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军是五十中东望校区二队!” 当这句话响彻合肥一中淝河校区体育馆,刘小飞的心跳瞬间加速。他跑步上台,捧起人生中第一个市级机器人大赛的冠军奖杯。5月24~25日举行的合肥市第17届青少年RIC机器人大赛,初中组七十多支强队角逐,来自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东望校区七(15)班学生刘小飞,作为初次参赛的新手,上演了一场关于热爱、坚持与临危不乱的精彩逆袭。
初试锋芒:压力下的区赛突围
时间回到上学期初。学校机器人社团招募市赛预备队员,最初报名者众多,最终坚持下来的仅三人,刘小飞是其中之一。通往市赛的第一道关卡是必须拿下合肥市蜀山区赛一等奖。
“看到‘老手’们熟练编程,我总是最后一个完成,压力特别大。”初涉大赛的刘小飞坦言曾怀疑能否出线。但这份压力因他对编程的喜爱变成了动力。训练室成了他的“第二课堂”,反复调试、拆装、请教教练Leo老师。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二十遍。这份近乎痴迷的投入,让他在竞争激烈到“慢一秒就可能被刷下去”的蜀山区赛中成功突围,团队斩获一等奖,昂首挺进市赛。
三线作战:时间夹缝中的自律与坚韧
市赛备战期不足两个月,刘小飞还是班级初创足球队队员,学业、足球、机器人备赛三副重担同时压来。
他的时间被精确切割:足球训练、完成作业、复习功课,然后才是争分夺秒地练习编程、优化算法、拼装调试机器人。考验接踵而至——首场足球赛,他膝盖擦伤,“走路都疼”。然而,为了团队荣誉,他咬牙坚持上场,并帮助班级球队勇夺全校第四。期中考试,他也稳住了理想成绩。他用坚韧与自律,奏响了一曲不寻常的“三重奏”。
决胜时刻:三分钟力挽狂澜 一秒定乾坤
5月25日,市赛决战打响。紧张氛围中,意外突袭:赛前最后调试,刘小飞负责的核心程序竟有两个关键任务无法完成!留给团队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分钟。
作为编程核心,巨大压力瞬间袭来。“很紧张,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慌”。他深吸一口气,强迫大脑高速运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眼神如炬般排查代码。汗水滑落,时间飞逝。就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的前一分钟,程序奇迹般修复成功!所有任务指示灯准确亮起!
正式比赛同样惊心动魄。刘小飞团队发挥出色,却与另两队并列全场最高分,裁判临时决定加赛一轮,这是心理与技术的终极考验。在令人窒息的加赛中,刘小飞团队的机器人凭借更稳定的发挥,以领先一秒的微弱优势锁定胜局!当胜利宣判,所有的汗水与坚持在那一刻化作最灿烂的荣光。
热爱宣言:冠军只是起点 不为“敲门砖”
载誉归来,有人对刘小飞说:“市赛冠军,走科技特长生升学稳了。”但这个少年眼神清澈而坚定:“机器人编程是我的爱好,我参加比赛不是为了中考特长生。”
这份清醒与纯粹,源于心底最本真的热爱。“可能是只有热爱才能有好的成绩,也可能是这份热爱让我最后一个到场却拿走了‘蛋糕’。”他幽默而深刻地总结道。对他而言,冠军只是一个闪亮的驿站,他已着手准备省赛,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赛场。
“这只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比赛。它告诉我,努力和热爱就一定有结果。”刘小飞说,“我希望能带着这份热爱去更大的赛场夺冠。更希望机器人编程能成为更多人的爱好,而不只是考重点高中的‘敲门砖’。”这份超越个人得失的期许,让他的冠军奖杯更添分量。
刘小飞由衷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班主任王芳老师的关怀、带队李燕涛校长的鼓励,以及教练Leo老师的倾囊相授。夜幕下,实验室的灯光或许再次亮起。手捧冠军奖杯的刘小飞,背影青涩却步履坚定,他的代码世界里,热爱是不竭的动力,下一段征程已然开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