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
无边界课程与无边界学习现场会暨
纺织城小学“三个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学习融通·无界育人
从融到优·精彩绽放
11月10日,2025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西安分会场活动在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灞桥区教育局及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承办,西安市教育学会提供学术支持。活动聚焦“无边界课程与无边界学习”,通过多板块、多场景的深度展示,呈现了一场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推动“知行合一”理念落地的教育实践。
![]()
01
启幕:理论领航+多元赋能,解码无边界教育内核
活动由灞桥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学尚主持。灞桥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柳春林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纺织城小学开展的无边界课程建设与无边界学习为区域教育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并期待全体教育人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教育新路径,构建教育新生态。
![]()
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晓芳在题为《打破边界 重塑未来》的主旨报告中深刻阐释,无边界课堂是对“教育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的积极回应。她强调,通过打破学科、空间与生活的界限,无边界课程让学习成为“做中学、学中做”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得以在亲身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化传承的担当,实现从“知识习得”到“素养生成”的关键跨越。
![]()
课例展示环节,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高科分校执行校长刘秋玲对思维型教学范式进行解读,陕西省教学能手秦莹老师进行思维型教学微课展示,西安市教科院马俊华老师从知识衔接、学生深度质疑、学习任务的开放性与挑战性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
![]()
![]()
![]()
随后,深圳大学、荔园领军学者李臣之教授作了《素养导向的课程建构》专题报告。他从一所幼儿园的活动入手,触类旁通,发散拓展,从多个维度深度阐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理念、实施路径以及策略举措,为学校课程的优化推进提供了宝贵建议。
![]()
活动中,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学生们以民乐、舞蹈、合唱、传统体育项目等形式进行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成果展示,体现了纺小阳光学子蓬勃的艺术风采与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是学校多年来秉承阳光教育理念,躬耕无边界教育实践的有力佐证。
![]()
![]()
![]()
![]()
02
深耕:全景沉浸+跨域联动,拓宽无边界教育辐射圈
在立行楼的“现场全景观摩”环节,无边界课堂的多元形态得以鲜活呈现。国学馆内的《草木“玩”名堂》中医药课程、非遗坊的皮影戏《会摇尾巴的狼》、乐艺坊的葫芦丝演奏、以及棋艺、书画、布艺、厨艺、木工创客、法治实践等二十多类特色课程,共同构建了一个跨领域、沉浸式的学习场域。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与场景浸润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边界教育的推进同样离不开教师赋能,同步进行的教师研修活动精彩不断。如“让思考可见——思维工具应用研讨”和“让评价智化——AI辅助智能评课分析”,展现了教师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主动求变与专业成长,为教学持续革新注入了动力。
![]()
![]()
![]()
![]()
03
聚力:师生共创+成果转化,彰显无边界教育生命力
彰显无边界教育生命力
在集中交流环节,师生代表的课程故事微沙龙与学生“星课程”分享,从不同视角呈现了课程育人的鲜活案例。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太子湾学校校长陶芸、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专职副书记陈敏、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曹国清三位管理者分别分享了区域学校课程创新经验,展现了无边界课程、无边界学习的多元实施路径与蓬勃的生命力。
![]()
![]()
![]()
![]()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宝新教授以《泛课程:当代中小学无边界课程建设》为主题,先用“跨界、真实、品质”三个词语对本次活动进行高度点评,又从学校课程观建设观发展的必然走向、面向泛课程观的学校课程新图景、泛课程视野下的学校课程建设路径三个维度进行了学校课程建设微报告,对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明晰了前进的方向。
![]()
活动最后,灞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宏顺等参会领导与嘉宾为展示教师颁发证书,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此次活动不仅是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阳光教育理念对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度践行。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以“三个课堂”为阵地,构建升级的无边界课程体系,开展的无边界学习活动,成功打破了学科、空间与场域的藩篱,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新样本”,必将助力区域教育开启新时代质量提升的崭新篇章!
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