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度垂帘听政,扶立六帝,最不想掌权的女人,却被迫掌权40年!

0
分享至

一个22岁的年轻寡妇,抱着2岁的儿子走向朝堂。

她本想安静地做个太后,却三次被推到权力中心。

她扶立了6个皇帝,垂帘听政近40年,却从未想过要这份权力。

——《壹》——

门第联姻的意外收获

褚蒜子出生在河南阳翟一个显赫家族,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至卫将军,这样的家世,注定了她要走上政治联姻的道路。



18岁那年,她嫁给了琅琊王司马岳。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安静的河南女孩会改写东晋历史,司马岳原本只是个王爷,皇帝是他哥哥司马衍, 按照常理,褚蒜子这辈子就是个王妃。

命运却在342年发生了转折。

晋成帝司马衍突然病逝,没有儿子继承皇位,王位传给了弟弟司马岳,褚蒜子一夜之间从王妃变成了皇后,那一年,她才19岁。

做皇后的日子很短暂。

343年9月,褚蒜子生下儿子司马聃,这个孩子后来成为晋穆帝,也成为褚蒜子命运的转折点,344年9月,司马岳病逝,在位仅两年。

2岁的司马聃继位,褚蒜子22岁守寡,成为皇太后。

朝堂上一片混乱,2岁的皇帝什么都不懂,朝政需要有人主持,大臣们把目光投向了年轻的太后,蔡谟等大臣联名上奏。

"太后陛下为妇道规范,女中楷模。当今社稷危急,万民系命,都在太后身上。"



褚蒜子看着奏章,心情复杂,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一个2岁的皇帝无法治理国家, 朝廷需要一个能够镇住场面的人, 而她是唯一的选择。

345年正月初一,永和元年。

褚蒜子抱着2岁的儿子,在太极殿设置白纱帷帐,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垂帘听政",帘子后面坐着一个22岁的年轻女性和一个襁褓中的皇帝。

帘子前面是满朝文武大臣。

——《贰》——

与权臣的第一次交锋

褚蒜子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她缺乏政治经验, 朝中满是虎视眈眈的权臣, 稍有不慎就会被架空,她采取了极其谨慎的策略。



重大决策必须先征询丞相何充的意见。

然后才以太后名义下诏,这种做法看似保守,实则明智,她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权威, 而是借助朝中重臣的经验和智慧。

永和五年,一个关键考验来了。

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大乱,桓温上表请求北伐,要求朝廷支持,褚蒜子面临两难选择,同意桓温北伐,可能让他功高盖主。

拒绝北伐,又可能被指责不思进取。

褚蒜子选择了第三条路,她既不明确答应桓温,也不直接拒绝, 而是支持父亲褚裒出征,结果褚裒兵败,愧恨而死。

这次失败让褚蒜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权力斗争中,血缘关系靠不住。

357年,司马聃15岁了,按照东晋的传统,皇帝成年就应该亲政,褚蒜子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她主动提出归政。

把权力完整地交还给儿子。

这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权力的诱惑太大了, 很少有人能主动放弃,但褚蒜子做到了,她搬回崇德宫,不再过问朝政。



给了年轻皇帝足够的施政空间。

361年5月,噩耗传来,19岁的晋穆帝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朝廷又一次面临继承危机,按照宗法关系,应该由司马衍的儿子司马丕继位。

褚蒜子以太后身份下诏,立司马丕为帝。

这就是晋哀帝,但司马丕是个问题皇帝,他不爱朝政,迷恋炼丹,道教在东晋很流行,皇帝相信服用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司马丕天天吃水银、朱砂制成的丹药。

结果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司马丕就因为丹药中毒卧床不起,朝政无人主持,大臣们又想到了褚蒜子。

——《叁》——

与桓温的正面较量

这一次,褚蒜子面对的对手更强大,桓温经过多年经营,已经成为东晋最有权势的人,他控制荆州,手握重兵,三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威望依然很高。



365年,司马丕病死,褚蒜子立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为帝。

但司马奕表现糟糕,引起朝野不满,桓温看准时机,决定废立皇帝以重树威权,371年11月,桓温带兵进京,他要求废掉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为帝。

这是对褚蒜子权威的直接挑战。

消息传来时,褚蒜子正在佛屋烧香,侍臣报告:"外有急奏。"褚蒜子靠在门框上,看了几行奏章,淡淡地说:"我本来就猜到会有这样的事。"

她拿起笔,在奏章上批复:"未亡人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如刀割。"

短短几个字,既表达了无奈,又显示了妥协,桓温原本担心太后会强烈反对,甚至"悚动流汗,颜色大变",看到批复后,他松了一口气。

司马奕被废,司马昱成为简文帝。

司马昱即位后,褚蒜子被尊为崇德太后,她终于可以不用垂帘听政了,搬到崇德宫,过上了相对安静的生活,但这种平静只持续了8个月。

372年7月,简文帝病逝,11岁的司马曜继位,成为孝武帝。

朝廷第三次陷入幼主当政的困境,373年8月,褚蒜子第三次临朝摄政,这一年,她已经50岁了,从22岁第一次掌权,到50岁第三次摄政。

28年间,她三进三出权力中心。

每一次都是被动的,每一次都是为了稳定朝局,桓温此时已经73岁,但篡位之心不死,他想趁孝武帝年幼,最后一搏。



褚蒜子面临执政生涯最严峻的考验。

褚蒜子做了一个关键决定,她大力提拔谢安,谢安是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有才干,有声望,谢安的母亲谢真石是谢鲲的女儿。

