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学走路,是成长中的重要阶段。然而,家长在引导过程中,一些不经意的错误做法,可能会影响宝宝正常学步,甚至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快来看看,你有没有犯这些错。
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有些家长盼着宝宝快点学会走路,在宝宝腿部力量还没发育好时,就着急让宝宝学走。宝妈小敏,看到邻居家宝宝10个月就能走几步,就想让自己10个月大的宝宝也试试。但这时宝宝腿部骨骼和肌肉还不足以支撑身体重量,过早学走,可能导致腿部变形,比如出现“O”型腿或“X”型腿。一般来说,宝宝10 - 14个月开始尝试走路较为合适,家长要遵循宝宝的生长规律,不要操之过急。
过度依赖学步车
学步车看似能帮助宝宝学走路,实则存在不少隐患。宝妈阿珍给宝宝买了学步车,觉得这样能解放自己,宝宝还能早点学会走路。但长时间使用学步车,宝宝容易养成不良走路姿势,比如踮脚走路。而且学步车速度快,宝宝难以控制,容易发生碰撞受伤。其实,学步车并不能真正帮助宝宝学会走路,反而可能阻碍宝宝正常的平衡感和腿部力量发展,尽量少用或不用。
牵引宝宝走路姿势不当
家长牵引宝宝走路时,如果姿势不正确,也会带来问题。宝妈晓丽之前拉着宝宝双手走路,用力不均匀,有时还猛地拉宝宝。这样可能会导致宝宝手臂脱臼,还会让宝宝走路姿势不协调。正确做法是,家长双手扶住宝宝腋下,轻轻给予支撑,让宝宝双脚平稳着地,自然地迈出步伐。
忽视学步环境安全
宝宝学步时,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宝妈阿芳家客厅玩具、杂物到处都是,宝宝在学走路时,不小心被玩具绊倒,摔了一跤。家长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宽敞、整洁、安全的学步空间,移走尖锐物品、收起电线等,在地上铺上柔软的爬行垫,防止宝宝摔倒受伤。
给宝宝穿不合适的鞋子
宝宝学步时,鞋子很关键。宝妈小敏给宝宝穿了一双鞋底很硬的鞋子,宝宝走路时感觉很不舒服,还容易滑倒。学步期宝宝的鞋子,应选择柔软、轻便、有良好防滑性的。鞋底要有一定弹性,能适应宝宝脚部发育,帮助宝宝更好地感知地面,掌握平衡。
教宝宝学走路,家长要多留意,避免这些错误做法。让宝宝在安全、科学的引导下,迈出人生稳稳的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