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深圳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
本文系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全球Smallibrary书屋2025年“3个月精读15本书”挑战计划(每本书要求20万字及以上)活动的书友阅读心得评价,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平台观点。
PART 1 打卡记录
分享人:钱亚旭(西南交通大学)
读完时间:2025年6月20日
书名:《国家地理终级观星指南》
作者:〔美国〕安德鲁·法泽卡斯
译者: 胡方浩等
出版: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字数: 30 万
评分:10分(10分制)
PART 2 读后分享
从地平线到银河:《国家地理终极观星指南》的宇宙漫游手册
最近喜欢上了天文,尤其是和朋友去用望远镜观了一次星之后。当城市的灯光逐渐淹没璀璨星空,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却从未熄灭。《国家地理终极观星指南》恰似一把打开星空之门的钥匙,让每个怀揣宇宙情结的人都能踏上观星之旅。这部由国家地理学会精心打造的入门宝典,以科学的严谨性、人文的温度感与视觉的冲击力,构建了一座连接地球与星空的桥梁。它不仅是一本观星手册,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在宇宙中定位自身的精神漫游,让我们在认识星辰的过程中,重新找回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与热爱。
一、从零开始的观星指南:构建系统化知识坐标系
作为一本专为新手设计的指南,书中对观星基础知识的铺陈堪称教科书级。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天文学概念,而是从“如何抬头看天”开始:首先讲解地球自转与星空起落的关系,用“星图相当于天空的地图”这一比喻,让初学者轻松理解赤经赤纬的坐标体系。针对城市“光污染”问题,书中详细指导如何选择观星地点 —— 从远离光源的郊野到专业天文台,甚至提供了“光污染地图” 的使用方法,让即使身处都市的读者,也能找到观测窗口(如每月农历初一前后的“暗黑之夜”)。
在工具使用方面,书中打破“观星必需要昂贵望远镜”的误区,分章节介绍双筒望远镜与天文望远镜的区别:双筒望远镜适合观测星团、星云和流星雨,而望远镜更适合行星细节。针对入门者常有的困惑,比如“如何校准赤道仪”“怎样选择目镜倍数”,书中用流程图和实拍照片演示操作步骤,甚至贴心地列出“新手望远镜选购清单”,将预算控制在 500-2000 元区间,消除物质门槛带来的焦虑。
季节星图是本书的核心实用模块。作者将北半球星空按四季划分,每个季度开篇配以大幅跨页星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主星座与亮星:春季的狮子座“镰刀”、夏季的天鹅座“北十字”、秋季的飞马座“大四方形”、冬季的猎户座“腰带三星”,每个星座旁附有人眼观测视角的示意图,即使没有任何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先找亮星连线,再对应星图扩展”的方法,在10分钟内识别出当季主要星座。
二、星空下的文明史:当科学遇见神话与诗意
书中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将冰冷的天文知识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叙事。在讲述“北斗七星”时,作者不仅解释其属于大熊座的一部分,更追溯中国古代“斗柄指东,天下皆春”的农耕智慧,对比古希腊神话中卡里斯托被变成熊的传说,让同一个星群在不同文明中绽放出多元的文化光芒。这种跨文明的视角贯穿全书:当介绍金星时,既提到它在古罗马被称为“维纳斯”,也引用《诗经》“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记载,展现人类对“启明星”的共同迷恋。
天文学发展史的穿插堪称点睛之笔。书中用专门章节讲述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发现木星卫星,如何颠覆地心说;介绍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用自制望远镜发现天王星的历程,特别提到他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作为第一位职业女天文学家的贡献,让科学史不再是男性科学家的独角戏。中国古代天文成就也得到充分呈现:张衡的浑天仪、郭守敬的《授时历》、敦煌星图的世界意义,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读者的文化认同感,更揭示了观星传统在人类文明中的普遍性。
天文现象的观测指南充满人文关怀。比如讲解流星雨时,书中不仅提供英仙座流星雨(8 月)、双子座流星雨(12 月)的最佳观测时间,更建议“提前1小时适应黑暗,躺在躺椅上放松颈部,让目光在星空漫游”,将科学观测转化为充满仪式感的体验。对日食、月食的观测指导,特别强调“必须使用专用滤光片,绝不能用肉眼直视太阳”,这种安全提示背后,是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守护。
三、视觉与审美的双重盛宴:让星空触手可及
国家地理的摄影基因在本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全书300余幅图片涵盖实拍星空、手绘星图、天文示意图三大类:北极星附近的星轨照片长达6小时曝光,展现恒星周日运动的轨迹;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螺旋星系NGC 2237,粉红色的恒星形成区与蓝色的星团交相辉映;月面环形山的特写照片,清晰到能看见“第谷环形山”辐射状的陨石坑纹路。这些图片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 —— 当读者看到猎户座大星云(M42)在长曝光下呈现出的翡翠色辉光,很难不被宇宙的壮美所征服。
插图的功能性设计堪称典范。星图采用“反色印刷”:黑色背景上的白色星点对应夜晚的视觉效果,星座连线用荧光黄标注,重要天体附以编号(如天狼星 α Canis Majoris),方便读者在观星时与实际夜空对照。天文现象示意图则用简明的箭头和色块,解释日食的“本影 - 半影”原理、流星雨的“辐射点”形成机制,让抽象的天文原理变得可视化。甚至连望远镜的组装步骤,都配有分解式插图,每个零件的名称与功能一目了然。
色彩运用暗藏科学逻辑:春季星图采用嫩绿色调,呼应万物复苏的意象;夏季星图用深蓝色烘托银河的璀璨;秋季星图以琥珀色表现收获的氛围;冬季星图用银白色凸显寒冷星空的质感。这种季节与色彩的对应,不仅增强了视觉记忆,更让观星活动与自然节律产生情感联结 —— 当读者在某个秋夜仰望星空时,会自然想起书中那幅琥珀色的飞马座星图,仿佛宇宙在季节流转中递出的一封情书。
