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可敌国到濒临破产,你觉得要用几年?最近,香港四大地产家族之一的新世界集团给出的答案是9年。
这个新世界集团是著名企业家郑雨彤创办的。当年,这家企业也是富可敌国。
在香港的财富排行榜上,它仅次于李嘉诚、李兆基,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咱们非常熟悉的周大福。但是去年年底,它的净负债已经达到1200亿,2027年之前要偿还债务870亿。
可以说,它已濒临破产。那这9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2015年到2024年,这9年新世界集团的掌门人是郑氏家族的第三代,也是郑雨彤的长孙郑志刚。他在2015年正式接班,当时38岁。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又在高盛的国际投行工作了很多年。他的接班,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接班之前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K11艺术商场。
2015年前后,新世界集团的发展比较停滞。旗下的重要板块周大福比较赚钱,但是发展停滞。地产在2015年前后也比较平稳,但是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板块,就是新世界商场。
因为电商的冲击,利润快速大幅度下滑,所以关键问题就变成了怎么才能让新世界商场起死回生。郑志刚主导的K11非常成功,让集团一下看到了希望。
现在回头看9年前,如果郑志刚刚刚接手新世界集团的时候,能够平稳、较慢地去扩张K11,那新世界集团也不会陷入今天这种债务泥潭。但问题是,他太想成功了,所以不顾天时,逆势激进扩张。
这就铸成了大错,也说明了一个规律:在大事不好的情况下,你越努力,可能结果越糟糕。这不仅对咱们每个普通人如此,像他这种富豪三代也是一样。
早在2009年,他就在香港尖沙咀开了第一家K11。定位就是艺术商场,这名字也很有意思。K就是英文“kingdom”,意为“王国、疆域”,11就是K这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里排名第11名。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郑志刚太想要一个全新的自己的王国了。
香港K11也是全球第一个艺术商场,常年陈列着13组价值2000万的艺术品,并且80%的商户都是第一次进入香港市场的国际品牌。这打破了当时香港商场非常同质化的状态,所以开业之后非常成功。
很快,客流量就破百万了。紧接着,2013年,郑志刚再接再厉,在上海把淮海路的新世界大厦改造成了K11。这个K11的面积比较小,只有3.8万平米,他把地下三层改造成一个3000平米的艺术空间,然后引入了20多个当时还是首次在国内开店的餐饮品牌。最重要的是,在开业期间,他办了一个莫奈艺术展,这个艺术展非常成功,一下就吸引了40万人次来参观。所以开业不到一个月,客流直接就破100万,之后连续三年都非常火爆。
连续两个K11都这么成功,郑志刚就认为这种艺术商场的模式已经完全跑通、完全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大手笔投资,开始在全国各地复制这种模式,快速建K11。
但现在回头看,他当时可能忽略了一个非常非常致命的问题,就是这种艺术商场的模式确实跑通了,但当时国内这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已经悄然开始发生逆转,从消费升级开始悄然变成消费降级。
这种逆转就让K11很快从顺风顺水变成逆水行舟。接下来,2019年在广州、武汉等地一口气就开了5家K11。截止到2025年,除了上海、香港之外,全国一共开了32个K11。
但是随着2019年到2025年,这种消费降级的风越刮越猛,K11很快就变成了新世界集团的噩梦。首先就是业绩大幅度下滑,甚至开始亏损。比如说深圳K11开业第一年就亏了2.5亿。
武汉K11的店铺空置率也长期在20%以上,因为消费降级快速消灭了中产的钱包。而K11的定位是艺术轻奢,它最主要的消费者就是中产消费者。
比如说以餐饮为例,在K11吃一包薯条要68元,吃一顿正餐,普通的正餐,一个人平均要150元以上,还有很多贵价的餐饮。那这种定价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就有点太贵了。所以,它的艺术装置依然会吸引很多人打卡,但是这些艺术装置周边的餐饮,平均上座不到30%。
那不能坐以待毙,郑志刚很快启动了K11降成本、降身段。但问题是,他降成本,又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深圳K11,因为降成本,通风设备也降了成本,就造成甲醛超标。一天之内,投诉甲醛超标的就超过200人次。还有降身段,他把很多轻奢的贵价品牌请出去了,换成了像无印良品、费大厨这种大众品牌。这一下就让K11的定位不伦不类,出现了撕裂。
一方面是高大上的艺术品,一方面又是随处可见的大众品牌。那消费者去了,就只能把K11变成一个免费的艺术打卡点。因为消费这些大众品牌随处可见,没必要在K11消费。
所以消费者体验变差,口碑就快速变坏了。压倒K11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这种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郑志刚还坚持搞重资产运营。比如说深圳K11投资超过百亿,回本周期高达10到15年。
业界平均的商场回本周期只有8.7年,还有更短的。比如说深圳万象城投资只有20亿,回本周期只有5年。
一个K11项目的失败,倒不至于让富可敌国的新世界集团走向破产的边缘。但问题是,K11只是郑志刚执掌9年以来激进扩张的项目之一,还有很多类似的项目。
这几天,新世界集团从香港又得到了800多亿的贷款,算是逃过了一劫,但是元气大伤。
去年9月,郑志刚也彻底从新世界集团离开,彻底梦碎。
所以,无论你多有实力、多厉害,也得看天时,千万不要跟大势对着干,这就是螳臂当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