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一个数学公式,就把赌场变成了提款机。遭到全球赌场封杀后,他又盯上股市,没几年,竟将华尔街变成自家印钞机。为加快“印钞”速度,他用电脑编写自动交易程序,一不小心开创了量化交易的投资流派。这位身兼股神和赌神称号的传奇人物,就是爱德华·索普。
索普家境贫寒,却拥有顶级天才般的头脑,一路开挂成长。年仅27岁,就当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老师。与其他沉稳古板的研究员不同,索普沉迷于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概率问题。
听闻身边同事常吐槽在赌场输钱,索普对赌场的21点牌局产生兴趣。21点规则是每人先发两张牌,再根据牌面大小决定是否要第三张,输赢依据牌面数字相加大小而定,牌面总和为21点最大,超过21点则爆牌出局。大家都知道,赌场里庄家胜率略高于赌客,且这胜率会随发牌情况改变。索普觉得可根据已发牌大小,计算接下来发大小牌的概率,再据此决定是否要第三张牌。
然而,仅靠心算实时计算每张牌概率几乎不可能,赌桌上庄家也不会给太多时间。于是,索普将计算过程简化成一种叫高低法的心算法。此时只想赢点小钱换辆车的他,还未意识到这套算法会引发多大轰动。
索普的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把牌面按大小分成高中低三类。牌面在7以下,算低牌记为加一分;牌面在7到9,算中牌记作零分;大于9的牌面记作减一分。发牌后计算出的分数越大,表明出现过的小牌越多,剩下的牌对自己越有利。当然,这种有利的胜率优势较小,赢钱秘诀在于牌面有利时加大下注频率。
索普琢磨出这套理论后,拿着攒下的工资去赌场实践,没想到屡试不爽。但身为老师的他并未沉迷赌博获利,而是将研究理论写成论文,准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可美科院期刊只有院士能发表文章,于是索普找同事、麻省理工的数学教授香农帮忙。
香农可是世界信息学之父,随便一项研究都可能改变世界的大神级人物。正所谓英雄惜英雄,香农二话不说答应帮忙,还仔细帮索普改写论文。过程中,香农发现论文瑕疵:全文都在研究庄家发牌后的胜率问题,却没提及每把牌该压多少。胜率大时压少了错失盈利机会,压多了又可能一把输光,这明显是投资比例问题。索普表示自己也琢磨过,但毫无头绪。
大神香农听后,拿起电话摇人。他曾在研究长途电话噪音时发表过一些信息技术类文章,有个叫凯利的年轻人,根据他的文章研究出著名的凯利公式,这个公式能解决独立重复行为中的资源分配问题。香农打电话向凯利本人要来公式原始数据,借助凯利公式,索普终于研究出21点制胜秘诀,并顺利将论文发表在美科院期刊上。
因赌场之人一般不会关注学术论文,这篇文章起初并未引起注意。直到一位记者好奇,为何权威学术期刊会有一篇赌博秘诀,便找到索普进行小专访。没想到这一下掀起千层浪,大量赌徒慕名而来,成了物理老师索普的迷弟迷妹。这些赌徒虽看不懂论文,却坚信麻省理工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研究出来的肯定没错。
其中有两个不怕事的黑帮老大,公开表示愿出10万美金,跟索普去赌场一试。索普欣然答应,结果仅几天时间,索普和两位黑帮粉丝就血洗拉斯维加斯各大赌场,本金轻松翻了几十倍。赌场这下紧张了,要求发牌手增加洗牌次数,甚至用上作弊手法,但这些都阻挡不了索普。无奈之下,赌场联合起来封杀索普。
意犹未尽的索普无比愤怒,一气之下把晦涩研究写成通俗易懂的书发表,书名直抒胸臆,叫《击败庄家》。这本书1962年出版后,迅速成为赌客们的“圣经”。随着书越卖越火,拉斯维加斯21点赌桌前聚满前来“薅羊毛”的读者,气得赌场老板买通杀手想干掉索普。索普经历一次中毒和一次车祸后,才在两位黑帮粉丝帮助下顺利逃脱追杀。
既然赌场玩不起,索普也不再纠缠。此时,在股市这个更大的“赌场”里,许多散户被庄家肆意拿捏。不少股民建议索普尝试破解股市。索普琢磨后发现,股市和赌博有诸多相似之处,都需数学和概率分析,都要平衡风险与收益,仓位管理也是获利关键因素。如此看来,他击败庄家的秘诀或许能在股市发挥作用。
于是,索普拿着少量资金到股市试水。他根据收集的信息买了几只股票,结果一大半被牢牢套住。这种结果让索普极为不爽,他不喜欢这种类似压大小的投资方式,把资金压在赌股票第二天涨跌,他觉得很愚蠢,可市场里大部分散户都是如此操作。
索普明白,当时股市本质和赌场无异,既然是赌场,就一定有漏洞可套利。一番研究后,他发现名为股票权证的“摇钱树”。股票权证类似股票期权,持有人在规定期间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股票。购买权证是买一种未来交易股票价格的权利,而购买股票则是买定离手等市场出价。显然,前者赌趋势,后者赌大小,大小容易被操控,趋势则与概率紧密相关。
