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视知产研院报道过,德国新任经济与能源部部长Katherina Reiche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德国过高的电价必须下降。“公民和企业都在承受近年来过高的电价。因此,我们希望稳定并降低电价。为此,联盟协议特别规定了工业电价机制的引入、电网费用体系改革,以及备用电厂除避免供电短缺外其他用途的开发利用。”根据联盟协议,德国政府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电价降低至少每千瓦时五欧分。具体措施包括将电力税降至欧洲最低水平,并降低输电网络费用,延长并扩大对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电价补偿机制(包括数据中心),通过长期合同和多样化供应保障天然气储存安全,同时废除天然气储存附加费。详见:
然而,6月份还没过完,德国新一届政府就取消了全面降低电力税的计划,为什么呢?很简单,没钱了。德国《商报》就此发表了《能源转型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评论文章,以下为全文。
执政联盟已放弃对全体消费者降低电力税的承诺——尽管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写着“作为紧急措施,将把电力税降至欧洲最低标准”,五月底联盟委员会通过的“紧急计划”也列入了该条款。
然而现实是:除制造业可延续现行税收减免政策至2025年底外,其他企业和家庭用户都将因资金短缺而与减税无缘。或许有人认为影响有限(普通家庭年支出实际增加不足100欧元),但此举已动摇民众对执政联盟信誉的信心。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政策取消揭示了当前电价补贴体系的财政基础极不稳固。能源转型成本实在过于高昂,政府无力长期填补支付能力缺口。
仅实现执政协议中“每千瓦时至少降低5欧分”的承诺,德国经济研究所测算年支出就达216亿欧元;加之2023年起从联邦财政支出的《可再生能源法》补贴(2025年预计需170亿欧元),再算上拟扩大并常态化的工业用电补偿机制,以及即将制定的工业电价方案——最终年支出将逼近500亿欧元大关,这几乎占到联邦预算的10%。
一旦能源转型完成,届时——希望如此——将有一个可靠的系统,提供大量来自可再生能源的低价电力。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在那之前补贴能源成本,值得怀疑。
想参与闭门研讨活动
和线上产业微信群
请注明公司、职位
添加微信:shizhicyy
视知产研院聚焦科技和新能源
微信公号已有100万+高质量粉丝
添加微信:ishizh_business
加好友请注明合作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