的需求变化。在广州南沙、惠阳、成都等城市群,星河集团通过“产城融投”整合住宅、产业、教育、商业等多种价值,形成抗风险能力强、资产流通性高的“改善型硬通货”。
在产品力构建上,星河集团建立了覆盖46项设计标准化、132个施工节点的完整质量体系。同时,通过适度密度控制与臻装交付标准,打造既亲地又宜人的生活场景。以95-128平方米改善型户型为例,在保持空间舒适度的同时,有效平衡居住密度和社群氛围,形成差异化的社区气质。
星河集团还通过“星邻里”社群平台推动生活方式革新。例如在成都星河WORLD,不到一年内已孵化出28个兴趣社团、37位业主主理人、举办超200场社群活动,实现从“换房子”到“换生活方式”的体验跃迁。
![]()
城市运营范式:从开发商到运营商的跃迁
文章进一步指出,星河集团37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从深圳早期住宅项目“三明珠”系列,到布局南沙等前沿区域,星河始终紧随国家发展节奏,以“开发+运营”双驱动模式助力城市更新。
深圳·星河WORLD项目是星河从“造房子”向“造城”转型的代表作,占地160万平方米,汇聚七大产业集群,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产业新城。星河自创“产·城·融·投”模式,以“园区+社区”“房东+股东”的联动机制,为项目提供从规划、建设到长期运营的全周期支撑。
广州星河丹堤、东悦湾等项目则融合优质教育、社群运营和区域文化,构建“15分钟生活圈”,真正实现“产城人”一体化发展。
此外,星河集团37年来累计公益投入超13亿元,教育投入达35亿元,企业社会责任与城市共建理念并行,为其长期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粤派精神的当代表达
《羊城晚报》认为,星河集团的成长路径体现出典型的粤派房企特征:务实、创新、长期主义。无论是在产品设计上的超前布局,还是在城市功能的系统运营,星河都展现出与城市共成长、与时代共进化的深度绑定能力。
正如星河控股集团董事长黄楚龙所言:“星河要做五百年,不做五百强。”在行业寻求转型与价值重构的当下,星河的经验不仅为企业自身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也为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粤派智慧的可行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