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部规秀 图片来自网络
日军有一明一暗两个制度很值得一提。
明的制度是,职务与军衔紧密挂钩。暗的制度是,非陆军大学毕业生基本不能当上将军。
职务与军衔紧密挂钩指的是,担任什么职务,对应的就是什么军衔。
比如大队长的军衔是少佐、联队长军衔是大佐、旅团长军衔是少将等等。
哪怕现役中一时无人可用,那也要把预备役的相应军衔者拉出来重新披挂上阵,也不会低衔高配。
比如在淞沪会战时期被仓促拉上阵的101师团长依东政喜(刚转为预备役3天)、在武汉会战时被仓促拉上阵的106师团长松浦淳一郎。
有例外吗?
有,但很少,还需有充分理由。
比如在武汉会战时期,表现“抢眼”的那个波田支队,其支队长波田重一就是中将军衔,而指挥的支队则是旅团编制。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日军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那就是按火力配备来计算该部的战斗力。
波田支队虽然是旅团级别,但其火力配备甚至还要超过一个师团,因此波田重一才会以中将军衔指挥一个旅团级别的支队作战。
非陆军大学毕业生不能当上将军,是日军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
这个惯例造成的直接结果是,非陆大毕业生能当上将军者,不足将军数量的百分之一。
例外同样有。
本文所讲的就是这例外中的两个人。
一个是被日军奉为“名将之花”的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混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
另一个是在衡阳之战中被狙毙的第68师团57旅团长志摩源吉。
之所以要拿这两个人举例,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是,这二人之所以能混上将军,都是因为站在了日军扩军的风口上。
二是,这两个人都是因为在战场上“逞英雄”被毙的。
先来说阿部规秀。
阿部规秀被称为“名将之花”,是在他死后的事情了。
在其活着的时候,阿部规秀既非名将亦非花,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将领罢了。
既然亦非名将亦非花,那么,阿部规秀以一个非陆大毕业生,为何能在1937年8月2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又在1939年10月2日晋升为中将军衔呢?
他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本领呢?
从阿部规秀的履历来看,在担任第8师团16旅团32联队长之前,他担任的职务大多是一些副官、参谋之类,仅有的能拿出来说事儿的履历,就是曾经在德国进修过山地战。
这恐怕也是他被称为“山地战专家”的原因吧。
1933年8月1 日,阿部规秀晋升为大佐军衔。这一年,他47岁。
非陆大毕业生能晋升为大佐军衔,这已经是非陆大毕业者的“天花板”了。
因为大多数的非陆大毕业者能混到少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想继续往上升,那就不单纯是能力的问题了,还需要背景。
那么,阿部规秀又是凭什么呢?
一是他曾经有在德国进修过山地战的经历,属于在国外镀过金。
二是,做过一些军中大佬的副官和参谋。
副官、参谋之类的工作很不好做,但要做好了,那就是对其前途非常有用的一个职务。
但阿部规秀毕竟不是陆大毕业生,他在47岁升为大佐军衔,其晋升速度其实是远远落后于陆大毕业生的。
![]()
图片来自网络
陆大向有“十年人事”的说法。
意思是,凡陆大毕业者,10年之后就能获得大佐军衔。
就以陆大入学者年龄上限为30岁举例,经过两到三年的学习,晋升为大佐军衔的陆大毕业生年龄在43岁左右。
若考入陆大的年龄不到30岁,那晋升大佐军衔的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
当然,例外也有。
比如土肥原贤二,就是用了15年才晋升为大佐的。
从这个年龄来看,阿部规秀在日军中的晋升速度并没有那么“神速”。
当然,相比非陆大毕业生,他的晋升堪称“神速”,但对陆大毕业生而言,他的晋升速度也就是个“后生”。
升为大佐,那在军中就应有一个与军衔相匹配的职务。
可一直等了两年,即1935年8月,阿部规秀才得到了第8师团16旅团32联队长的职务。
1937年8月2日,阿部规秀又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一师团一旅团旅团长。
这次晋升很标准,从一个常设师团的联队长升任另一个常设师团的旅团长。
1938年10月,阿部规秀调任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混第2旅团长,接替常冈宽治。
按照日军的编制,独混旅团的级别是要低于常设师团的旅团的,据此,常冈宽治的军衔应该为少将才是。
而常冈宽治在1935年3月15日担任13旅团长的时候就已经是少将了,在1938年3月1日担任独混第2旅团长的时候被提升为中将军衔。
这好像与日军的晋升制度不符,但原因不明。
大概率的可能是:
其一、日军少将升中将至少3年,常冈宽治年资够了。
其二、日军在1937年9月到1938年6月之间扩编了7个3联队师团,主要用于华北作战,常冈宽治可能是内定师团长之一,但不知为何未能入选。
但只过了一年,即1939年3月9日,常冈宽治就调回本土担任留守第9师团长,并于3个多月后转为预备役。
很多人据此认为,独混旅团长就应该是中将军衔。
不然,为何常冈宽治是中将,阿部规秀也是中将呢?
