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同意在 9 月再次大幅提高石油产量,提前一年完成当前阶段的供应恢复计划,该组织正采取行动重新夺回其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
此次增产明着是俄乌冲突的问题,但其实主要诱因是二极关税和非OPEC+增产的问题!
对于美国而言,一方面不准中印巴等国买俄油,一方面又怕供应链中断导致油价上涨,弄出通胀,所以又让OPEC+增产,反正一来一去之间,都是美国优先!
OPEC + 此次增产 54.8 万桶 / 日,叠加此前计划的逐步恢复 220 万桶 / 日减产,将直接增加全球原油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仅为 70 万桶 / 日,而供应增速可能超过需求,导致市场过剩风险加剧。
这一供需失衡将抑制油价上涨,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从当前的 70-80 美元 / 桶区间回落至 65-75 美元 / 桶,甚至更低。历史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 OPEC + 首次宣布增产时,WTI 原油价格一度跌至 65 美元 / 桶以下,反映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敏感反应!
![]()
尽管当前增产释放宽松信号,但地缘政治紧张(如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和北半球夏季需求高峰可能部分抵消供应增加的影响。但是,OPEC + 的加速增产表明其更关注市场份额而非短期价格波动,长期看供应过剩趋势难以逆转。
此外。原油价格下行将传导至汽油、柴油等终端产品。以美国为例,汽油零售价格收增产影响,可能下降 0.2-0.5 美元 / 加仑,为消费者带来直接实惠!对于中国、印度等主要石油进口国而言也是一样,以中国为例,若油价下跌 10 美元 / 桶,年进口成本可减少约 150 亿美元。
![]()
但是,这对于石油出口国而言,却是显著的财政挑战:沙特、俄罗斯等依赖石油收入的国家将面临财政压力。沙特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 70% 以上,油价每下跌 10 美元 / 桶,其年财政收入可能减少约 300 亿美元。俄罗斯虽通过亚洲市场维持出口量(2025 年 3 月出口达 810 万桶 / 日),但油价下跌导致其出口收入同比下滑 43%,而且其马上将面临美国全面的石油封锁!
作为事件的主导者,特朗普政府施压 OPEC + 增产以降低油价,同时威胁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次级关税。然而,美国页岩油产量预计在 2025 年增至 1370 万桶 / 日的历史高位,这可能抵消部分 OPEC + 增产的影响,形成 “增产 - 降价 - 页岩油扩张” 的循环,加上美日、美欧、美韩等协议的签署,美国的能源供应量规模已经位列全球前列!
而如果二级关税真的落地,不用想,这必然会引发全球贸易链动荡,同时,低油价可能延缓可再生能源投资,尤其在交通领域。但另一方面,OPEC + 增产,也反映其对长期石油需求疲软的担忧,全球新能源转型已成定局!
![]()
不管怎么说,此次增产标志着 OPEC + 策略的根本性转变。过去十年,该组织通过减产维持油价在 80 美元 / 桶以上,但美国页岩油崛起和能源转型削弱了其定价权。
2025 年 OPEC + 剩余产能达 586 万桶 / 日,通过增产夺回市场份额成为其优先目标。虽然,依然有部分成员支持限产保价,但非OPEC+的大幅增产,依然促成了此次的增产计划。
美国、巴西、圭亚那等国的石油产量预计在 2025 年增加 160 万桶 / 日,占全球供应增量的 80% 以上。即使 OPEC + 维持增产,非 OPEC + 供应的扩张仍可能导致长期过剩,且美国页岩油技术进步使单井产量翻倍,综合成本已经降至 40 美元 / 桶以下。
对于我们而言,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2024 年日均进口约 1100 万桶),油价下跌将直接节省外汇支出。同时,可利用低价窗口期增加战略储备!目前我国原油储备约为 40 天进口量,可进一步提升至 90 天国际能源署标准。
但同时,CPI可能又没法看了,总之,OPEC + 的大幅增产将短期抑制油价上涨,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喘息空间,但中长期可能加剧供应过剩,引发市场格局重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