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涯叔,不迷路!⬇️
01
遇男子强奸嫂子见义勇为被害家属发声
7月22日上午9时,“男子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一案在云南省华宁县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强奸大嫂并杀害见义勇为者的田某明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
1996年6月,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男子田永明(时年20岁)潜入其大嫂赵某某家中,持刀威胁实施强奸,因害怕事情暴露,数日后又持刀故意杀害赵某某(未遂),田某明被判有期徒刑9年。
2002年,田永明减刑出狱后心怀不满,欲报复嫂子赵某某,当年11月,再次持刀到赵某某家中将其砍伤,同村村民刘铭富见义勇为被田永明用刀刺死,后又追上赵某某连刺数刀后逃跑,经伤情鉴定赵某某达轻伤。
此后田某明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逃亡,终于2022年2月于长沙出租屋内被抓获。
2022年11月15日,该案一审宣判,田永明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田某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2023年5月10日,刘铭富家属单独向被强奸的赵某某提起了民事诉讼,索赔132万元,华宁县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
开庭之前,被害人刘铭富之子刘亮刚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开庭他们的诉求是判处田某明死刑,难以接受一审的死缓结果。
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田某明故意杀人,致一人死亡,一人轻伤,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经查,田某明持刀捅刺刘某某、赵某某系连续过程。田某明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这还能缓期啊?!好魔幻!!
网友说:1996年强奸、故意杀人,判九年,实刑五年多,2002年出来,故意杀人,一人死亡、一人轻伤,潜逃20年,2022年被抓。又是累犯、又是潜逃,这些都是从重情节,结果2022年判了个死缓。哪里值得“缓”?缓的原因在哪里?
网友说:额,这个咋个受理的,因为我救了你,你受益了,所以要补偿我的损失,是这么个逻辑吧?好像有点道理,但总觉得怪怪的,有点不对劲啊!不是应该向施暴者追偿吗,可能施暴者没钱,那就找有钱的要,是这个想法吧?
网友说:故意杀人判的死立执好不好,别再给他机会出来祸害无辜的人了。
网友说:是要被害者遇难才能执行嘛?看来,在云南想判个死刑挺难的。
网友说:当一名女性遭两次谋杀未遂,一名见义勇为者付出生命,若死刑缺位,则正义蒙尘!
02
私生子要求继承遗产,被原配告上法庭
结婚第32年,上海女子阿美(均为化名)发现丈夫出轨,情人比她小21岁,私生子已经3岁。
此后,经历家庭破碎、丈夫去世、情人犯重婚罪获刑……阿美与丈夫的情人间,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诉讼。
日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公开了这样一份判决书。
法院审理查明,阿美与丈夫于1985年登记结婚,阿美丈夫在2020年7月3日去世。
阿美丈夫与阿芳于2014年相识,2015年生育了私生子小可。2017年至2020年7月,两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2019年12月18日,阿美控告丈夫重婚,因丈夫死亡,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此案。而阿芳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阿美和阿芳之间还有多笔诉讼,法院确认阿美丈夫向阿芳和小可赠予的100余万元财产的行为无效。
此外,还有一笔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小可要求继承房屋、商铺份额,折价款1000万以及车辆、股票等。判决书显示该案件正在二审中。
本案中,阿美认为,阿芳与丈夫的婚外情及一系列诉讼伤害了她的身心健康,起诉阿芳要求赔偿,该诉讼请求近日被法院驳回。 (潇湘晨报)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也就是婚姻没法保护财产跟婚生子权益了,那结婚就确实没有意义了。
网友说:婚姻法教会大家去钓有钱男人生孩子就够了。
网友说:提出私生子可以继承财产这条规定的人估计在外不少私生子。
网友说:娃哈哈平民版本, 假如一定要走婚恋的路,看来做有钱人的情人比做普通没钱男性的原配要更符合利益,那这种现象被纵容不也无形中挤压了普通没钱男性的婚恋空间?还是雄竞游戏更狠噢~
网友说:爸爸犯罪婚生子女不能考公,私生子女不受影响。但是涉及到财产,遗产,私生子女又有继承权,那为什么要结婚呢?婚姻法有什么意义呢?拴住的只是原配妻子和孩子是么?
网友说:看看娃哈哈继承权纠纷,小三私生子既可以继承老宗的遗产,又可以继承杜的丈夫陈某的遗产,比婚生子吃香多了,两头通吃!
03
制造甲醛焦虑!报价150万利润竟有145万
7月22日,有媒体曝光“记者暗访甲醛检测行业造假黑幕”。报道称:甲醛检测报价150万,业内人士自曝竟有145万利润!“母婴级”甲醛治理,数据居然敢人为造假!知名甲醛治理公司调高数据造假,权威甲醛检测机构伙同甲醛治理公司卖报告造假牟利……甲醛检测治理行业的种种乱象,让人触目惊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甲醛检测行业第一次被曝光造假。
2024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称发文甲醛检测造假乱象。文章曝光,广东深圳市读者张腾称曾遇到不法商家,一方面利用自己对甲醛危害的恐惧心理,刻意渲染,制造“甲醛焦虑”;另一方面操控甲醛检测数值,引导购买甲醛治理服务。还有山东济宁市网友“土豆”反映,个别公司没有治理资质,却谎称能够完全清除甲醛,欺骗消费者。
制造“甲醛焦虑”,是很多商家诱导客户购买服务的惯用手法。
“居住新装修未检测甲醛的房间里,导致患急性白血病”“装修、家具甲醛超标,孩子查出血癌”……一些不良商家为推销服务,在甲醛危害上添油加醋,甚至在网络上散播耸人听闻的谣言,助长民众焦虑情绪。
一些商家还试图用虚假数据蒙蔽客户。
更需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线上违规开具甲醛检测和治理的企业资质、个人能力证书牟利,从线上到线下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记者在某主流电商平台检索“甲醛检测证书”,发现有不少可开具相关企业资质以及个人能力证书的网店,一些商品图片上甚至用大字标榜“官方网站可查真伪”。记者随机咨询一家网店的客服,是否可以办理从事甲醛治理行业的企业资质证书,对方表示需提供营业执照,并称“一套费用600元,包含三年年审”。
消费者之所以会频频上当中招,一方面,是因为甲醛治理市场陷阱多、“套路”深;另一方面,甲醛检测、治理市场一定程度上从业门槛较低,从业者资质不易辨别。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机构购置几台检测仪、几瓶药剂就可支起摊子接活,“有的保洁员都改行干起了测甲醛、除甲醛的营生”。
面临甲醛检测治理市场“假检测、假清除”问题,专家、读者呼吁:室内空气检测行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有关部门须进一步明确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规制“一手检测、一手治理”的商业模式;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的商家,应严肃查处。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这个说了,那什么时候说幽门螺杆菌呢,时不时来个热搜。
网友说:不利于二房东串串房出租和当地政府创收。
网友说: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的甲醛致癌被天天吹,有明确证据的苯致癌没人说,辐射氡也没人提,知道为什么吗?他们(测试)忽悠不了啊。
网友说:甲醛是被世卫组织列为 1 类的致癌物,这些造假行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消费者该如何避坑?千万别选 “检测 + 治理” 一体机构,不贪远低于市场价的报价,更别掉进 “免费检测” 陷阱。若遭遇问题,可通过行政投诉、媒体曝光、起诉等方式维权。
网友说:另一种智商税,现在只要你能制造焦虑并且让人焦虑,那么你就找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生产安慰剂。
编辑 | 小火炉
审核 | 心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点个“转发”呗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