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若江说茶 | 从“茶禅一味”到“茶情一体” | 茶说之六

0
分享至

作者 庄若江

华夏民族的那些“茶”事,说不尽也道不完。这貌似不很起眼的东西,润物无声地,就这样滋养了一个民族,润泽了一代代人的心灵。作为华夏文化的一个组成,“茶文化”有如深不见底的古井一般,有着深无底、淘无尽的涵容,等待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等待我们的笔墨去抒写——

禅是禅,茶是茶,二者本无关系。“柴米油盐酱醋茶”原本一直是民间最庸常的生活态,“茶”与“柴米油盐酱醋”被同提并论,且因为重要性最弱而排在了最末,说明并不很受重视,有其可,无其也可,日子照样过。然而,因为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茶禅一味”之说,“茶”竟然与先前那些同类渐行渐远,发生了身份的剥离,更多了些含蓄和神秘意味,甚至被赋予了“明心见性”的意义。


这一转变大约开始于唐代。据说,饮茶之风的兴起始于唐时的僧人,而关于茶的典故,传播最广、最远、最耳熟能详的则是赵州和尚的那句著名偈语——“吃茶去!”

据《赵州禅师语录》载: 唐代有位僧人第一次造访赵州寺,禅师问他是否来过这里,僧人答“来过。” 禅师说“吃茶去。” 又有一位新僧到访,禅师同样问其是否来过,僧人答“未曾来过。” 禅师仍说“吃茶去。” 有人不解地问禅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让他吃茶去,这是为何?” 禅师仍说“吃茶去。”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回答,貌似无甚意义,也极平淡,甚至在常人看来就是心拙嘴笨的表现,然后却被演绎成了佛家对“分别心”的破除。在佛家看来在“吃茶”这件事上,所有人皆无差别,喝茶都同样是“不执妄念、安于当下”。

唐代还有位高僧,人称“百丈淮海”,是禅宗马祖道一的弟子,洪州禅的重要传承人。因其常住江西的百丈山,故也称“百丈禅师”。他最大的贡献是制定了禅宗的第一部僧团制度 《百丈清规》,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制度,对禅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茶事活动也在规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禅茶一味”的实践基石。百丈怀海将“茶”融入修行的“衣食住行”,修行不再局限于坐禅,而成了“生活禅”—— 扫地是禅,做饭是禅,煮茶也是禅。茶规的制定,让“禅茶一味”有了可操作的载体,也让禅宗“佛法在世间”的理念得以落地生根。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被视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之作,而他的茶学启蒙,也与禅僧密不可分。据《新唐书・陆羽传》,陆羽自幼被遗弃,由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收养,在寺院长大。智积禅师擅长茶事,陆羽自幼跟随禅师采茶、制茶、煮茶,精通各种茶技。后来他游历四方,遍行天下茶区,《茶经》正是他对禅僧茶事活动的系统记录与理论升华,为“禅茶一味”奠定了学理基础。

唐代的诗僧皎然,是陆羽的好友,也是最早以诗歌阐释“禅茶”关系的人。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他说,一饮“涤昏寐”,二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以诗为媒,将“禅茶”从禅林引入文人视野,让“禅茶一味”突破了宗教范畴,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一部分。后世苏轼、陆游等文人爱茶、咏茶,无不受其影响。

“禅茶一味”已然呼之欲出。但挑破这层雾纱的,将其落笔纸上的,是宋代的高僧圆悟禅师。在他看来,泡茶、品茶本身就是一种修行,需要内心保持宁静专注,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茶香、茶色、茶味的体验上,这种静心和专注有助于消除内心杂念,从而更易于入禅。他鼓励弟子通过茶事体验,来领悟“禅”的真谛,当人完全沉浸在饮茶体验中时,就能不经意间洞察到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他还认为,“茶”与“禅”本质相通,“茶”的清香甘醇与“禅”的空灵淡泊互为映照,从泡茶、饮茶便可以体验到“无我,无欲,无执”的禅意境界。


