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陈毅到延安后不久,在给饶漱石和华中局的一封电报中表示:“七大后再回华中工作。”可是抗战结束前夕,经过中央开会认真研究,决定让101去主持华东工作,陈毅去东北主持工作。
![]()
当时华东尤为重要,它包含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和山东,还跟国民党统治中心隔江相望。简而言之,我党在华东的力量雄厚,所面对的敌军同样强大,所以中央最开始决定让101去华东。
而有考虑陈毅去东北,主要是他的资历老,便于指挥和联合到东北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政干部。
1945年9月中旬,101都快赶到山东了,突然接到中央要他转向去东北的调令。刚出关时,他还只是冀热辽军区司令。过了一个月左右时间,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他才被中央任命为总司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朝令夕改、换来换去的情况?不是经过了审慎的研究吗?究其根本,是中央对东北认识程度出现了变化,发现东北有席卷全国的战争潜力。当时延安的中央致电正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是否考虑派一个得力的军事指挥员去东北?”在陈毅和101里面选一个“得力的军事指挥员”,毋庸置疑是101。
而别看陈毅之前说“七大后再回华中工作”,其实这有点类似场面话,当不得真。不说黄花塘事件,他们此前的合作也不太愉快。
![]()
例如在1943年3月的反“扫荡”作战中,国民党军趁机侵入我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中心,新四军指战员们奋起反抗,打得这些顽军落花流水。其指挥官韩德勤被我军俘虏,在如何处理他的问题上,陈毅和饶漱石意见相左。
陈毅认为应当释放韩德勤,增加国民党内部矛盾,为我军所用;饶漱石则代表华东局明确反对。中央复电新四军,同意陈毅所提办法处理韩德勤问题。
当初陈毅被召到延安时,正欲倾吐满腹的不平与愤懑,毛主席让他一句也不要提了。很多人不明白,明明支持陈毅的毛主席,为什么把陈毅调离新四军,又不让陈毅在中央提自己的委屈。看一件事就能明白,毛主席让陈毅不要提时,2年前从新四军回来的少奇同志,对他进行了一番直截了当的批评。
虽说后来经过毛主席多次的悉心开导,陈毅选择了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分会,发去自省自察的检讨报告,但心里头肯定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毛主席对此洞若观火,因此在陈毅离开延安前,特地与之进行了开门见山的谈话。
![]()
毛主席知道,中央下的命令,陈毅一定会执行,但有些话还是得说。陈毅坦诚地道出回华东的顾虑——同饶漱石的关系问题。他说自己回去后,恐怕没有事做,起不到什么作用啊。“没有事做”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做不了任何事”。
毛主席一脸严肃地看着陈毅说:“怎么会不起作用?只要你坐那里,就有作用!”陈毅有些明白了,自己去华东工作,是代表中央去的。对毛主席而言,白区工作出身的饶漱石,还是没有在井冈山革命的陈毅值得信赖。
![]()
1945年10月,陈毅刚到山东,就以华东局副书记、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的职务,指挥部队发起津浦战役,歼敌人2万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