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模型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常用词。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其实在中文世界,最先提出大模型的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2021年3月黄铁军教授在智源研究院发布悟道1.0模型的时提到人工智能发展已经从“大炼模型”逐步迈向了“炼大模型”,这是大模型首次成为一个中文术语。与2020年6月发布的GPT-3相比,在时间上悟道1.0并没有落后太多,这是智源研究院的战略贡献。他带领团队开发的脉冲视觉芯片,功能类似人眼,速度比人眼快千倍,为具身智能提供“超级电眼”。2024年底登上Nature子刊封面的智源线虫,实现秀丽线虫神经系统、身体与环境的闭环仿真,能够自主觅食,逼真诠释了具身理念。
这些战略洞察从何而来?大模型的提出者,怎么看大模型的发展?科学家对话科学家,本期《锚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倾听他的新洞察。
东方卫视7月2日22点,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7月3日22点30分播出。
编辑: 刘俊
责编: 康万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