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师生、调解咨询、连轴庭审、错过饭点……她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温度。
在郭家伙场法庭人民调解员老张的眼里,白萍庭长是块“天生做法官的料”。口齿伶俐,业务精熟,更难得的是那份融进骨子里的责任感和近乎“拼命三郎”的工作劲头。2025年7月10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调解员老张近距离目睹了这位“铁娘子”庭长马不停蹄的一天。
清晨八点多,蓝天白云,阳光正好。法庭工作群跳出白庭长的通知:“榆林学院法律系师生9点来访,请各位着制服准时到岗。”老张到单位时,法官白萍、巩文婷两人早已候在门口,一身笔挺的制服,精神奕奕。九点整,师生们准时抵达。简单的寒暄后,白萍便化身“首席讲解员”,领着大家从一楼庄重的大审判庭,到紧凑的小审判庭,再到两个调解员办公室。她妙语连珠,那些艰深的法律条文、复杂的审判流程,经她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一一讲解,竟变得生动易懂起来。师生们听得入神,眼神里满是赞叹和敬畏,现场掌声不断。
移步二楼会议室,白萍如数家珍,向师生们讲起郭家伙场女子法庭的成长历程。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在她口中化作法治路上的生动注脚。她讲党委政府的支持、讲上级法院的指导,更讲全体同事没日没夜的付出。“这块‘榆林市女法官实践基地’的牌子,还有那些省市区的表彰奖励,”白萍的声音带着自豪也透着沉甸,“都是大家伙儿用汗水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师生们频频点头,眼神里多了份对基层法庭的深刻理解。
送走师生,白萍一眼瞥见院子里几位等候的群众。“来,这边请!”她脚步没停,径直把人领进调解室。顾不上喝口水,她立刻投入状态,专注倾听,耐心解答。那些困扰群众的家长里短、法律疑惑,在她专业而温和的剖析下渐渐明朗。她那份对工作的热忱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刚送走咨询的群众,白萍立刻抱起厚厚一摞卷宗,匆匆走向审判庭。一个复杂的庭审正等着她。法槌落下,便是数小时全神贯注的鏖战。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早已过了饭点。老张路过审判庭门口,透过门缝,看见白萍专注的侧脸和书记员李千玉飞快的指尖。他默默拿起水壶,倒了两杯温开水送进去,轻轻放在桌角——白萍的嗓子,怕是早就“冒烟”了。庭审持续到下午三点多才结束。
调解室门口斜对面,食堂大师傅早已望眼欲穿。“哎哟,可算开完了!白庭长,千玉,快,饭菜都给你们热着呢!”大师傅满脸心疼。白萍疲惫却笑着说:“大姐,辛苦你了!大中午也没休息。”她转头对千玉说:“千玉,你快去吃!”接着对大师傅抱歉地摆摆手,“我得立刻赶去院里开会,时间到了,真顾不上吃了!”话音未落,那个穿着制服、略显单薄的身影,已经步履匆匆地消失在大门外。老张望着远去的背影,心头一酸:为了当事人的案子,为了准时赴会,她又忙的顾不上吃饭了。“唉,最近看她瘦了不少……”老张叹口气。白萍的“加班”是常态。老张自己加班时,常看到她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有时下班碰见,她手里总拎着鼓鼓囊囊一包卷宗。“回家还得接着看。”她细品详读、孜孜不倦,分析案件的每个细节。老张想,那些卷宗常常陪她熬到深夜十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像这样默默付出的时刻,还有很多很多。
那天晚上,老张躺在床上,白天的一幕幕在脑海里翻腾:白萍热情洋溢的讲解、耐心细致的解答、庭审时专注的神情、错过饭点匆匆的背影、深夜沉甸甸的卷宗……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庭长,身体里仿佛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她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她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当事人的期盼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废寝忘食,只为不负法徽之重;步履匆匆,只为丈量司法为民的深度。这,就是人民调解员眼中,郭家伙场法庭那位可敬可爱的“铁娘子”庭长——白萍。
审 核:郭玉婷
作 者: 张志革
编 辑:尤乙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