后来,圆悟禅师书写的“禅茶一味”真迹,被其弟子带到日本,成了日本奈良大德寺的“镇寺之宝”,推动了日本茶道的兴起。日本茶道的创始人荣西高僧,南宋末年曾两度来大宋参禅,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引进日本,还撰写了《吃茶养生记》,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禅茶一味”,从唐代的隐喻、实践,到宋代内涵的明晰,再到后来影响到日本茶道,由茶而禅,由此成就了“茶为禅媒”“禅为茶魂”之说。禅与茶的深层联系,不仅有形式上的契合,更有精神上的统一。“禅茶一味”,实为“禅茶一体”,说来道去,深层意思都是通过品茶来体悟禅理,以达到心性的觉悟。茶的“苦、甘、淡”,对应的正是禅的“人生三境”,苦是人生本相,甘是修行后的滋味,淡是超脱后的平常心。

“禅”的释义是静虑、凝思、参悟、修身,“茶”不仅可以润喉、清心、醒脑,还有助于修禅“入定”,进入一种安详淡泊、无欲无求的境界。茶于是成了僧人“修身养心”的必由之径。也许正是在这个层面,“禅修”与“茶道”也常被一并提及。


“茶禅一味”揭示了东方文化中妙不可言的默契,东方的哲学不是注重逻辑的思辨,而是基于伦理推演,仿佛是用茶叶蘸着月光写就的。当茶叶在沸水冲泡下旋转、舒展、沉浮、落下,最终茶叶与水融为一体,整个过程似乎是对一场生命荣枯全程的诠释,这是否也暗示了禅意在日常烟火里的生发与顿悟?从蜷缩、沉浮不定,到自如舒展、攒聚,最终沉静于杯底,与禅语中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倒也颇为贴合。而饮茶的过程——从入口淡淡的苦涩,到喉间绵长的回甘与暖意,又与禅修中“烦恼即菩提”的顿悟有着异曲同工。在“苦乐本是一体”的穿透式顿悟中,也算是喝茶喝出了至味,见得了本真。

禅家一句“吃茶去”,道破了天机。也将修行悟道化入了最寻常的烟火之中,它告诉人们:真正的修道其实不过是人“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般的寻常之事,茶炉前的一斟一酌,既能解渴,也能修心,自然随性,不必刻意追求而更看重内心的通透解悟。茶叶与水的交融,亦如禅者在尘世中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不拒不迎,不卑不亢,随遇而安,于水中释放本色,于寂静中沉淀清芬。

茶,还是茶,是饮者喝出了不同。世人喝茶,喝的是浮世里的片刻休闲清欢;禅者品茶,品的是纷扰中的一念澄明。当茶烟袅袅升起,茶汤映出竹影摇曳,便知“茶”与“禅”本是同一盏月光:茶是水中的禅,禅是心上的茶,二者都在教人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于一呼一吸间,于一斟一饮里,照见生命最本真的温柔。


正因此,“茶”的清淡澄明,茶的袅袅禅意,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恬淡的“君子交友”范式,故有“君子相交一杯茶”之说。有位叫梁凤莲的作者,在《茶逢知己》中写过这样的话:“茶要淡对,如君子之交一般,无需纠缠,相识相契就好。茶逢知己,淡然默对,知会、心照、默契、喜不狂喜,悲不伤悲,内敛深邃。茶浓几许,说与不说都无所谓,对饮只为澄清自己,涤肠荡肚,去浊扬清。然后无挂无碍又可以赶路了。”

但是,浊世烟火中,“茶”又如何能无欲无情?虽则说“茶禅一味”,但同样可以“茶饭一体”“茶酒一体”,甚至“茶情一体”。本来,就凭“茶”能带给人愉悦这一点,自古“茶”一直是文人的另一位“红颜知己”。宋时,苏东坡就说过“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他心里好茶就如同美人一般,这个比喻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

明代茶人许次纾一生不仕,惟嗜茶,对茶事有极深的钻研,著成《茶疏》,极尽茶事。《茶疏》强调采茶“须晴日”,品茶须“浅斟细啜”,且不可人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又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 林语堂对此许氏“三泡”之说的解读是:“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 这些说法应该都源自对苏轼的“佳茗似佳人”的生发。当代作家何为还以此为题写了篇散文《佳茗似佳人》,由此看,“茶”并非只有淡泊禅意,还与情爱有了一份或深或浅的牵扯。


这种牵扯,就是所谓“缘分”。那个在古人笔下的含蓄比喻,在当代早已无需遮掩。网络快餐时代,社会快速递进,“茶”也从“旧友”成了另一种“新欢”。点开网络,许多网文里都弥散着一缕缕茶香。从《茶语》《爱君如茶》到《茶水间的爱情事件》《阳光里的下午茶》……,这些年轻的文字读来毕竟更有活力,也意趣盎然。《爱君如茶》里的那个女孩说:“总觉得爱情如茶。茶淡,则情清而涓长;茶浓,则情深而幽远。……每一个美好的爱情过程,就如茶之再饮,色纯而味酣,清冽而幽深,馨香而淡然,炽烈而平静。”她写给爱人的诗这样说:“如果我在你眼中,是一杯茶水,你会不会,捧着我、呵护我、饮下我,一生一世?”

