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术”变“生死劫”!广东湛江3岁男童做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脑死亡,母亲泪已流干。
医院仅仅一句“术前已告知手术风险”就能够卸掉所有责任吗?
有5个疑点需要涉事医院和医生好好解答。
![]()
广东湛江的这个夏天,格外闷热,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李女士的3岁儿子,因睡觉打呼噜严重,被带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小手术,成熟得很”。
怀着对孩子健康的期望和对医生的信任,李女士签字同意了手术。
![]()
6月27日,这个让李女士刻骨铭心的日子。手术记录显示,10点40分手术开始,11点40分结束,出血仅5毫升,一切看似顺利。然而,现实却与记录大相径庭。
李女士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了近5个小时,才看到孩子被推出手术室,直接送进了ICU。当她忐忑地询问手术情况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手术顺利,进ICU只是过渡一下,明天就能出院。”
![]()
第二天上午,李女士再次询问孩子的情况,医生告诉她问题不大,还需再观察一天。可谁能想到,下午就传来了噩耗。孩子突然心跳骤停,医生护士紧急抢救了8分钟,才勉强让孩子的心跳恢复,但孩子从此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女士一家瞬间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李女士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手术顺利,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她提出转院,希望能给孩子一线生机,可医院却以孩子不能移动、需等72小时,之后又以情况不稳定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等待和失望中,10天后,李女士等来的却是孩子脑死亡的噩耗,而其他医院也因孩子的状况拒绝接收。
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3岁孩子,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就这样被一场“小手术”彻底改变了命运。李女士悲痛欲绝,她质疑医院和医生操作不当,还隐瞒真相,强烈要求医院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承担相应的责任。
![]()
然而,医院方面却坚称手术正常,术前已告知风险,还建议家属做医疗鉴定查清原因。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随着事件的发酵,诸多疑点也逐渐浮出水面。首先,手术时长对不上。手术记录显示1小时结束,可李女士却等了近5个小时,那多出来的几个小时里,手术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成了李女士心中解不开的谜团,也让公众对手术过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
其次,关键性监控缺失。家属多次要求查看27、28日手术室和麻醉复苏室的监控,这是还原真相的重要线索,可医院却告知监控已被覆盖。按照规定,医疗监控应保存15天,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消失不见,这不得不让人猜测,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是管理疏忽,还是有意为之?每一种可能性都让人细思极恐。
再者,术后情况突变令人难以理解。手术记录明明显示顺利,出血仅5毫升,还说第二天能出院,可第二天下午孩子就心跳骤停,最终脑死亡。这巨大的反差,让李女士无法接受,也让人们对医院的术后护理和风险评估产生了质疑。医院在术前是否准确评估了手术风险?术后又是否尽到了应有的看护责任?
![]()
还有,风险告知是否充分?手术同意书上虽列了9项风险,但医生在沟通时一直强调是小手术,技术成熟,签字时也未提及脑死亡这样的严重风险,导致家属根本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可怕的后果。在关乎患者生死的大事上,这样的风险告知是否太过草率?这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否公平?
最后,转院拖拉是否延误了治疗时机?李女士在孩子抢救后就提出转院,可医院先是说要观察72小时,后来又以情况不稳为由拒绝。在孩子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医院的这种做法是否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是否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如今,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卫生健康局已受理投诉,介入调查。
我们期待真相早日大白,期待李女士能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也期待医疗行业能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和进步,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中接受治疗。
毕竟,生命无价,任何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