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配置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思路,底层逻辑+高弹性行业,银行+微盘股指数等,都是类似的思路,而这里面最最关键的是股民要理解,不要对相关品种有偏见,正确理解,并加以利用,这是比较好的策略。
底层逻辑的多角度解读
@最初和煦的风 阅读专题文章《投资组合系列》:https://paid.e.weibo.com/v1/paid/column/info?cid=27751510540后,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底层逻辑是博弈高弹性品种的基石这我理解,(现金流用于布局低位优质标的)长周期来说底层逻辑确实是长期向上的,我想到一种情况,按照80%仓位红利ETF,20%仓位成长类ETF如果遇到类似2014~2015年那样的情况(红利ETF品种在15年6月高点后不考虑分红的话用了差不多9年时间才收复)我认为在市场极度高估的情况下,哪怕红利品种也需要减仓,麻烦您分析下我这个观点的逻辑上的缺陷哈。(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看到过巴菲特先生在买入可口可乐后也出现过10年不涨的情况)
@玉名 每个人对于行情会有见仁见智的一面,我个人也不敢说就是正确的答案,但相关思维在实践中还是有一些感悟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用股价思维,还是股权思维。股价思维,那么任何波动,都是困扰,涨也不对,因为仓位不够多;跌也不对,跌了就意味着赔钱。但如果是股权思维,一切都不一样。
![]()
尤其是针对底层逻辑来说,什么最关键?我个人的理解是时间,因为底层逻辑是果树结果,果子拿走,果树始终还在,那么这个模式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种树,那么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当下。说白了,底层逻辑的核心就是完成初期收回成本后的意义,那样就可以零投入实现收益(《零投入实现收益才是底层逻辑的核心》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1362890776646),这就是巴菲特的股权思维,无所谓股价波动,也不需要在乎任何其他因素,稳定现金流产出就是可口可乐等一批个股的意义了。
![]()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股息率了,而是股本率了,看上去似乎,可口可乐也不是高股息啊,就是3%左右(包括看净利润和股价走势也没那么好),但股本率角度,那已经是60%+了(《底层逻辑中比股息率更关键的一个指标》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47239289471131),那以这个这算个股价值自然是无限大的,谁又会卖出呢,你卖出了,又如何能找到类似回报率的品种呢?这就是其意义。
![]()
这个时候,股民的困惑来自于,什么时候建立呢?毕竟如您所说,要是2007年、2015年、2021年初的高点,那也是很难受的(但您有个问题也忽略了,您看的还是股价,如果分红再投资的全收益指数,也是不同的)。其实,这就是涉及到了红利指数的编制规则(《利用编制规则选指数,赚钱的思维》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22253577912330),其和宽基指数的追涨杀跌不同,股息/红利模式是典型的抄底模式,不怕跌,越跌股息率越高。同时,这种模式不太适合定投,更适合的是每逢市场大跌,就买入一波,并耐心持有的模式,直到熬过底层逻辑初期模式,完成果树种植,可以结果了,这是最舒服的。接下来,我们继续解读其他相关品种应用中的要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