当时权证主要由投机客炒作,定价多有错误。于是,索普通过统计原理研究出一套可判断股票近期不同涨跌幅度的概率模型。接着,他找了一位金融学家合作,把市面上所有股票权证都测算一遍,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权证定价都错了。这个发现让索普兴奋不已,在他眼中,这些错误定价就是一座座金矿。
当时权证定价错误,是因为投机者过于乐观,导致价格虚高。于是,索普开始卖空这些价格虚高的权证。但单方面卖空有风险,一旦标的股票短时间内暴涨,权证价格也会暴涨,卖空就等于自寻死路,而且权证价格下跌有限,最低为0,上涨空间却无限。
为对冲卖空权证的风险,谨慎的索普在卖空权证后,会从市场买入一定的标的股票。这种交易就是可转债套利。现在有了计算概率的模型,也有了交易策略,一切如同当年玩21点。接下来只需把凯利公式搬过来套用,就能解决仓位管理问题。这一套投资策略完全基于数学计算。
于是,索普和合作伙伴把这套交易策略编程写进电脑,用电脑程序开始交易。至此,世界上第一支量化交易基金即将起航。
1969年,一位索普的脑残富豪粉丝找来,直接投资500万美元作为起始资金。当年11月3日,索普的量化基金公司正式开张。此时索普还未从麻省理工辞职,因为他虽信得过自己的头脑,但对电脑自动化交易仍持怀疑态度,毕竟他们是全球第一家做程序化可转债套利交易的。
那么,索普的量化交易表现如何呢?用“惊为天人”形容毫不为过。1969年到1979年这10年间,标普500包含分红的年化回报是4.6%,而索普的对冲基金取得了17.7%的年化回报率。更关键的是,这期间爆发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美股在危机期间几乎腰斩,由此可见索普基金的稳定性。
如果说在经济危机中保持获利还不够厉害,那当市场遭遇黑天鹅事件时,索普的基金能否抗住呢?1987年黑色星期一是所有美国股民心中的伤痛,这天华尔街哀鸿遍野。索普却异常悠闲,甚至跑去和太太喝了一下午茶。等他回到办公室,股市已收盘,道琼斯当天单日下跌23%,美国上市公司市值一天内蒸发四分之一。
晚上回家后,索普思索黑色星期一的触发因素,发现基本面上并无外部诱因。他认为,黑色星期一源于自动止损机制。当时美国大量投资机构采用自动止损,一旦投资组合跌幅达到一定比例,就会触发自动减仓并买入美国国债。由于黑色星期一前的周五,美股收盘暴跌4%,导致大量止损盘在黑色星期一开盘卖出,指数继续下跌又引发更多止损盘卖出,最终形成负向反馈。
于是第二天,索普马上通过买进低估值的标普股权期货远期价格,同时做空标普股指期货现货价格来套利。因市场恐惧,两者差价达到30%,而历史上一般在1 - 2个点左右。凭借对时机的精准把控,索普的对冲基金在1987年10月之后的半年内还取得10%的盈利,同期标普指数跌幅近30%。
从1969年索普正式成立基金到1988年因诉讼意外停业,这2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9.1%。这个数据在投资大师里似乎不算惊人,但近20年间,索普的基金没有一年亏损。整整230个月里,只有3个月出现回撤,且回撤幅度都小于1%。期间各种金融危机和股灾,都未动摇其稳定收益。
此时,华尔街还有一只基金比索普的更稳,连续十几年每月收益都在2%左右,无论经济危机还是股灾都不受影响,连银行和美国养老基金都把钱投入该产品避险。索普好奇这支基金背后策略,致电基金经理询问,对方表明是利用期权定价偏差进行无风险套利,这与索普自己的策略如出一辙。
索普又仔细研究该基金公司交割单,发现收益太不正常,隐隐感觉这是个庞氏骗局。他提醒身边买了这只基金的亲朋好友赶紧套现离场,且要偷偷操作,因为这支基金老板是赫赫有名的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他们惹不起只能躲。后来,索普写了几封检举信寄到美国证监局,可证监局里都是麦道夫的人,检举信自然石沉大海。
结果大家都知道,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麦道夫600亿美元资金盘爆雷,酿成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而索普早在20年前就看穿麦道夫的把戏。
倘若索普像巴菲特一样热衷于投资,华尔街的王座必有他一席之地。奈何索普对赚钱随性而为,兴尽而归。晚年的索普注重享受生活,研究起养生。有着强烈分享欲的他,又写了一本总结人生的奇书《战胜一切市场的人》,并非吹嘘自己多厉害,而是以老顽童般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要拘泥于前人经验主义。
对于投资,他劝解世人不要去赌,要研究出适合自己的确定性套利模式。索普还总结说,生活是机遇与选择的结合,机遇如手中的牌,选择则是出牌的玩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