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爆发的诺门罕战役中,日军被苏军打得很惨,一战死伤5万多人,作为关东军精锐的两个师团更是被打得几乎失去战斗力。
松本草平晚年
关东军的历史很辉煌,在中国战场战绩显赫,却在面对苏军的时候暴露了众多短板。
若要问关东军哪支部队被苏军灭得最惨,非日本骑兵部队莫属,简直就是被碾压的对象,其死状之惨烈,充分体现了苏军的手段之狠毒。
当时,关东军有个军医松本草平,负责给日本骑兵部队收拾,他就亲眼目睹了骑兵的惨状,当他刚踏上战场的时候,被吓得差点失禁,大呼苏军太残忍。
回国之后,松本草平就写了本回忆录,描述了诺门罕战役的细节,详细介绍了日军的惨状,今天我们从他的视角及相关历史记载,来了解一下诺门罕战役以及日本骑兵的惨状。
01
松本草平原名叫做松本胜,年轻时在日本本土学习医学,后来学有所成,便加入陆军当了一名军医,1930年被派遣到关东军第23师团第64联队服役。
第23师团是关东军的精锐,作为一名精锐部队的军医,松本草平经常跟随部队出征,但主要在后方医院治疗伤患,偶尔到前线阵地给受伤士兵治伤,但从未到战场上收尸,因为这种事不该他敢,却偏偏发现了意外。
那是在1939年5月,由于日军与苏蒙军在中蒙边界冲突不断,关东军总部决定扩大战事,便命令第23师团开赴诺门罕草原,松本草平也在随军之列。
来到诺门罕之后,松本草坪很快就投入工作,因为在之前的冲突中,不少日军、伪满军伤兵急需救治。
起初几天,松本草平很忙碌,每天早起晚睡,虽然很辛苦,但觉得很充实,能够救死扶伤,对于一个纯粹的医生来说,是最大的快乐。
但是,松本草平的快乐并未持续多久,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做梦都不会想到。
5月中旬,苏蒙军在诺门罕集结了骑兵、炮兵和步兵3000余人,防备日军进攻,作为先头部队第64联队长的山县武光却出现了误判,认为苏蒙军只有1000人,日军兵力两倍于敌,且装备精良,还有飞机支援,定能对苏蒙军实施包围。
于是,山县武光大手一挥,将部队分为三部队向诺门罕进军,其中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率领的数百精锐骑兵主力和少量步兵及装甲车作为中路,向苏蒙发起进攻。
5月28日凌晨,东八百藏发现距离两河交汇处浮桥2公里的沙丘上,出现了几辆苏蒙军坦克,当时车上坐着蒙军骑兵第6师师长沙日布和苏联顾问瓦西里耶夫,他们是来侦查敌情的。
兴奋异常的东八百藏便指挥骑兵和12辆装甲车从中路展开,另外两路骑兵则从侧后方进攻,打算对苏蒙军实施包抄。
很快,苏蒙军的坦克就被团团包围,由于敌众我寡,长沙日布便一方面组织抵抗,另一方面掩护瓦西里耶夫突围而出,到后方求搬救兵。
当时,苏蒙人数很少,没有重武器,唯一的三挺重机枪也被日军摧毁其二。
最终,在日军的进攻下,苏蒙军全军覆没,沙日布也阵亡。
偷袭成功之后,东八百藏信心倍增,便带着部队继续前进,就要抵达浮桥桥头时,1200余苏蒙军携12辆坦克、12辆装甲车和16挺重机关枪突然出现,很快就将日军团团包围起来。
在重武器的进攻下,东八百藏部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迫退往沙丘,却被蒙军装甲车团拦住去路。
无奈之下,东八百藏只得指挥骑兵联队向苏蒙军的坦克冲去,却遭到了强大火力的压制,最终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战死了,而苏蒙军损失很小。
30日傍晚,松本草平突然接到任务,要他带一支卫生队于夜晚到诺门罕前线给骑兵收尸。
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松本草平有些懵圈,以前都是士兵去收尸,这次怎么轮到卫生队了?
