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明天(7月20日)
今年“三伏”的大幕正式开启
2015年至2024年
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到了今年,这一纪录将被终结
今年“三伏”时长30天
2025“三伏”时间表
7月20日至29日为初伏
7月30日至8月8日为中伏
8月9日至18日为末伏
“三伏”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
“三伏”之热
民间称为“溽热”
即闷热、潮湿
就像在蒸笼和烤箱里一样
明起进“三伏”
解暑雨,马上到!
老话讲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这话在去年可是相当灵验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
2025年的头伏天津依然有雨
这场雨从今夜开始下
妥妥的“头伏雨”

预计今天傍晚到前半夜
天气以多云为主
今天后半夜到明天白天
我市自西北向东南将出现雷阵雨天气
北部地区有中雨,局地大雨
降雨持续到明天白天
预计明天夜间
我市东部地区仍旧有阵雨天气
受降雨影响
明天市区最高气温降至29℃左右
清凉舒适
周日出行
注意防雨和交通安全!
降雨清凉过后
后天起气温迅速回升
下周一到周三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
市区最高气温在33-34℃
周三夜间到周四有一次阴天过程
周四白天晴热升级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今夜
前半夜:多云
后半夜:阴有雷阵雨
微风,最低26℃
7月20日 星期日
白天:雷阵雨
夜间:阴转多云
(滨海新区、宁河明天夜间小雨转多云)
微风,29到25℃
7月21日 星期一
多云转晴
微风,33到26℃
7月22日 星期二
晴间多云
微风,34到26℃
7月23日 星期三
晴转阴
微风,34到26℃
7月24日 星期四
阴转晴
微风,35到27℃
7月25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
微风,35到27℃
7月26日 星期六
晴间多云
微风,36到27℃
今年“三伏”
会比往年更热吗?
![]()
↑ 常年平均来看,武汉、合肥、南京、南昌等地三伏期间高温日数的全年占比都在一半以上,甚至更高。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今年预计这一时段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重,东部降水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以及高温热浪都很明显。
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评价科科长蒋薇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一般认为,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但每年高温具体出现的时间、范围和强度与三伏天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今年三伏天可能还是比较热的,因为现在高温天越来越延后,夏末到9月初出现高温也是比较常见的。

进入“三伏”
天津“头伏“”吃什么?
伏天伊始,天气炎热
人的精神容易倦怠不振
食欲不佳
那该吃什么呢?
头伏饺子不能少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为什么吃饺子?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瓜类清热化湿
民间自古便有“夏吃瓜”之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当然要吃好。
- 苦瓜,可以去痱子、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 丝瓜,平痰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 冬瓜,可以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火腿开胃又生津
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
起伏吃只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
伏天吃羊肉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
三豆汤最解暑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最重要的是,三豆汤能帮助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
![]()
时值小暑节气
酷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
在中医看来
这一时期正是
“冬病夏治”、科学养生的好时机
“三伏”养生
有讲究、要谨慎
三伏贴贴敷也“挑人”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说,冬病夏治主要用于呼吸、循环、风湿免疫等系统疾病的防治,通过贴敷、艾灸、饮食调理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冬季高发疾病的发作。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张洪春介绍,三伏贴是用白芥子、细辛等温阳药材制成的药贴,一般贴于肺俞、肾俞等穴位。
三伏贴有一些优势病种,但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皮肤病患者禁用,2岁以下小儿需谨慎使用。
![]()
食补、晒背有讲究
夏季高温高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如何通过饮食来消暑和养生?
张洪春说,夏季食养应以清补为主,在清热解暑的同时益气生津,可适当食用绿豆汤、扁豆粥、荷叶粥等;还应顺应时令,适当多食当季果蔬。此外,体质不同,食养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例如,冬瓜薏米老鸭汤适用于湿热体质人群,而姜枣茶适用于久居空调房后手脚冰凉且容易腹泻者。
我国南北方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养生方法也有不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征堂说,北方夏季干燥,“暑热”更易伤及津液,因此养生更注重养阴、生津、润燥;南方常湿热,养生应以清热利湿和运脾醒胃等为基本原则。
“三伏天晒背”也是夏季常见的养生方式。刘征堂说,晒背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通督脉、补元阳的作用,主要适合阳虚体质者、骨密度较低群体等;8时至10时阳气上升时晒背较为合适,时长应循序渐进,从初次的不超过10分钟逐渐增加至20至30分钟;晒背后应饮用淡盐水等补充水分,避免摄入冷饮、冷风直吹。
专家特别提醒,合并慢性病的老人晒背期间要加强监测和照护,严格控制时长并需要家属陪同,避免因脱水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急性事件。
失眠、“空调病”困扰这样除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主心,心主神明”。此时人们容易烦躁、出汗多、睡眠差,稍不注意就会耗气伤津,影响体力和免疫力。
夏季应坚持“夜卧早起”,只要睡眠过程相对安稳、效率高,醒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就无须忧虑或强行延长卧床时间;但夏季“天人相应”失衡以及暑、湿、热邪导致的病理性睡眠质量下降,则需予以调养。
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通过冷水洗脸、温水漱口、睡前用安神敛阴药材泡脚让身体“上凉下暖”;晚餐宜清淡,最好不吃夜宵;晚上7点后避免剧烈运动,中午适当午休。此外,中药代茶饮、艾灸等方法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夏季暑热难耐,人们贪凉容易导致“空调病”。张洪春说,中医认为,“空调病”起因为风邪、寒邪侵犯人体脏腑、经络、腠理或肌肉,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不同症状。夏季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大汗淋漓后立即吹空调,避免让冷风直吹颈椎、膝关节等部位;已受“空调病”困扰的人可适当饮用热水、食用热粥,或用生姜、苏叶泡水代茶饮,促进机体排汗散寒。
中医防暑妙招
外出可携带淡盐水,少量多次饮用;睡前避免过多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保持心神安宁;每日按揉内关、合谷等穴位三分钟,可帮助散热、防止头晕。
很多人不放心
为什么连续那么多年
“三伏”都是40天
今年一下子变成30天
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今年“三伏”
为何只有30天?
“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共10个循环使用,所以每个庚日之间相隔是10天,因此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而中伏到末伏的时间有时相隔10天,有时相隔20天,这是由于末伏日期定在立秋日后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时间就不固定。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间有四个庚日时,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间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与末伏的间隔为20天。
今年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庚寅日),于是7月20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今年8月7日迎来立秋。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间只有四个庚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30日(庚子日),因此中伏的天数是10天。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因为是从夏至后开始计算,所以“三伏”只会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
![]()
最湿最热的日子真的来了
“上蒸下煮”的时节
一定一定
及时补水、规律作息、均衡膳食
外出时注意防暑降温
祝大家都能平稳度过
2025年的“三伏天”
来源:天津广播综合天津气象 中国天气网 新华网 央视网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健康中国 天津广播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