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细胞与基因治疗展览会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行业盛会之一,本届展览会预计将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企业,以及超过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展会将集中展示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基因编辑、RNA疗法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2025北京细胞与基因治疗展览会
时间:2025年10月29-31日
地点: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咨询:高老师 I36.4I36.2952
V X:2426253060
随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已成为最具突破性的医疗技术之一。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超过2000个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中国占比超过30%,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次展会将聚焦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业内人士提供全方位的行业洞察。在展览内容方面,本届展会设置了多个特色展区。核心展区将集中展示CAR-T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AAV载体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会将首次设立"基因治疗产业化专区",重点展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和解决方案。此外,"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展区"将展示最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行业标准进展,这对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是国际参与度的显著提升。除国内领先企业外,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国际知名企业将带来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据主办方透露,包括诺华、吉利德、蓝鸟生物等国际巨头均已确认参展,这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宝贵的国际交流机会。同时,展会还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国家展区,促进与新兴市场的合作。专业论坛是本次展会的另一大看点。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将举办超过50场专题论坛和研讨会。首日的主论坛将聚焦"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与产业化",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次日将举办"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美国FDA等机构的专家将就行业标准进行深入探讨。最后一天的"基因编辑技术前沿论坛"将展示包括碱基编辑、先导编辑等最新技术进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将发布多项重要行业报告。《2025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蓝皮书》将在展会期间首发,该报告由国内权威机构联合编制,全面梳理了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此外,"中国细胞治疗产品IND申报年度报告"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报告"等专业文献也将同期发布,为行业从业者提供重要参考。在创新技术展示方面,多家企业将带来突破性成果。国内某领军企业将首次公开展示其新一代通用型CAR-T技术,该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治疗成本。另一家创新公司将发布其自主研发的体内基因编辑治疗产品,为遗传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选择。此外,针对肿瘤、罕见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疗法都将在展会上亮相。展会同期还将举办多项特色活动。"创新项目路演"将为初创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吸引投资机构关注。"人才交流专区"则致力于解决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预计将提供超过1000个专业岗位。特别设置的"医患交流日"活动,将邀请临床专家为公众科普细胞与基因治疗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从参展企业构成来看,覆盖了全产业链各环节。上游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供应商将展示最新的生产装备和原材料;中游的研发企业带来创新疗法;下游的医疗机构和CRO公司则提供临床转化支持。这种全产业链的展示模式,有助于促进行业协同发展。2025北京细胞与基因治疗展览会的举办,正值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次展会将不仅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更将促进产学研医深度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对于专业观众而言,本次展会是获取行业最新动态、拓展商业网络的绝佳机会。建议提前规划参观路线,重点关注与自己领域相关的展区和论坛。同时,充分利用展会提供的商务对接平台,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相信通过三天的密集交流,与会者都将收获丰硕的成果,共同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造福更多患者。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细胞与基因治疗#
北京发力未来健康产业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2024年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董兆瑞)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正在成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新焦点,有望成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福音。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在CGT领域,北京具有突出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相关企业品种管线研发进度多数处于全球或国内领先地位。
走进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北京艺妙基因细胞药物GMP生产基地,一面巨大的笑脸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是数百张漫画笑脸形象,在笑脸形象下面,还标注了一串数字编码。“这些笑脸背后,是一位位通过北京艺妙CAR-T产品所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北京艺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让癌症不再是绝症’是我们一直的使命。”
所谓CAR-T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免疫疗法,需要先从患者身体中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激活T细胞,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形成CAR-T细胞,最后再将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它可以精准、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前不久,北京艺妙一款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CAR-T产品获批注册临床,这也是国内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CAR-T产品。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艺妙研发管线覆盖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肿瘤和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获批7项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和北京市首张基因细胞药物《药品生产许可证》,处于北京第一、全国领先的地位。
“其中,公司首款血液瘤CAR-T产品IM19获得3个临床批件,进展最快的适应症已完成临床试验,于10月底提交药品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上市的原研治疗晚期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药物。”北京艺妙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艺妙所结出的“果”,是北京聚力发展未来健康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集结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医药健康企业,形成了从早期探索到药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北京希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济生物)是一家为CGT领域客户提供从科研到商业化的质粒、病毒、细胞等生产服务的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转化平台,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减负提速”。
希济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希济生物一站式CGT CDMO GMP厂房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落成,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最大的CGT GMP设施,该平台也获得了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共性技术平台方面的资金支持。“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需要将大笔资金花在新建实验室和厂房上,我们可以满足从科研到临床试验、商业化不同阶段的需求,将为企业节省大笔时间和经济成本。”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北京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实施,明确提出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科技攻关项目,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塑造新优势。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CGT领域,北京支持国际首创化学小分子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等技术研发。同时,布局建设了一批工业级共性平台,强化产业亟需平台支撑力量。北京还推动了一批原创技术领先的品种尽快进入临床或IIT,推动一批创新品种加速临床试验进程,推动一批重点品种加速申报注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