当然,也有人认为,阿部规秀的中将是追晋的。
阿部规秀于1939年6月1日到独混第2旅团的时候,军衔仍是少将,他被提升为中将的时间是1939年10月2日。
从少将升中将的年资来讲,阿部规秀够了。
而这一次被提升为中将,并不是因为他到独混第2旅团当旅团长,而是另有好运。
在阿部规秀被炸毙之前,他的运气一直很好。
在被提拔为少将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日军在1937年9月到1938年6月的扩编。
虽然非陆大毕业生,但作为一个还能用的人,就被提升为少将了。
而这一次被提升为中将,并不是因为要提拔他为师团长。
虽然在1939年初日军组建了10个3联队师团,在1939年10月,又把全部4联队师团都改为3联队师团,把多出来的联队合编又扩编了一部分师团,需要提升很多军官为中将,但这一切都与阿部规秀无关,他被提升为中将,是因为被调回国内担任日皇的侍从武官了。
这一切,应该是阿部规秀的老上司,曾经担任过驻蒙军司令官的莲沼藩操作的。
因为在1939年8月底,莲沼藩奉调回国担任日皇的侍从武官长了。
按理说,有这样一个脱离战场的机会,还不赶紧跑?
可阿部规秀偏不,他偏要在回国前再逞一次“英雄”。
因此,他把10月25日接到的调令置之一旁,在1939年11月4日率部出战,却被八路军炸毙在黄土岭上。
![]()
志摩源吉 图片来自网络
相对于阿部规秀在晋升过程中的“好运气”,同样没读过陆大,却同样混上了将军的志摩源吉,运气则要差了很多。
1938年5月15日,志摩源吉调至116师团120联队担任联队长。
在日军的特设师团中,大队长以上的军官由上级派来,以下的军官由预备役人员组成。
当然,派到特设师团的军官都不是1流的,1流的都留在常设师团了。
志摩源吉被派到120联队的时候,军衔并不是联队长标配的大佐军衔,而是中佐军衔。这一年,他已经50岁了,从陆士毕业也已经过去了27年。
更重要的是,这距离日军中佐退休年龄的53岁,也只剩下3年了。
从陆大毕业者,如果不出意外,在50岁的时候都应该是将军了,而志摩源吉才是一个中佐。
由此可见,非陆大毕业生与陆大毕业生的差距有多么大。
但好在日军还没忘了军衔要与职务相匹配的这个规则。
在担任联队长两个月后,即1938年7月15日,志摩源吉升为大佐军衔。
不出意外的话,志摩源吉还能在日本军界多混5年,因为日军大佐的退休年龄是55岁。
1941年10月15日,志摩源吉奉调回国,担任第7师团旭川联队区司令官。
这个职务其实就相当于退居二线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志摩源吉就应该在这个职务上再混两年退休了。
可谁料想,在1942年4月17日,志摩源吉竟然获得了提拔,出任第71师团步兵團长。
这是因为,在1942年4月,日军把从其他师团抽出的联队与珲春驻屯队组建了第71师团。
很显然,志摩源吉能够重新回到一线部队担任步兵團长,同样是站在了扩军的风口上。
日军的步兵團长和中国部队的步兵團长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他有些类似于中国部队的步兵指挥官。
这是因为在取消了旅这一个级别后,大量旅级军官没有职务安排,就特意在每个师设置了一个步兵指挥官的职务。
同样,日军在各师团取消4联队制改为三联队制后,旅团也被取消了(丙种师团仍然保留旅团),大量的旅团级军官无法安排,就在各师团设立了一个步兵團长的职务。
