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间,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褒奖,没有人愿意得到惩罚。如果没有人自私,没有人背叛,没有人贪婪,没有人罪恶,那么,普天之下,自然就只有褒奖没有惩罚。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总有人要去破坏原本美好的东西,也因此诞生了“赏善罚恶”。
其实“赏善罚恶”涉及到两大思想体系,“赏善”的思想主要为儒家所提倡,“人之初,性本善”,而且在儒家思想里,也一直提倡人们“约身向善”。但是随着利益的触动,“恶”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罚恶”的思想主要为法家所体现,“人性本恶”,在法家的思想里,也一直提倡君主“赏善罚恶”。《韩非子》说,“赏罚使天下必行之”。
作为团队管理的话,也一样需要“赏善罚恶”,诚如商鞅所说,“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治国如此,治企亦如此。假如罪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那么善良就将会是一个笑话;如果背叛得不到应有的惩戒,那么忠诚就将会是一场闹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人间真的有“赏善罚恶”二使。
但是,如果是带团队,“赏善罚恶”固然要做,但却需要注意一个度。对此,《左传》中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什么意思呢?用宽厚弥足严厉的不足,用严厉纠正宽厚的疏漏,管理就会因此得以调和。因为如果只“赏善”,不“罚恶”,就会导致“恶”逐渐蔓延,直到尾大不掉难以控制;如果只“罚恶”、不“赏善”,就会导致“善”逐渐枯萎,直到藏头露尾销声匿迹。
做错了事情,的确需要惩罚,但也要给对方“知错改错”的机会。所以孔子说的“不贰过”很重要。左丘明也提到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如果同样的错误屡教不改,那就另当别论了。善固然要赏,恶固然要罚,但都要都一个度,不能因为赏善而让为善变成了沽名钓誉,不能因为罚恶而让为恶变成了迫不得已。
唐代文学家元结指出,“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所以,管理的法宝便是“宽猛协中”,一手榔头,一手糖果,恩威并用,才能收获良好的成效。而这也正好是《左传》所提倡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因此,在带团队、做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左传》为我们泄露的“天机”。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