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家人有亲小孩的习惯吗
今天的一个热搜
让喜欢亲小朋友的人坐不住了
![]()
幼童被患溃疡奶奶亲吻
脖子上长肿块
近日,淮安一名8岁男童因持续高热、颈部出现“鸽子蛋”大小的肿块被送医,最终确诊为“亲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这个由温馨举动引发的意外,值得家长们的关注。
![]()
不久前,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了这名特殊的小患者。孩子连续数日高烧不退,脖子上还出现了肿块。家长一开始以为是常见的“腮腺炎”,没太在意。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丁娴介绍:“带他到门口的诊所去输液了,结果输液以后,他的病情没有好转,体温持续飙到39度、40度,这个脖子的肿块就更大了,所以就带他到我们这儿来了。”
入院后,医生为孩子做了全面检查,发现患儿有喉梗阻,还伴有脾脏肿大,存在明显的病毒感染症状。经过进一步详细检查,孩子最终被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亲吻病”。这种病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追溯病史发现,是孩子的奶奶近期在患有口腔溃疡的情况下,频繁亲吻孩子的脸颊,才导致了意外发生。
![]()
丁娴主任医师表示:“EB病毒感染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一般是由携带病毒的成人,亲吻小朋友的嘴巴、脸颊,使小朋友感染这种病毒,会出现高热不退、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等的表现,严重的可以出现脑炎、心肌炎、甚至出现嗜血细胞综合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明确病因后,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孩子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医生提醒,超过90%的成年人都会携带EB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良好时,病毒会处于潜伏状态。但低龄儿童免疫功能较弱,一旦感染,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
“亲吻病”是什么病?哪类人群易感?
“亲吻病”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EB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唾液传播。
河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副主任赵会茹介绍,“亲吻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三联征”: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少年高发,发病年龄一般为4~6岁。“ 因为这个年龄,一些长辈出于对儿童的喜爱,会情不自禁地亲吻儿童,所以发病率比较高。”
![]()
EB病毒潜伏感染普遍存在
儿童需注意防护
医生介绍,超过90%的成人体内EB病毒抗体呈阳性,也就是说大多数成人已经感染了EB病毒,绝大多数处于潜伏感染状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医师黄辉解 释,基本上每个人这一生都会感染EB病毒,只不过病毒感染后跟免疫机体处在一个相对 比较微妙的平衡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良好时,EB病毒是潜伏状态,当免疫失衡的时候,病毒就会活跃起来。
医生介绍,因为儿童青少年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要特别注意。初次感染EB病毒后,大多数儿童为隐性感染,只有大约10%的儿童会出现临床症状,可能仅有发热或咽痛等普通感冒症状,也可能表现为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
此外,鼻塞、打鼾、眼睑水肿、乏力也比较常见,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皮疹。EB病毒还可能导致肝损伤,引起肝酶升高、肝脾肿大甚至出现黄疸等。
得了“亲吻病”如何治疗?
黄辉介绍,“亲吻病”绝大多数是良性自限性的过程,自然病程一般是1~2周。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比如出现高热时给予布洛芬或是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伴有肝功能异常时,会加用保肝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会加用抗生素治疗。
得了“亲吻 病”后, 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脾破裂。
医生提醒,针对EB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常规应用。
不想让他人亲宝宝
该如何委婉拒绝?
道理都懂,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沟通拒绝,这是很多家长的纠结之处。可以试试这样做:
如果对方通情达理,可以直接沟通
这里说的直接沟通并不是严词拒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对强硬有对抗性的话语,即使你说的有道理,也可能让人心生不爽。认知差决定行为差,一些人这样做可能只是因为不懂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试着用柔软婉转的话语提醒:“宝宝还小,医生嘱咐说最好不要亲嘴”“宝宝不喜欢亲嘴亲脸,但喜欢亲脚丫,每次亲ta的脚ta都很开心”“可以贴贴脸,亲手手或者额头,但是不要亲嘴哦,ta不太喜欢”“胡子都没刮,宝宝会痛的”。
如果不想直接沟通,可以旁敲侧击
比如将此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家族群里,配上表明自己立场的话,比如“我自己平常都不会亲宝宝的嘴”“原来太亲密的接触对孩子不好”之类的话,相信亲朋好友看到后自然就心领神会了。平常也可以多转发一些相关新闻,趁机表明自己的立场。
从自身做起,做好孩子教育
即使是最亲近的爸爸妈妈,我们也是不建议亲宝宝嘴的。从小引导孩子对于亲密接触的理解,不要让孩子习惯亲吻,尤其是嘴对嘴亲吻。如果孩子会说话了,可以教ta自己拒绝亲吻,比如“我不喜欢别人亲我”,童言无忌说出来的话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于不太好沟通的老一辈,可以借助“善意的谎言”
对于爷爷奶奶老一辈的人来说,言语表达和建议可能稍显匮乏,讲科学道理老年人也不太好理解,这时候就可以借助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孩子不喜欢亲亲,每次亲都哭”等。
19楼(my19lou)综合自直播淮安、科普中国、央视新闻等

编辑:皮卡牛
审核:INN LUU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半夜手机莫名其妙被扣钱,又是免密支付惹的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