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接到喜讯:我省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荣获全国唯一12连A,助力我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9连好,累计获得中央奖励资金20.83亿元。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老百姓有着怎样的获得感?6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团风县了解情况。
水库变景区,村民吃上旅游饭
6月15日,在牛车河景区,省财政厅农业处四级调研员王岳坤来到鹅公包民宿了解项目建设成效。
![]()
“现在游客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老板娘倪元香笑得合不拢嘴,指着身旁一栋3层的新房说:“房子是去年建的,带装修共花了100多万元,有10个床位可以出租。”
跟倪元香一样,景区内许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
▲牛车河景区环湖路
![]()
▲牛车河景区一角
牛车河水库,被誉为“鄂东千岛湖”。2019年,团风县委谋划开发牛车河片区,但政府缺资金,百姓不积极。为了鼓励群众参与,政府不仅将道路拓宽刷黑,还将鹅公包打造成一个观景台,配备停车位、旅游厕所,安排倪元香管理。
看到机遇,倪元香在深圳打工的儿子曾庆超和媳妇一合计,决定回家创业。一家人在房子旁边搭了个棚,码了几口灶,配上煤气坛子,游客共享厨房就开业了。“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人。”曾庆超坦言。
“我们村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现在路通了,政策好,发展茶叶产业再好不过了。”贾庙乡返乡能人梅才法说:“我承包流转了1000亩白茶、900余亩绿茶基地,有‘大崎山’茶叶的商标品牌,年收入近600万元,带动周边近300人就近务工增收。我相信借着政策的东风,一定会把这块热土、家乡建设得更好。”
如今,牛车河已成为3A级景区,带动周边3个乡镇9个核心村快速发展,社会资本配套投资了茶叶、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产业。
类似牛车河项目,省财政厅农业处从项目比对遴选、项目资金预算安排、绩效目标审核批复、项目推进资金拨付、后续效益发挥等全流程闭环监管,确保资金效益充分发挥、确保群众受益更高。
补短板强弱项,90个试点项目获资金支持
牛车河的巨变,是财政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1-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该厅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585亿元,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统筹支持促进增收的其他相关领域,兼顾支持必要的基础设施补短板,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传统的种养第一产业,对脱贫群众的带动有限啊!”2023年6月,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靳炜峰接到大冶市财政局农业科干部反映。
面对基层的呼声,农业处迅速作出安排:深入调研衔接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解决基层急难愁盼。
“衔接资金因素法分配到县后,难以集中使用,县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空间很大。”一个月后,王岳坤交上了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深入研究后,他们向厅长办公会提交了“财政支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方案。
“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靳炜峰介绍,经报省政府同意,2023年省财政优化支出方向,集中省级资金以插花地区为实验,每个试点项目安排1500万元,重点支持补齐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力求把农业全价值链收益尤其是高附加值收益留在县域、乡村。2024年,他们又将试点政策延伸至脱贫县。试点政策深受基层干部群众好评。
当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团风县优质鱼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现场,远远看见挖机挥舞,听见打桩机轰鸣,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们正在做室内装修。团风县副县长彭哲表示,该项目对县里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吸引上下游企业投资超10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
两年来,全省建成90个试点项目,项目覆盖283个乡镇、2954个行政村,达产后预计年生产总值达146.8亿元,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务工5.4万人,项目区内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与上年相比增加16.15%;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4385.85元,较传统产业项目高出近30%。目前,我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串珠成链、多点开花”态势。
原创投稿邮箱:2572671722@qq.com
来源:湖北日报
团风宣传 (tuanfengxuanchuan)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何顺
审核:宋淇
监制:邵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