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运动会滑板街式总决赛中,就读于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初一年级的林泓豪同学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刷新深圳选手在该项目的历史最佳。
这份成绩背后,是年仅13岁的林泓豪用两年省队独立生活的磨砺、无数个兼顾学业与训练的日夜,以及带着伤病坚持到底的信念,铺就的一条淬炼成钢的全运备战之路。
![]()
从街头少年到省级运动员
时间回拨到2017年,刚接触滑板的林泓豪不会想到,八年后自己能站上全国最高竞技舞台。回忆起起点,他眼中闪着光。天赋很快显现:2019年,他首次参加全国赛便在U9组别斩获街式第一、碗式第二。此时的他,正在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水围)读一年级。
2020年成为转折点——通过严格选拔,他入选深圳市滑板队,开始系统性训练。“以前是爱好,进入市队后才明白什么是专业训练。”2021年,他在深圳市选拔赛中以街式、碗式双料第一的成绩正式注册为省级运动员,开启了竞技体育生涯。
通往成功的道路从不平坦。备战全运会期间,林泓豪先后经历两次手部骨折。最严峻的考验发生在赛前一周——一次常规训练中,他不慎造成脚踝韧带二级撕裂。
“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教练也劝我放弃。”那个夜晚,这个少年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抉择,“但想到准备了这么久,我告诉自己必须上场。”
于是,在全运会赛场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手腕打着绷带、脚踝缠着固定带的少年,在赛道上一次次腾空、翻转。每次落地时微微蹙起的眉头,透露着强忍的疼痛。“观众们的呐喊,队友期待的目光,都是支撑我的力量。”
学生运动员的双重挑战
作为学生运动员,林泓豪必须在高强度训练与学业间寻找平衡。他的日程表令人惊叹:清晨5点起床背单词,训练间隙完成作业,奔赴外地集训的高铁成了移动自习室。
“最难忘的是戴着耳机在高铁上听网课,把小桌板当书桌写作业。”他笑着说。为了与国际教练顺畅沟通,他还坚持自学英语,从简单问候到掌握专业术语,“语言是通往更高舞台的桥梁”。
这份努力在学业上同样开花结果:他连续多年获评校三好学生、体育之星,2023-2024学年更荣获福田区三好学生。跳远、跳高、短跑等田径项目也屡获佳绩,展现出全面的运动天赋。
![]()
除了滑板,林泓豪在跆拳道领域也颇有建树。从2017年开始训练,到2024年获得韩国跆拳道协会国际黑带证书,他用七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坚持。此外,他还是年级五子棋比赛的常胜将军,2023年荣获学校五子棋大赛一等奖。“这些爱好让我学会专注和策略。”他认为不同运动间存在奇妙的相辅相成,“跆拳道的平衡感、五子棋的预判能力,都对滑板训练有帮助。”
![]()
自律成就梦想,书写青春答卷
两年前离开父母加入省队,是林泓豪成长的加速器。从洗衣、整理内务到安排作息,一切都要自己打理。“记得第一次洗衣服,拧不干,水滴滴答答湿了一地。”他回忆道。
伤病期间,自律更显重要。双手打石膏时,他学会用牙齿咬着衣架晾衣服,研究各种“技巧”保护石膏不被淋湿。严格的饮食和用药纪律也让他深刻理解到运动员的责任,“每一餐都在指定食堂解决,即使疼痛难忍也谨记反兴奋剂规定。”
全运会第五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林泓豪目光坚定:“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站上更高的国际舞台。”这段淬炼成钢的征程,正是新时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正如林泓豪所说:“真正的强大,不是在顺境中奔跑,而是在逆境中依然选择坚持。”眼里有光,心中有志,肩上有担当——这就是滑板少年林泓豪的青春答卷。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