从“茶禅一味”到“茶情一体”,这千年之间的时光演进,变化的不仅是人事,还有理念。国人之品茶,何尝不是品味人生;国人之说茶,绕来绕去还是脱不开人生。

华夏民族的“茶”事,说不尽也道不完。这貌似不很起眼的茶,就这样润物无声地,滋养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润泽了一代又代人的心灵。

合集阅读

作者简介

庄若江,江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纪录片策划人和撰稿人,江南大学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家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化纪录片《说吴》《惠山祠堂群》总撰稿,出版《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工商脉动与城市文化——以无锡为例》《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等专著和散文集《坐看云起》。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生性洒脱
2025-11-07 11:59:03
三分命中率52%!又一个狄龙诞生,火箭底薪赚麻了,他价值9000万

三分命中率52%!又一个狄龙诞生,火箭底薪赚麻了,他价值9000万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9 16:44:33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09 08:27:15
朱德去世后,中央费尽周折在攀枝花找到一名老妇,帮他完成遗愿

朱德去世后,中央费尽周折在攀枝花找到一名老妇,帮他完成遗愿

丞丞故事汇
2025-11-02 13:43:12
爆冷门!朱婷赛后拒绝采访含泪离场,教练回应引全网热议

爆冷门!朱婷赛后拒绝采访含泪离场,教练回应引全网热议

去山野间追风
2025-11-08 12:51:22
婚姻十年夫妻不同房的吴彦祖,晒出和妻子照片,原因令人大跌眼镜

婚姻十年夫妻不同房的吴彦祖,晒出和妻子照片,原因令人大跌眼镜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16:39:22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观察者海风
2025-10-12 09:53:25
余承东成为比亚迪腾势全球首位车主!

余承东成为比亚迪腾势全球首位车主!

电动知家
2025-11-09 15:48:28
于北辰“投降”背后:台退将集体投诚,统一大势挡不住

于北辰“投降”背后:台退将集体投诚,统一大势挡不住

董董历史烩
2025-11-07 21:07:22
湖南人民医院不雅视频的瓜……

湖南人民医院不雅视频的瓜……

不正确
2025-11-09 14:33:06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现代快报
2025-11-07 23:42:07
两名少年骑车失联21天,最新进展:在20公里外村中发现遗体!

两名少年骑车失联21天,最新进展:在20公里外村中发现遗体!

扬子晚报
2025-11-08 14:26:22
共和党选举失利,可能促使副总统万斯离婚

共和党选举失利,可能促使副总统万斯离婚

呼呼历史论
2025-11-08 12:39:26
保洁阿姨兼职车展模特,毫无违和感啊

保洁阿姨兼职车展模特,毫无违和感啊

微微热评
2025-11-07 17:29:36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河南队悬了!曝塞尔维亚名帅即将入主北京国安,剑指足协杯冠军

河南队悬了!曝塞尔维亚名帅即将入主北京国安,剑指足协杯冠军

曹焋解说
2025-11-09 16:29:10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研究发现:上了年纪,鸡蛋应该这样吃!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研究发现:上了年纪,鸡蛋应该这样吃!

小思古典影视
2025-11-09 13:19:30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比利
2025-11-08 00:01:08
2025-11-09 18:04:49
江南文史讲坛 incentive-icons
江南文史讲坛
说文论史,钟爱美食,关注江南
742文章数 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高234米!南非第一高楼,曾问鼎非洲之巅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手机
教育
艺术

亲子要闻

多方专家共议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科学识别、合理用药是关键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手机要闻

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10大问题均有新进展,细节功能也来了!

教育要闻

来上课了——高一下核心词汇讲解(三)第3段

艺术要闻

高234米!南非第一高楼,曾问鼎非洲之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