从联队士兵口中,松本草平这才得知,一天前东八百藏骑兵部队及浅田小队、中野班、汤谷弹药运输队都遭受了灭顶之灾,联队无兵可派,只能让战斗力为零的卫生队去收尸了。
松本草平预感很不好,他之前多次随军出征,没有哪一次损失这么惨重,到底发生了什么?
02
到了晚上,松本草平带着卫生队出发了,临走前联队长给了他一个班的兵力,协助他收尸。
一行人乘坐几辆车来到战场,花了好大的劲才找到战争发生的确切位置,当他打着手电筒看到到处都是惨死的日本骑兵和战马之时,他惊呆了。
很快,天就亮了,松本草平这才对战场全貌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通过骑兵尸体的位置和死状,他确定骑兵是在重武器、火焰的攻击下才死去,甚至有坦克碾压的痕迹。
松本草平认为,苏蒙军动用了机械化部队,特别是火焰坦克,这对骑兵绝对是致命一击,虽然日本骑兵擅长骑马冲锋,可以发起快速进攻,但面对坦克喷出的火焰和重武器的压制时,所有骑兵战术都是徒劳无益的。
说白了,日军的传统部队遇到了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苏军,虽然日本骑兵也有装甲车,但性能跟苏军差距很大,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番场景:日军骑兵在冲刺的过程中,被苏蒙军的重武器压制,大批士兵和战马倒下,剩下的人马就要冲到苏蒙军坦克前时,坦克却开始喷射火焰,人与马立刻燃烧起来,乱跑一气后倒下,然后被活活烧死。
为了确保每一兵日军都被杀死,苏蒙军还开着坦克来回压一遍。
松本草平在书中就提到,许多骑兵和战马的尸体被打成马蜂窝,不少尸体被烧焦到无法辨认,血肉与泥土和沙子混在一起,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焦煳味和尸臭味。
松本草平还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一些日军尸体虽然手脚被烧焦,但身体保存完好,衣服及领章、肩牌也都在,这就表明苏军为了防止日军没死透,从而拿起武器反抗,故意用火焰喷射器将手脚烧掉。
松本草平还发现,许多骑兵是在逃走时被杀的。
可见,苏军不只杀抵抗者,对于放弃抵抗或者已无力抵抗者,也不会放过。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松本草平发现一些骑兵的士兵出现在反方向不远处,很明显是在溃逃过程中遭到苏蒙军火焰坦克的袭击,然后被烧死了。
还有些日本士兵试图挖壕沟自卫,但都只挖到了一半,还留下了坦克反复碾压的痕迹,以及血肉模糊的十几具尸体。
在收尸的过程中,松本草平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如此悲惨的场面,他此前从未见过,苏军手段之狠毒,让他大开眼界。
最终,松本草平的小分队也只收上来几十具完整尸体,而且大多有焚烧的痕迹,其他尸体都是零零碎碎的,作为主将的东八百藏,更是连根毛都没找到,可能早就被烧成灰了。
03
这是日军与苏蒙军的第一次成规模较量,从整个战役来看,日本都是失败的,这种失败既体现在战略战术上存在短板,也体现在武器装备的落后上。
毫无疑问,在后续战争中,日军被打得很惨,7万人死伤5万多,尤其是骑兵,关东军的精锐骑兵几乎都折在了诺门罕战役中。
5月11日是冲突的开始,5月28日是日军第一次惨败,此后战争升级为日苏主力对决,朱可夫决定先发制人,先投入200余架飞机进行空袭,打得关东军空军没有招架之力,从而夺取制空权。
紧接着,关东军利用夜袭和炮击,效果稍微好点,苏军损失比较大,但苏军的炮火也很猛烈,日军并没有讨到太大便宜,急得石井四郎往水源里下毒,导致哈拉哈河被彻底污染。
关东军又决定用坦克、装甲车和骑兵冲锋,没想到苏军的坦克不但数量多,而且更先进,且有飞机大炮作为掩护,日军不仅没能前进一步,还被苏军打了个反冲锋,刚要全线后撤,又遭到苏军炮火一顿疯狂输出。
此战过后,日军算是知道自己跟苏军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差距了,但没意识到战略战术有问题。
