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龚琳娜 文/图)夏季暴雨如注,汛情警报频频。为筑牢汛期安全堤坝,泾阳联社一场打破常规的防汛应急演练在7月18日悄然铺开—摒弃了往日各网点“闭门造车”的老路,保卫部首次召集全辖安全员目光聚焦于姚坊信用社,让演练真正成为众人参与、共同打磨的安全课堂。
![]()
鉴于此网点去年夏季曾遭遇暴雨袭击导致雨水倒灌,首次演练择定在此进行。从重要设备紧急转移,到防汛挡板安装、沙袋封堵入口,常规流程在众人审视下逐项展开。然而,真正的“重头戏”紧随其后:演练结束话音刚落,观摩席瞬间转为“挑刺”现场。平日分散各处的同事们此时目光如炬,纷纷化身“找茬”专家—“沙袋摆放顺序不对,水流冲击力大的位置应该堆双层!”“设备转移路线不明确,紧急时刻耽误不起!”保卫部人员穿梭其中,飞快捕捉每一条建议,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散落的真知灼见迅速凝聚为六条关键改进项。大家高兴地说:“上班这么多年了,头一回这么较真地‘找茬’,演练原来能这样‘活’起来!”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集体智慧清单,演练人员再次投入“战场”。第一次演练时,沙袋歪歪扭扭,像堵“漏风的墙”。
第二次演练客户经理毕天尧带着人错缝堆叠码放,三层沙袋咬合得像锁扣,保卫部经理伸手推了推,纹丝不动。设备转移人员的动作更快,原来两人抱着库箱慌手慌脚,既不知该往哪放,又忘了关电源设备;现在不仅箱子摆放位置明确、责任划分清晰,整个流程也一气呵成。
“安全没有预演,演练不是演戏!”这堂凝聚众人智慧的防汛课,彻底击碎了形式主义的空壳。下一步,泾阳联社计划将防汛演练升级为网点间实战“PK赛”,让安全之盾在良性竞逐中淬炼得愈发坚固。
当防汛沙袋里装的不再是沙子,而是众人目光凝聚的警惕与责任,安全才真正有了重量。本次演练以“开放观摩为镜,以集体智慧为锤”,反复敲打预案每一处细节。演练的价值正在于它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因为每一次对“疏漏”的修补,都是对真实风险最郑重其事的回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