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读书会《非暴力沟通》。
我们所在的场地是一个开放式的场地,与此同时,另外不远处呢是英语角(后来才知道)。
大家温文尔雅,正在按步骤进行,那边呢,一个中国的男士就非常大声地和一个看起来像印度的男士用英语交流。
这个中国男士的声音特别的大,以至于很干扰我们正在进行的读书会,于是我们就请他能不能把声音小一点。他也同意了,但可能是无知觉的,他又,他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大。(我个人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一些国人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就那么的兴奋让人感觉贱不兮兮的感觉。)
当你对他客气的讲过之后,他依然不改,这个环节怎么办?是第2次进行非暴力沟通,还是以暴制暴呢?
(至于我们是做了些什么,就不在这里写出来了,你可以猜)
解决完那边的事儿,大家继续开始讨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次读书会秩序井然,主持人,就把这本书给大家串了一下,然后,从她的左边开始依次进行观点的讨论。
每个人都发表观点,彼此从这些观点里就能看出人们对非暴力沟通的一个理解以及对这本书的一个态度。
我是最后一个。
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
我说,作者是把沟通首先区分成了暴力和非暴力这两种,实质也是把沟通这件事从研究角度分成了两个标签。沟通在于解读,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首先要警惕避免因为作者的分类,而对沟通进行习惯性贴标签。
其次,中学时学过,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从对立到统一,是世界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存在矛盾,在沟通上面一定会有所谓暴力的形式存在,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不应该去否认,而是要去认真理解它为什么存在。
它为什么会存在呢?就如当下,我们现在的这一桌人,大家一定观点上会有不同,如果有不同,每一个成人本能脑(三脑理论)就会发生作用,潜意识里捍卫自己的观点。同时,受限于表达的时间和环境要求,这时候难免会出现争执,我们就容易解读为是暴力沟通。
然而此刻,如果我们从这一桌上面的空中往下看,就是所谓出世。如果我们是造物主,就会发现下面这群人的这种不同,人们矛盾和争执,反而会造成烟火气,挺好的。但是,如果我们再回到我们现在坐的位置,就是所谓入世,身处局中,则可能会觉得彼此之间的这种不同,挺令人烦恼甚至是痛苦的。
于是我们会追求非暴力沟通。
(大家可能是觉得角度有点新鲜,就让我继续讲)
我说暴力沟通,其中很可能是无意的,譬如说如果我今天心情不好,大姨夫来了,那么旁边这个朋友她可能对我说一些话我就解读为她是暴力的,你说她到哪儿去说理呢?
因此呢,一方面要注意允许各种暴力的发生,另外一方面也要觉察自己,让我们对别人不至于无意识的暴力。
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能能做到,由于这本书意识层面的输入,我们也很认可这种理念,就让自己不去对别人暴力,但是无形中呢,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也会对对方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也希望对方这么高素质,这个可能就是又是一种暴力了,因为你并不知道对方是否也读过这本书,是否也认可这本书的观点。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我们去读书或者上课,一定要是读书或者上课而绝对要小心,千万不要被书或者课程给上了。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怎么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呢?那就是需要我们能够接纳和包容别人的暴力,同时自己呢不采用一些低级的方式,做到这个,底层就需要我们有两个点:
第1点,要有足够的能量,因为海纳百川恰是因为海洋有最高的能量。
第2点,这是要了解各种暴力的形式以及暴力给人带来的感受,也就是说你要充分被虐待过,你也要充分的虐待别人,然后想一想这种痛苦是多么的可恶。于是你就放弃了,去选择那么做。
关于第1点,如何让自己有充足的能量,这个是属于自我管理的范畴或者是天生的基因。
而第2点,则是需要有一个你首先去暴力的过程,这个的原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家觉得很好玩,于是说:你的意思是要先去暴力?)
是的,我们应该像孩子一样,要重新恢复成孩子一样的那种单纯,我们会发现孩子是力量最足的,就是他还没有被任何环境污染和破坏。
在孩子的心中,没有暴力和非暴力一说他会直白的表达自己,而人们对孩子的一个认知,也会不区分暴力和非暴力之说,觉得他是那么的可爱和真实。
如果我们不是孩子,我们怎么才能恢复成孩子呢?就是要去体验暴力带给人的痛苦,带给自己的痛苦,然后呢,你才能够从内心去杜绝这个念头。
就像刚才那个大声的说外语的男士,如果你对他进行了非暴力沟通,他依然不顾你的感受,你就需要让他体会一下痛苦,这样的话呢,他才能明白他的作为是暴力的,而且他不能那么做。
所以如果要做到非暴力沟通,打一个比喻就是你要有一把刀,锋利的一把刀,但是你去控制自己,尽量不去用它。
(中间基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一位主管对他的成员说,你看到了吗?平时我们销售培训里面教的内容,那些老师就一定读过这本书,然后这些也在nlp里面。)
我听了忍不住做了一个善意的提醒,我说如果你们在销售培训里面使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的理念,包含他的行为模式,对于做高客、做大单来讲可能反而是一种障碍,但是对于新人来讲是有好处的。
我首先举了一个例子,然后分析说高客其实需要的不是这种非常温文尔雅的、职业礼貌的,这种穿着西装讲话的模式,多数的高客是快速、直接、高效的,所以他需要面前的这个销售人员是直率、真诚有意思的。也就是说高客们见多了装的行为,他更需要一种又是对他好,又是真诚做自己这样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模式。譬如说一种情景,四五十岁的男性高客,可能喜欢小姑娘对自己撒娇(合规的那种),如果这个时候你按照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面的一板一眼,他就会觉得可没劲了,可能就终止了这次交流。
当一个有趣的销售人员能够对客户合理的撒娇的时候,这个其实就完成了第1步;如果这个感觉创造的极为之安全,导致于四五十岁的高客,敢于面对这个销售人员也撒娇的时候,那就到了更高级的阶段,哈哈。
这个就是和高客交流的时候,我观察到的很多大销售人员的特征。
但为什么又说《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于培训新人是有价值的呢?
因为新人是一张白纸,在这个白纸的时候呢,你需要塑造他潜意识里面的神经反射,你需要通过磨压、通关的方式来给他形成标准化,这个时候他就成了一种职业化的人,至少能做到60分不招人讨厌,所以对于新人训练来讲,可以从中汲取精华。
(由于害怕大家的暴力,我没有敢当场对大家讲的却是我心里话,我要在下面讲一下)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平庸的书,但是,它之所以畅销,就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个名字的迷恋。人们之所以对这个名字很迷恋,就是多数人经常处于感觉到自己被别人暴力的过程里面,压抑,又不敢说,就只能去内向化去读书。
可是,这本书多数人是不会读的,最后呢,读完了之后反而成为对其他一些没读过这本书的人进行暴力的一个内在力量的来源。
所以还是那句话,读书其实真正不是去学到什么东西,而是要去形成一种开智的思维。
我是苏卫宏,倡导“深度读书”。
读,书里的故事
想,身边的环境
听,不同的角度
说,我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