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经微言》作为中医典籍瑰宝,凝聚着古代医家的智慧结晶。今以白话重述,旨在为当代读者搭建一座通向经典的桥梁,使深奥的医理智慧突破时空界限,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此次转译既是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实践,亦是向大众普及经典医籍的探索。囿于笔者学识所限,文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研读时仍以原著为宗。愿以此微末之功,助力岐黄之术泽被四海,让传统医学的智慧之光温暖更多心灵。
卷七
冬夏火热篇
胡孔甲向岐伯请教说:“冬天严寒凛冽,寒气逼人肌肤,人们理应感到畏寒,但为何反而会生出热症来呢?”
岐伯回答说:“外界的寒冷会导致人体内部更加发热。”
胡孔甲不解地问:“既然外寒内热,人们应该会普遍出现同样的病症,为何偏偏有些人只表现出热症呢?”
岐伯解释道:“这是因为他们的肾中水液亏虚,无法制约内火,加上外界寒气的刺激,使得内火得以发作。人的五脏六腑,无一不依赖肾水的滋养。肾水充足时,内火得以潜藏;肾水枯竭时,内火就会妄动。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水液来滋养,内热就会达到极致。此时,再加上外界寒气的束缚,使得内火郁积无法发散,一旦郁气爆发,病情往往十分严重。”
胡孔甲接着问:“火势的旺盛通常需要外部助燃,而热症发于体表,外部并无火源相助,为何热病在夏天发作反而较轻,在冬天发作却更重呢?”
岐伯回答说:“这正是显示了火郁之气的特点。夏天阳气发散,火势难以积聚;而冬天阳气内藏,火势难以宣泄。在难以宣泄的情况下强行宣泄,就会使得郁怒之气更加猛烈,病情也就更加严重了。”
胡孔甲又问:“那么,能否用治疗夏天热症的方法来治疗冬天的热症呢?”
岐伯说:“关键是要辨别火热的真假,而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只要准确判断病情,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胡孔甲听后表示赞同:“您说得太对了。”
陈士铎点评说:“治疗郁症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方法,关键在于调理人体的郁滞之气。只要能够疏通郁滞,病情自然就能得到缓解。”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