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成语库里藏着一批 “叛逆分子”。
它们看着像随口说的家常话,有的甚至带着点小诙谐,要是没人说它是成语,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句话居然是正经成语。
不信?我们来盘一盘——看完你可能会笑出声:“这也能算成语!”
1. 喝西北风
这四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没饭吃,只能靠喝风填肚子,形容日子过得特别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用这句特口语的话来抱怨自嘲,相信不说没几个人会把它当作成语。
著名的主持人央视撒贝宁,就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误判其非成语,经蒙曼教授现场纠正,引发广泛讨论。
2. 张三李四
就是指普通人、随便某个人,比如咱们说 “张三李四都知道这事”,意思就是不管谁都清楚,没啥特指。
为啥不像成语:直接把 “张三”“李四” 这俩最常见的人名凑一块儿,跟平时聊天说 “张三今天请假了”“李四买了新衣服” 似的,连点儿成语该有的 “结构感” 都没有,更像随口喊的代称,谁能把它和成语联系起来?
我以前经常说这个词,有次语文课上老师要我张啥李啥填空,我填了这个,老师批评了我,说这个不是成语,正确答案是张冠李戴。
现在想想,老师你还我分。
3. 贼去关门
含义:小偷都走了才想起关门,比喻事情都发生了才补救,根本没用。
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里面写 “贼去后关门”,专门讽刺那些 “马后炮” 的行为。
“贼”“关门” 都是天天能碰到的词,描述的就是 “家里进了贼,事后才关门” 的生活场景,直白得跟说大白话一样,没有传统成语那种 “绕个弯子讲道理” 的隐喻感,让人忍不住犯嘀咕 “这真的算成语吗?”
4. 从井救人
原义强调盲目行动,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顾后果,于人无益反而危及自身。后来语义慢慢发生的了变化,如今是侧重冒险救人。
最早是《论语・雍也》里孔子讨论的:“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意思是就算告诉仁人 “井里有人”,他会跟着跳下去救吗?后来就演变成 “方法错误的救人”。
想想 “跳井救人” 这操作,也太 “傻” 了,自带 “反向智慧” 的笑点,让人忍不住想 “谁会真这么干啊?”
5. 床上安床
在已经有床的地方再放一张床,比喻做多余的事,跟 “画蛇添足” 一个意思。
这个其实我认为是这些里面最像成语的一个词了。床上再放床,一看就懂,就是在吐槽这人咋这么多此一举,傻乎乎的。
6. 又弱一个
又少了一个人,用来哀悼有人去世,该表述仅适用于哀悼场合,注意并不适用于普通人员变动场景。千万不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因为一个人的调动离开,大发感叹说又弱一个。
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年》,里面说 “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本来是哀悼晋国大夫叔向的弟弟去世。
就因为 “弱” 的古义不常用,现在读着总让人闹笑话,以为是 “谁又变弱了”,完全没有 “驾鹤西去”“与世长辞” 那种哀悼成语的庄重感,因此才会让人理解错。
7. 佛头着粪
“佛头” 是神圣的象征,“着粪” 却是特别粗俗的行为,俩放一块儿,像故意说脏话似的,反差大到让人不敢信。
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里有个故事:崔相公进寺庙,看见鸟雀在佛头上拉屎,就问和尚 “鸟雀有佛性吗?” 和尚说 “有”,崔相公又问 “那它为啥往佛头上拉屎?” 和尚答 “那它为啥不往鹞子头上拉?,因为佛性慈善,能容众生"为解,鸟雀正是因知佛不计较方择此排泄。
因此这个成语原指佛像头顶被泄物沾染,却不计较的包容,后来比喻在美好的事物上添上丑恶的东西,把好东西弄脏了。
8. 蛤蟆夜哭
出自苏轼的寓言《艾子杂说》,里面讲了个特别逗的故事。
艾子在海上过夜,听见水下有哭声,仔细一听,是鼍(tuó,类似鳄鱼)在哭,便好奇问它。得到的回答是因为龙王下令 “水族有尾巴的都要杀”。
很快艾子又听见另一个哭声,是蛤蟆在哭,就问 “你都没长尾巴,你哭啥?”
蛤蟆说 “我现在是没尾巴,可我怕龙王翻旧账,算我当蝌蚪时的账啊!”
这蛤蟆的 “无厘头担忧”,比喻没根据的忧愁和恐慌,就是 “庸人自扰” 的意思。
9. 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 就是咱们上数学课,做题时天天用的数学术语,纯纯的 “功能性词语”,哪儿有半点儿成语的 “文化感”?任谁也没有把它当作成语吧!至今我看到它甚至都会觉得 “这是硬凑的成语。”
可它确实是正常成语,出自明代王九思在《端正好・次韵赠邵晋夫归隐》里写 “端的是太平人物,谁想道命儿中加减乘除”。
后来居然把 “数学运算” 用来形容人生的得失起伏,后来也比喻各种事情的变化,或者处理事情的办法。
10.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 就是个具体的称呼,跟 “圣诞老人”“灶王爷” 似的,是 “专有名词”,根本想不到这也是成语。
该成语出处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里,讲了月下老人的故事:他手里拿着红绳,只要把红绳系在男女的脚踝上,不管俩人隔着多远,最终都会结婚。
咱们平时总说 “月老牵红线”,却很少有人知道 “月下老人” 是正经成语,指传说中管人间婚姻的神仙,后来也用来指代媒人,咱们常说的 “月老”,就是它的简称。
看完这 10 个成语,是不是越看越惊讶?打破了咱们对 “成语” 的刻板印象。
其实像这样 “不像成语的成语” 还有不少,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