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发布,将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这次通过的是中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核心聚焦在四件事:
一是要给租赁市场正名:国家层面第一次把“租房市场”独立出来单独立法,说明接下来住房租赁将是长期房住不炒体系的一块拼图。
二是要管规范:比如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要强制执行,房东不得随意赶人、租客不得随意毁约;租金不得按年收押一大笔;中介不得乱收服务费、不得虚假宣传。
三是要防止黑中介、黑二房东、群租房乱象:这次把“转租”“分租”都写进了法律框架,比如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违规隔断群租,否则最高可罚款10万元。
四是要引导更多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出现:支持国有企业、地方平台做“二房东”,甚至引入REITs模式(住房租赁信托基金),鼓励更多房子租出去,而不是死在空置里。
那问题来了:为啥选在2025年9月15日实施?
从时间点看,有三个很现实的背景:
第一,某某缺钱了。
既然现在已经不能从卖地卖房这里捞到钱,现在很明显楼市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大批房子在那空着,硬扛着不能变现。
就算房东着急,国家也着急。所以帮着房东变现,房东有交易,国家才能收税。
总之,就一句话,有房,要么给我租出来交租赁税,要么给我交房产税,要么给我低价卖掉,交交易税。
第二,就是回到楼市本身,楼市确实不好卖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
2024 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超过20%,是近8年最大降幅;
70各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指数,连续15个月下滑;
房子卖不动,库存越堆越多,房企缺钱,地方财政也缺钱。
所以把卖不掉的房子盘活,让人住进去,至少还能带来租金流,税收.
第三,租赁市场乱象太久了。
过去十几年,租房市场基本是“灰色地带”。房东收租多数不报税,租客权益得不到保护,“黑中介”、“高收低出”、“爆雷跑路”,这些现象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政策层面早就想管,但为什么一直没真管?很现实,租赁市场分散且规模小、税收贡献也低,真要动刀没必要得罪那么多小房东、小业主。
可这次楼市不景气,空置房多,国家想引导更多人租房,又要让租房这件事“可控、可查、可征税”,于是就必须上制度。
这部条例最大的影响就是:以后房东想躲在灰色地带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具体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堵漏洞。
合同备案强制化
以前有些房东图省事,跟租客口头约定,或签了合同但不上报,避税且灵活。以后各地住建局会要求房东备案,一旦备案,税务局数据也联通,少报税基本没可能了。
违规群租、隔断房严禁
很多底层人群租其实是房东或二房东“割房”做出来的低价单间,但这类隔断房往往消防隐患大。新规之后,这部分会被清理。
违约赶人门槛提高
以前有些房东中途抬价赶租客,或者转手卖房赶租客,新规之后必须给足通知期、遵守合同,否则面临行政处罚。
对租客来说,真的是好消息吗?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太好了,租客权益保护了。从长期来看,这确实是好事。但现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好处是租房更规范。租客最怕中介卷款跑路、押金不退、房东随意涨租赶人,这次条例对中介、房东的约束更严了。
但风险也在这,一旦租房纳入税收监管,房东缴税成本提高,有些房东会把这部分转嫁给租客,租金有可能反而涨。严禁群租意味着低端供给减少。
所以,对那些最需要低租金、对居住条件没要求的人,比如进城务工的打工人、刚毕业的学生、灵活就业者来说,找“极致便宜房”会越来越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