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住得起北区,离不起婚”:澳洲华人中产的婚姻真相

0
分享至

共2618字 | 预计阅读时5分钟

“我们已经没有爱了,但依然还在同一张餐桌前吃饭,因为悉尼房子太贵了。”

这是悉尼北区一对中产夫妻在采访中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在传统观念中,婚姻的维系有赖于情感、信任与承诺。但在当下的澳大利亚,愈演愈烈的房价,正逐渐取代这些看似浪漫的元素,成为维系许多婚姻关系的最后一道“经济锁”。

6月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各地房价再度攀升,全国房价在过去五年内上涨约38%。

而房价只是当前生活成本危机中的冰山一角。能源、食品、育儿、教育……每一项支出都在悄然吞噬着家庭的财务底线。

这些不断攀升的成本,早已波及健康、心理状态、育儿决策乃至住房安全。但有一个关联被长期忽视:房价与离婚率之间的微妙关系。

澳洲离婚率为何下降了,

却不是因为家庭更稳定?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离婚率已降至自1976年无过错离婚法实施以来的历史低点


乍看之下,似乎是社会稳定、婚姻更稳固的表现。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回顾1990年代的经济衰退期,离婚率曾出现显著上升。当时财务压力同样剧烈,为何今天的趋势却相反?

经济学家Stephen Whelan与Luke Hartigan的最新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今天的夫妻不是不想离婚,而是“离不起”

他们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年会上展示的一项尚未同行评审的研究指出,房价的“意外上涨”正在无形中将一部分人锁在早已破裂的婚姻中

房价如何干预私人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是一种合作契约:当婚姻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独身收益时,个体选择进入婚姻;反之,则选择退出。

但这一理性选择模型,建立在一个隐含前提之上——分开的成本是可以承受的。而现实中,住房的财务成本正在大幅抬高“退出”的门槛。

房价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离婚后的生活成本显著上升:两个独立家庭的运营成本(房租、生活开销、孩子探视交通、双份水电燃气等)远高于同住一户;

2

住房资产价值影响分割动机:房价越高,离婚后可分得的资产越多,但前提是需要变现、再融资或另觅住处,复杂度与风险同步上升。

于是,房价变成了情感决策的“经济推手”。

数据视角:哪些人更容易“离不起”?

Whelan和Hartigan的研究使用了HILDA(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数据库,得出以下结论:

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夫妻(如宗教、学历、出生地)更不易离婚;

婚龄越长,分离可能性越低;

有离异父母背景的人更容易走向离婚;

最关键的是,房价增长的“意外性”会显著影响离婚率:

  • 若房价涨幅低于预期,夫妻更容易分手;

  • 若房价高于预期,离婚意愿虽未改变,但执行变得更困难。

换言之,不是感情更深了,而是财务压力更大了。

案例一:中产表面婚姻的“经济演绎法”


张先生与李女士是一对生活在悉尼北区的华人夫妻,育有一子,家庭年收入合计22万澳元。按理说,在收入上已达中产偏上,但他们却深陷“离也离不起”的现实。

他们共同持有一套市值约180万澳元的联排别墅,尚欠贷款60万。若卖出房产后平均分配,在扣除贷款和交易费用后,各自手中仅剩55万澳元。

问题在于,Chatswood一带两房公寓均价接近100万澳元。若想维持孩子的教育环境、生活稳定性,两人都需再次承担高额贷款,或被迫向外搬迁、降级生活。

于是,他们达成了一个“财务妥协”:不离婚,但各住一间房、各过一套生活,对外仍维持家庭形象。这种“功能性婚姻”,成为当下澳洲城市家庭的一种新常态。

案例二:失去主动权的“隐形家庭主妇”

相比中产家庭的理性权衡,更多人则是完全被动地“留在婚姻里”。

陈太太是一位40岁的家庭主妇,丈夫为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他们在墨尔本内东区拥有一套独栋房产,目前市值约160万澳元。

她在婚姻中一直承担主要育儿和家务责任,经济上依赖丈夫。婚姻关系已经破裂多年,但由于缺乏独立收入来源、且离婚后难以在该区租到安全舒适的住房,她始终无法走出这段关系。

尤其在当前租金飙升和房价高涨的环境下,政府补贴无法覆盖她带着孩子单独生活的住房需求。她曾咨询法律援助,但发现即便可分得一部分资产,若无稳定收入也很难获得贷款买房。这使得她陷入“走也不是、留也痛苦” 的两难处境。

她不是没勇气,而是在高房价面前,勇气不值钱。

案例三:和平分手,无法双开销

周先生与配偶在布里斯班有一套三房联排别墅,目前育有一名幼儿。他们已达成和平分手的共识,但一算账才发现,如果分开后两人都需单独承担房贷、育儿费用与生活成本,压力将远高于婚内时期。

两人估算后发现,维持两个独立家庭的支出(租金、水电、交通、家具)比现在多出近1800澳元/月。他们原本可以互相照应,如今不仅要承担孩子探视安排,连房租都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在未能找到“对半分不降级”的方案前,他们选择继续共同居住、分房睡,维持“功能性婚姻”。

这是一种全球化的中产困境


澳洲的故事并非特例。在全球房价高企的城市——东京、首尔、温哥华、上海、北京……类似的“经济型婚姻”大量存在。

无数中产阶级夫妻正在婚姻制度的“硬成本”与“软约束”之间挣扎。他们或许已经心理上“离婚”,但因住房、学区、贷款、税收、社保、身份等各类现实桎梏,无法完成物理意义上的分手。

他们困在婚姻里,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房子。

政策,是否看到“看不见的裂缝”?


