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至7月14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联合组建的“辛火相传·筑梦乡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北京市昌平区第七届全国文明乡镇——辛庄村,聚焦“教育-产业融合”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
精准把脉,聚焦发展痛点
辛庄村依托草莓产业和文旅融合,走在特色振兴之路上。实践团通过前期调研和深入走访,精准识别了村庄发展的现实挑战:产业升级亟需新动能、教育资源供给有待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薄弱。其中,村中老人自产蔬菜销售常因流动经营方式与城市管理要求产生矛盾,“卖菜难”成为困扰部分村民的民生痛点。同时,部分村民对国家惠农、教育政策的知晓度和利用渠道也存在不足。
![]()
多维实践,注入青春智慧
针对辛庄村实际需求,实践团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统计学等),在指导老师刘雯雯、张曦月的带领下,精心设计并实施了多维度实践计划:
1. 政策普及架心桥:队员化身“政策宣讲员”,深入农户和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教育发展、农业支持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提升村民的政策知晓率和运用能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
![]()
2. 数据筑基解民忧:针对老人“卖菜难”问题,实践团利用新媒体优势,开通并运营专属小红书账号“辛庄优鲜”,帮助老人拍照上传、发布当季果蔬信息,清晰标注菜品价格与联系方式。平台迅速吸引数百居民关注,既为老人开辟了安全、合规的销售渠道,保障了收入,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新鲜农产品,有效化解了流动经营矛盾,成为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和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
3. 田野调研谋实策:队长肖雨蹊带领队员等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家庭,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扎实调研草莓产业链发展现状、教育资源分布、村民实际需求等,为后续分析研究和建言献策积累一手资料。
![]()
4. 教育产业探融合:团队关注乡村教育发展,走访当地学校与村委书记,深入了解教育需求和困难,探索高校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对接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辛庄草莓特色产业,运用专业知识收集分析产业链数据,思考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新路径,为“教育-产业”同频共振奠定基础。
![]()
展望未来,力促长效合作
我们致力于打造可落地、可持续的辛庄振兴样板雏形,真正架起高校与乡村合作的桥梁。队长、北林大经济管理学院国贸242班肖雨蹊表示:本次实践是探索的开始,团队计划将多维调研数据整合分析,形成详实报告,为辛庄村发展提供参考。未来,团队将积极推动建立高校与辛庄村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订单农业推广、研学旅游路线开发等项目,让青春智慧在乡野间持续发光发热。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庄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