7月,朱可夫开始发起全线反攻,他集中5.7万兵力,以及坦克498辆、装甲车385辆、大炮和迫击炮542门、机关枪2255挺、飞机515架,分三路大军冲击日军阵地。
很快,日军就被全面压制,但骑兵却还在冲锋,结果毫无疑问全军覆没。
关东军实在太自大了,以为苏军还处在日俄战争时的水平,且固守旧的军事思想,当骑兵冲锋遇到苏军坦克压制时只会是送人头,再加上苏军炮火猛烈,骑兵阵地被炸后,幸存者极少。
松本草平作为军医,亲眼见证了日军的惨败,受伤的士兵多到他即便日夜不休也救治不过来,大量士兵因此死去,他感到很愧疚,同时也为苏军的强大和狠毒而感到震撼。
松本草平在书中就说,苏军几乎不留活口,根据战后苏联方面的统计,日本战死1.8万余人,被俘虏的却只有区区464人。
以苏军强大的火力和冲击速度,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俘虏?其实苏军不喜留俘虏,有时候还用机枪扫射。
日军其实也挺狠的,许多人被俘之后竟然还在抗争,把救治他们的护士给咬伤了,有些士兵甚至夺武器反抗,可见苏军杀日军虽狠毒,也有不得已之处,但更多的是为了给日军一个教训。
这场战争中,作为炮灰的骑兵,至死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是这么个结果,但细想一下,这件事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在中国战场,日本骑兵就曾与马家军骑兵、八路军骑兵作战过,并未占到太大便宜,甚至遭遇过惨败,要知道中国军队对武器装备还不如苏联。
那个时候,日军就应该想到自己的骑兵是个什么水平,武器装备又是个什么水平,战略战术又该如何调整。
骑兵不是没用,就看怎么用,在哪里用,用它去冲击坦克,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徒增笑话。
04
战役结束后,日本被苏军彻底打服,被迫改变策略,不再坚持北上,改为南下,关东军也经历了大重组,一战将信心打没,后来在太平洋与美军作战,同样当了炮灰,可见还是没长进。
试想,如果关东军能早点意识到机械化战争已经到来,从而及时做出改变,历史会不会改写?
松本草平在战役结束后返回日本,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于是写下了回忆录,他告诉我们的其实不只是他的个人经历,他是在提醒所有人,战争的残忍往往来自于实力的不对等。
正如日军之于中国,我们说它残忍,就是因为我们武器装备差,被它给碾压了。
同样的道理,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对阵苏军,则是落后和被碾压的一方,用骑兵对坦克,用过去对现代,结果只能是遭受降维打击,一战就打光骑兵家底。
站在苏军的角度来看问题,日军骑兵的悲惨结局就很好理解了。
针对日本骑兵,苏军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策略,坦克与重武器相结合,重武器一顿输出之后,再用火焰坦克焚烧、碾压,确保日本骑兵无活口,但凡有一个活口,都可能给己方带来损失。
松本草平晚点最难以忘怀的,是他在诺门罕看到日本骑兵被烧焦后张着嘴巴的样子,他与卫生员抬着尸体时手都在抖,尸体抬回去后,他都不敢动,生怕一动就散架。
战役结束后,关东军调查失败原因,意识到火力的重要性,但没有落实,也无法落实,因为日本没钱没物资;知道骑兵战术不行,也没有改进。
此后的战争中,日军仍用骑兵突击坦克,重复着诺门罕的悲剧,比如塞班岛战役中,就有日本奥运马术冠军率领的一支骑兵队,毫无疑问在美军的炮火下覆灭。
诺门坎战役中日本骑兵的遭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战争不是热血冲锋,而是技术碾压,而在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就应该转变思路,改变战法,不要硬碰硬。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