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背景下,即便感情破裂,很多人依然无法“体面分手”。住房资源的有限性与高昂成本,正成为决定家庭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经济因素之一。

这些现实情况也说明了为何政策支持(如提供租房补贴、家庭住房支持、女性再就业培训等)变得格外重要。未来,住房政策不能只关注“买得起”,还要考虑“分得开”。

在婚姻问题上,政府介入往往显得“太私人”或“太敏感”,但如今住房议题不再只是经济话题,它已深入社会肌理。

“Leaving Violence Program” 是一项面向女性的政策创新,帮助她们离开潜在危险关系,提供临时住房与过渡性财政支持。

这类政策,恰恰是解决“房价锁婚”现象的雏形。

未来,澳洲需要更多这样的支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

  • 面向单亲家庭的租房补贴与贷款支持;

  • 教育资源向区域外均衡配置,减少“学区房”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 鼓励家庭内部经济透明与女性就业参与率提升;

  • 提供更多平价、灵活的“过渡性住房”选择。

婚姻是私人关系,但维系它的“可持续性”往往来自公共制度的可负担性。

写在最后:高房价到底买走了什么?

当一段关系早已走向终点,爱已稀薄、沟通已断裂,唯有房子,还在把两个人困在同一个屋檐下。不是因为留恋,而是因为现实。

在澳大利亚,尤其是城市华人社区中,住房不仅是避风港,更是家庭稳定、教育资源、身份认同的象征。一套好学区的房子,意味着孩子未来的起点,也意味着父母多年来辛苦打拼的回报。

而正因如此,当婚姻触礁,代价也远不止情感本身。那是一场关于“是否愿意降级生活”的拉锯战——是从三房变两房?是从北区搬到西区?是从私校变成公校?是从业主身份变成租户?对很多人来说,这不是简单的“分开”,而是“打碎整个生活结构”。

我们必须承认,高房价不仅阻碍了人们追求爱情的自由,也限制了人们体面结束一段关系的能力。它让“离婚”变成了一种需要筹码的奢侈,而不是一项基本的权利。

它买走的,或许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段成长的空间,一次本该勇敢的转身。

在这个讲究效率和理性的社会里,我们是否也该承认一种隐秘却真实的存在:

不是所有的婚姻都靠感情维系,有些,是靠还未还清的房贷。

这笔账,不该只由夫妻两人默默承受。

它也关乎城市规划、社会保障、教育公平、以及对个体选择权的尊重。

如果我们相信,好的婚姻应源自选择而非被迫,

那我们也应思考,如何为“选择离开”提供足够温柔的落脚点。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23

07-2025


22

07-2025

21

07-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库班:放弃布伦森是想给东契奇找帮手,布伦森那时也没这么厉害

库班:放弃布伦森是想给东契奇找帮手,布伦森那时也没这么厉害

懂球帝
2025-11-20 09:29:06
无缘逆转!申京28+11杜兰特犯大错,米切尔21+3,火箭奇兵立大功

无缘逆转!申京28+11杜兰特犯大错,米切尔21+3,火箭奇兵立大功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20 10:49:31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20 07:42:04
跑到全国第4!22岁跨栏女神:绝不会去当网红 放弃清北是担心毕业

跑到全国第4!22岁跨栏女神:绝不会去当网红 放弃清北是担心毕业

风过乡
2025-11-20 06:30:04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上峰视点
2025-11-19 11:04:22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这里是东京
2025-11-19 17:09:09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以“爱”为名的毒杀

以“爱”为名的毒杀

澎湃新闻
2025-11-20 07:40:42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30:07
杜兰特20分火箭力克骑士夺5连胜 申京28+11+7米切尔末节19分

杜兰特20分火箭力克骑士夺5连胜 申京28+11+7米切尔末节19分

醉卧浮生
2025-11-20 10:42:55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阿纂看事
2025-11-19 09:07:36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19 12:32:41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界面新闻
2025-11-20 10:43:18
透视小米三季报:当下业绩远非终点,而是新一轮跃迁的开始

透视小米三季报:当下业绩远非终点,而是新一轮跃迁的开始

砺石商业评论
2025-11-20 09:59:13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吴艳妮谈全运会决赛失金:这场比赛三人破13秒,对中国女子100米栏是个激励

红星新闻
2025-11-19 22:32:37
浙江16岁小将陈妤颉夺女子200米冠军,成为本届全运会双冠王

浙江16岁小将陈妤颉夺女子200米冠军,成为本届全运会双冠王

懂球帝
2025-11-19 20:44:03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9 21:26:07
【继续扫“苗”】野田、岸田为何与高市切割?日本这次押上赌桌的究竟是什么?

【继续扫“苗”】野田、岸田为何与高市切割?日本这次押上赌桌的究竟是什么?

新民周刊
2025-11-20 09:09:14
2025-11-20 11:00:49
澳洲财经见闻 incentive-icons
澳洲财经见闻
每日推送最新澳洲财经
13743文章数 418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艺术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莫让脆弱折损青春之花:仅仅因为一次作业没完成,就选择跳楼自尽

旅游要闻

俞敏洪辟谣南极游148万:夏古号12天价格20-25万,明年选10个基层员工去南极

艺术要闻

看完启功再对比,田蕴章行书你能认全吗?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