按照血缘关系,谢安是褚蒜子的表兄。

这层关系让褚蒜子可以更信任谢安,褚蒜子任命谢安为吏部尚书,后来又升为中书监,形成了对桓温的有效制衡,桓温想要九锡,被谢安等人巧妙拖延。

373年7月,桓温病死,篡位威胁终于解除。

——《肆》——

为淝水之战奠定基础

桓温死后,东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荆州和扬州的权力平衡需要重新调整,褚蒜子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她没有让谢氏独占荆扬两州。



而是让桓氏继续控制荆州,谢氏掌握扬州。

这种安排实现了"荆扬相衡"的局面,为对抗北方前秦创造了条件,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大军压境,东晋内部却空前团结。

这为383年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76年元旦,褚蒜子最后一次归政,14岁的孝武帝开始亲政,她的垂帘听政生涯正式结束,384年6月1日,显阳殿,61岁的褚蒜子病逝。

她的一生跨越了东晋6个皇帝。

康帝、穆帝、哀帝、废帝司马奕、简文帝、孝武帝,其中4个是她亲手扶立的,她三次垂帘听政,累计执政近40年,每次都是被迫的。

每次都是为了大局, 每次都主动交权。

孝武帝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朝野上下一片哀痛,谥号康献皇后,褚蒜子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她最不想掌权,却掌权最久。

她三次被推上权力巅峰,又三次主动退下。

她扶立了6个皇帝,自己却从未想过称帝,在那个门阀政治的时代,她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不与门阀争权,不与皇帝争位,不扩大外戚势力。



这种克制让她赢得了各方尊重。

也让东晋在动荡中保持了相对稳定,褚蒜子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真正的强者,能够驾驭权力,而不是被权力驾驭。

她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情愿的掌权者,但也可能是最成功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用40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做"被迫伟大"。

在权力面前,大多数人选择贪恋,褚蒜子选择了责任。

在动荡年代,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褚蒜子选择了担当,这就是"三朝国母"褚蒜子的传奇人生,一个最不想掌权的女人,却被历史选中掌权40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农村又要开始收费了!这次要交多少钱?12月31日前截止!新农合缴费一夜大改!新农合缴费新规执行...

农村又要开始收费了!这次要交多少钱?12月31日前截止!新农合缴费一夜大改!新农合缴费新规执行...

新浪财经
2025-09-19 04:49:57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削桐作琴
2025-09-08 15:05:36
买牛肉,聪明人专挑这3个部位,全是肉中精华,香味十足,还不贵

买牛肉,聪明人专挑这3个部位,全是肉中精华,香味十足,还不贵

简食记工作号
2025-09-19 00:21:53
中国偏偏不让出港口,19国军队堵门,导弹都架好了,倒逼中方让步

中国偏偏不让出港口,19国军队堵门,导弹都架好了,倒逼中方让步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26 08:38:25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4:53:14
天津女排震撼土耳其!3-1击溃欧冠级强队,下一场恐再无李盈莹?

天津女排震撼土耳其!3-1击溃欧冠级强队,下一场恐再无李盈莹?

深析古今
2025-09-19 13:57:17
48:47,美国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收到噩耗,他要支付351亿巨款

48:47,美国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收到噩耗,他要支付351亿巨款

标体
2025-09-18 18:35:12
武大郎用生命告诫,没钱别玩高配;西门庆用生命告诫,有钱也不能乱来;潘金莲告诉我们……

武大郎用生命告诫,没钱别玩高配;西门庆用生命告诫,有钱也不能乱来;潘金莲告诉我们……

诗词世界
2025-09-19 06:05:51
西贝都道歉了,多名大V依旧力挺,杨毅:老百姓不接受你可以不吃

西贝都道歉了,多名大V依旧力挺,杨毅:老百姓不接受你可以不吃

温读史
2025-09-19 16:03:24
9.7亿,上海建工、中建六局、上海园林、中建科工中标上海项目

9.7亿,上海建工、中建六局、上海园林、中建科工中标上海项目

蓝天白云1111
2025-09-19 13:18:54
仅一小时,好评如潮!连追2集后,我敢打包票:这古装大剧必爆

仅一小时,好评如潮!连追2集后,我敢打包票:这古装大剧必爆

崽下愚乐圈
2025-09-19 18:09:03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鹰眼Defence
2025-09-19 16:05:27
为何夫妻不送葬?老祖宗揭示:背后蕴含着5个人生智慧!

为何夫妻不送葬?老祖宗揭示:背后蕴含着5个人生智慧!

千秋文化
2025-09-15 11:23:18
太心疼!上海籍运动员遭疯狂网暴,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竞技场不是暴力场

太心疼!上海籍运动员遭疯狂网暴,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竞技场不是暴力场

新民晚报
2025-09-18 21:10:48
驱逐舰单挑航母时代来了!055搭载双高超弹,1000公里外毁灭敌舰

驱逐舰单挑航母时代来了!055搭载双高超弹,1000公里外毁灭敌舰

军武吐槽君
2025-08-30 01:13:56
央视直播一场英超,曼联冲向降级区,阿森纳结束魔鬼赛程

央视直播一场英超,曼联冲向降级区,阿森纳结束魔鬼赛程

嗨皮看球
2025-09-19 18:17:18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19:45:54
西尔斯基完全懵了,乌军投降上校变成俄罗斯中将:对乌军瓮中捉鳖

西尔斯基完全懵了,乌军投降上校变成俄罗斯中将:对乌军瓮中捉鳖

凉羽亭
2025-09-19 16:13:57
中国的这次阳谋,把以色列给彻底整不会了,就连美国都想拜师学艺

中国的这次阳谋,把以色列给彻底整不会了,就连美国都想拜师学艺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16 19:20:38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9-10 10:41:55
2025-09-19 19:11:00
铭记历史呀 incentive-icons
铭记历史呀
分享我知道的历史
110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旅游
艺术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