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一个强大的政权遇到危机,那么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各地的野心家群起,都来抢夺权力,形成混战的局面。从汉末三国,到西晋之后五胡乱华一直到民国军阀混战均是如此。而在隋朝杨广的政权陷入危机之际,盘踞在各地的势力也蜂拥而起,开始对于权力的抢夺。而当时在湖南的萧铣,也被湖南的反叛势力所拥戴成立了鸣凤政权。为什么湖南地方反叛势力要拥戴萧铣成立政权?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里面的相关记载。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原文文字版本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一个强大的政权的倒塌,接下来都是会进入一个权力争夺期,各种有影响力的势力以及地方豪强都会站出来博弈,希望抢占自己的生存空间,哪怕形成割据政权,自己当一个土皇帝。
隋末的乱局就是如此。
当关陇势力的杨玄感起兵后,隋朝的统治就已经动摇了。而在地方握有一定权力的豪强这个时候就都会纷纷谋求割据而独立,想要在乱世中构建自己的独立王国。
所以一个国家统一很难,但分裂真的很容易。
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瓦岗寨在李密的战略指导下,就从一个打家劫舍发财的团队演变成一个要争夺天下的势力。
而当李密将隋朝的主力拖在洛阳之际,在太原的李渊看到时机,也起事直扑长安,攻陷了长安建立了新的政权。
这个时候隋朝政府已经难以控制各地的局面了,所以各地掌控实权的势力纷纷起事谋求割据,包括陇西的李轨,薛举等人也纷纷建立割据政权。
而谈到割据怎么能少得了湖南呢?这时湖南巴陵郡(也就是现在的岳阳)一帮军官就准备趁隋末乱世谋求割据。当时他们推举推举巴陵的校尉董景珍为首领。
但董景珍很聪明,他明白单纯靠这几个人,很难做大,而且自己的号召力太低,最终仓促起事做多也就做一个在岳阳附近的割据政权,当其他政权强大起来,很容易就被剿灭掉。所以他认为一定要推选一个有号召力的人来当首领才有可能做大。
所以他看上了当时在罗川县(现在汨罗县,也就是屈原投江那个地方)担任县令的萧梁的后人萧铣。
为什么会是萧铣呢?因为萧铣有双重的身份,一个身份就是西梁萧詧的后人,而萧詧是萧统的儿子,对于当年支持萧梁的势力而言,萧铣站出来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
而萧铣的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外戚,为什么是外戚呢?因为杨广为了笼络江南士族,娶的是西梁皇帝萧岿之女,而萧铣是萧岿弟弟萧岩的孙子,所以萧皇后就是萧铣的姑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萧铣就是外戚。也正是这层外戚的身份,才让萧铣得到了一个罗川县令的官职。
所以萧铣这两重身份都能让其获得一定的支持者,当时南方被隋灭亡并不久,还是有些士族阶层会支持萧梁政权。所以萧铣站出来就是博取这些人的支持的。
所以董景珍自己不出头,扶持萧铣出头是很聪明的。在乱世里,只有一定身份和地位,能获得一定士族支持的人才可能成功,如董景珍这样的没有根基人如果自己起事是走不长远的,顶多走到翟让这样的地位,还不如扶持萧铣,如果萧铣成功了,自己就能出将拜相,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这其实就是自知之明。
所谓名正则言顺,在乱世中,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遭到其他势力的联手绞杀。
而萧铣在隋朝是被边缘化的人物,在乱世中当然求之不得获取一定的支持复兴西梁。
所以萧铣欣然接受了董景珍等人的推举。
而这时有一股来自河南的起义军来攻打罗川,萧铣当时还没有打出反叛的旗号,还以隋朝罗川统帅的名义剿匪。但没有打过沈柳生这支起义军。于是他就找沈柳生来谈,既然你也是反隋朝,我现在也反隋朝,大家就是一条战线上的人。湖南的地方势力都推举我为领导,不如你就归顺了我以后我做皇帝你做宰相。(当然不确定萧铣是不是这么忽悠沈柳生的,但沈柳生觉得靠谱就同意了)
在沈柳生归附后,萧铣改旗易帜,由于罗川县太小,所以萧铣决定带领军队到巴陵郡去投奔董景珍。
而沈柳生就作为前锋出发了。当时董景珍派徐德基率领巴陵郡的豪杰几百人出来迎接
但沈柳生却长了个心眼,他知道占据巴州的董景珍等人势力庞大,如果萧铣进入巴陵,那么势必就会受到董景珍等人的摆布,而自己更无出头之日。于是沈柳生就决定杀掉徐德基,然后挟持这些地方势力听自己摆布,然后萧铣自然也就会听自己的。
但沈柳生没有想到萧铣还是很钢的。听说沈柳生杀掉了徐德基,明白了沈柳生的想法,就走出军门,扬言自己不当这个首领了,你们谁爱当谁当。
实际上这就将了沈柳生一军。沈柳生之所以同意归附萧铣,不过就是想借助萧铣的地位来获取地方豪杰的支持,自己远不到和萧铣翻脸的时候。
所以这时沈柳生也不得不低头,向萧铣请罪。萧铣宽宥了沈柳生,也可能当时的局势也不允许他和沈柳生翻脸。
而当萧铣和董景珍等人汇合,双方的兵力合在一起实力大增,这时董景珍就提议不能留着沈柳生了,这样的人权力欲望很大,留下来迟早是一个祸患。所以这时萧铣又和董景珍等人合力逮捕了沈柳生,并处死了沈柳生,而沈柳生之前的部众也溃散了。
在和董景珍等人合兵后,萧铣的实力大增,整个巴陵及周边都成为了萧铣所控制的范围。于是萧铣自称梁王,改年号位鸣凤,这就是历史上的鸣凤政权的建立。
而鸣凤政权的建立,就是以收拢南方士族的支持为目的的,毕竟隋朝统一南方并没有多久,还是有一些南方势力谋求脱离隋朝而独立的。所以萧铣站出来成立了鸣凤政权,很快就得到了南方很多士族的响应,从而萧铣政权在这种乱世中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从萧铣政权在乱世中的崛起可以看出,很多人总是幻想乱世就可以给自己很多机会。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越是乱世,崛起的越是一些有有钱有权在地方上有实力的势力,只有这些人才能有一定的号召力,获取一些地方上小势力的支持。比如汉末三国也是如此,不管是袁绍,袁术,孙策还是刘备,曹操,都是借助一定的权力,地位从而获得地方豪族势力的支持才做大的。而像吕布,李准,郭汜这样的势力,虽然作战勇猛,但他们要想让地方豪族听命于他们就太难了。
所以乱世从来都是有钱有势力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关注《读史学文》,解码更多王朝兴衰密码
点击收藏,防止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