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埃塞俄比亚姑娘莱特尔带着20头牛嫁来四川农村。
![]()
她娘家年收入3万,在当地算"富户",觉得嫁过来能当"村首富"。可刚进婆家院门,她就愣住了——柏油路直通门口,三层小楼亮堂堂。院子里停着轿车,客厅摆着大冰箱,这哪是农村?
这哪是农村?她把新裙子往冰箱里塞,闹了笑话——在老家,只有酋长家通电,食物得现杀现吃。
后来才知道,中国农村冰箱普及率超90%,鲜肉能存仨月不坏。赶集更懵圈,老太太举着手机拍她,超市"嘀"一声扫码就走。
她数了数,老家现金交易占98%,这儿移动支付渗透率86%。
年底算账,婆家养猪、开挖掘机年入24万,四川农民人均收入2.1万。她掰着手指头算,娘家一年才1500块,这差距咋这么大?
莱特尔捂脸笑:"以前以为牛群是金山,现在懂了中国农民的腰包才是真金。"这变化哪来的?村口的老支书说得实在:路修通了,电稳了,手机信号满格了。
以前村里坑洼路,猪卖不出去;现在大卡车直接到门口,价格翻了倍。以前夜里点煤油灯,现在空调、电视随便开,娃娃写作业亮堂堂。
以前买东西得走十里山路,现在手机下单,快递隔天就到村头。莱特尔回娘家视频,老父亲直叹气:"你们那农村,比我们城里还热闹。
"有人说,跨国婚姻像面镜子,照见中国乡村脱胎换骨的模样。莱特尔的惊讶里,藏着千万农民挺直的脊梁——好日子不是等的,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就说李进春他爹,早年靠种玉米一年挣万把块,现在学开挖掘机,一个月顶过去半年。
村里的王婶更厉害,在抖音卖腊肉,去年挣了18万,比儿子在城里打工还多。
有人问:"这变化能长久不?"村主任拍着胸脯:"政策扶着,路通着,人勤着,怕啥?
"莱特尔的娃现在上村小,教室有空调,食堂顿顿有肉,比她小时候强太多。
偶尔她还会和娘家表妹视频,表妹总问:"姐,啥时候带我们去中国农村看看?
"想知道更多跨国婚姻里的中国乡村故事?点个关注不迷路。文中人物为典型案例,具体细节略有艺术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