四、超越观星的宇宙启蒙:在星空中看见人类的位置
这本书的终极价值,在于引导读者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哲学命题。当介绍恒星生命周期时,书中用“太阳已经50亿岁,还能燃烧50亿年”的数据,让读者意识到人类文明在宇宙时空中的短暂与珍贵;在讲述“旅行者金唱片”时,特别提到唱片中收录的中国古琴曲《流水》,展现人类试图与外星文明对话的浪漫情怀。这种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思考结合的写法,让观星不再是单纯的爱好,而是成为理解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切入点。
书中对“暗夜保护”的呼吁发人深省。作者指出,全球8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新加坡、科威特等国家已完全看不到银河。这种现状不仅剥夺了人类仰望星空的权利,更影响天文观测与科学研究。书中提供了“参与国际暗夜协会(IDA)”“向当地政府提议减少光污染”等具体行动建议,将观星爱好升华为环保实践,让每个读者都能成为星空的守护者。
合上书页,窗外的星空似乎不再遥远。《国家地理终极观星指南》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识别星座、使用望远镜的技巧,更是一种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 —— 当我们知道头顶的某颗星星在千年前曾被屈原写入《天问》,知道某片星云正在孕育新的恒星,知道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太阳系,便会懂得自己既是地球的主人,也是宇宙的孩子。这种认知,或许就是观星的终极魅力:它让我们在仰望星空时,既能感受到个体的渺小,又能体会到人类文明的伟大 —— 原来,我们始终在追寻星辰的路上,从未停止过对未知的探索。
无论你是第一次举起双筒望远镜的新手,还是早已熟悉星空的爱好者,这本书都能带你重新发现宇宙的神奇。它像一位耐心的向导,牵着你的手从地平线出发,一步步走进银河的璀璨,最终在浩瀚星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或许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不仅在看遥远的天体,更在看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这,就是观星的终极意义。
PART 3 书屋咨询
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SL小书屋感兴趣,欢迎联系书屋负责人王盖盖(微信号:GDYT-2017),请务必备注清楚:书屋咨询-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学校院系所专业-学历。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
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围绕“大外交”“青年”“智库”三大核心展开探索与创新发展。
2017年,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青年驿站起步,坚持青年原创与社群研讨,稳扎稳打筑造智库基座;
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后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
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GDYT HN),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院,该院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
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院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落地深圳市宝安区,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
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启动中国外交风险评估项目组;
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院、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该部门于2023年创办《中华内参》内刊)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该共同体于2024年创办《全球统战》内刊),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
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院、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后于2025年创办《基式外交研究》电子刊),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创办“湾山友(WSY)”户外爬山徒步读书研讨国际精英俱乐部;
2024年,成立新型智库研究院、企业出海研究院(整合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等三大中心于一体)、“荔林读书会(LOC)”(整合“国关读书会”“华湾读书会”“湾山友读书会”“全球4%读书会”等四大读书会于一体);
2025年,成立统一战线研究院、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大外交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设立上海联络处、厦门联络处、北京联络处、邯郸联络处、英国联络处、韩国联络处、墨西哥联络处、西班牙联络处以及埃及联络处等海内外联络处。
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思想交流、政策分析与企业出海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湾山友俱乐部粤港澳国际精英户外实践交流”系列活动、“荔林读书会”国际前沿思想沙龙等等。
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内参、为企业国内外发展提供商业咨询、为国际问题智库建设提供调研路径、为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提供咨询等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