中国部队各师中的步兵指挥官没有什么实权,而日军师团中的步兵團长,则类似于前敌总指挥的角色。
既然当上了旅团级别的步兵團长,那对应的军衔就应是少将。
可志摩源吉却没能得到这个待遇。一直到了1943年3月1日,他才得以被晋升陆军少将。
因为再不提拔不行了,志摩源吉快到55岁了,如果再不提拔,那志摩源吉大佐就该退休了。
从志摩源吉以中佐担任本应大佐担任的联队长,以大佐担任本应少将担任的步兵團长,总是压线晋升这一事情就能看出,志摩源吉这个人比较老实,在日军中也属于那种只知低头干活,从不要求待遇的那一伙儿人。
从中更能看出陆大毕业生与非陆大毕业生在晋升方面的差距。
就以松浦淳六郎为例。
志摩源吉53岁的时候,还在为大佐向少将努力,而松浦淳六郎在53岁的时候,已经由中将向大将努力了。
1944年3月10日,志摩源吉担任第68师团第57旅团长,参加了豫湘桂作战。
1944年6月28日,日军首攻衡阳城,可攻击不利。
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急了,亲上前线举刀嚎叫冲锋,却当头就挨了一一发炮弹。
虽然未将其当场炸毙,但却让他永远失去了做男人的快乐。
![]()
佐久间为人 图片来自网络
仗刚打了一天,就折了一个师团长,当天的攻击停止了。
没了师团长,就需要有人接替,在军界熬了一辈子的志摩源吉看到了当上师团长的曙光。
论资格,在整个第68师团就没有比志摩源吉更老的。
更何况,他从头至尾参加了整个战斗,对战场情况非常了解,由其接任师团长,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可结果却让志摩源吉失望了,接替第68师团长的并不是他,而是从本土调来的第81师团兵务部长堤三树男。
如果堤三树男是陆大毕业的,志摩源吉虽失望,但也不敢争。
可堤三树男和他一样,都非陆大毕业生,这种做法很显然就是欺负老实人。
当然,横山勇和冈村宁次给出的理由是:
其一、堤三树男毕业于陆士第22期,而志摩源吉是第23期。
其二、从第68师团内部提拔师团长,有任人唯亲之嫌。
但衡山勇也知道自己这件事儿做的不咋地,在堤三树男上任时,横山勇还特意叮嘱,对志摩源吉要客气一点,不能像对待普通下属那样。
如果说战事进展顺利,堤三树男倒也会给志摩源吉留几分面子。可战斗非常不顺利,第68师团屡攻衡阳不克。
终于,堤三树男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情绪了,对志摩源吉就是好一顿输出。
志摩源吉一气之下上了前线。
1944年8月6日夜,志摩源吉来到了位于衡阳西南的第57旅团阵地。
当他在指导士兵们捡拾守军扔过来的手榴弾反炸守军时,被守军一枪爆头。
若非日本侵华战争,像阿部规秀、志摩源吉这种能力平平的军官,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上将军的。
可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部队不断扩编,这就给了阿部规秀和志摩源吉这种人以机会。
日军的扩军就相当于风口,而阿部规秀、志摩源吉以及和他们类似的那批人,就像是那些赶上了风口的猪。
![]()
堤三树男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