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考生们,你们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高考前的心理减压这事儿。
你想想啊,凌晨两点了,台灯在书桌上投下那晃悠的光圈,你瞅着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红叉,突然就发现自己手心冒汗了。这可不是头一回啦!模拟考前在走廊里,你能听见自己那心跳声比脚步声都响;晚自习的时候,同桌翻书那沙沙声都能变成刺耳的噪音。高考啊,本来是人生的一个大里程碑,结果现在就跟块大石头似的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
咱先来重构一下认知哈。首先说说压力这玩意儿,它就像个双面镜。从生理反应来看,手抖、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大脑在调动能量准备“战斗”呢!就好比赛跑前肌肉会紧绷一样,适度的紧张能让你反应更快。再说说情绪转化,你别老想着“我好害怕考不好”,你就换成“我的身体在为重要时刻做准备”,用第三人称视角去看自己的焦虑,就好像在看一场和自己没啥关系的电影。
还有时间管理这方面,就像变魔术一样。你可以把知识点拆成“五分钟记忆包”,利用课间、等公交的时间去背诵。心理学实验数据显示,大脑对短时高频刺激的吸收效率比长时低频高37%呢!你再用便利贴记录每天完成的事项,每晚撕下一张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在拆除一座焦虑的积木塔,多有成就感啊!
接下来是行为训练。先说感官重启计划,触觉上,你就握冰袋10秒,然后松手感受那温差,用这物理刺激打断自己瞎想。听觉方面,下载个白噪音APP,把“雨声+咖啡馆人声”设成自习背景音,营造一个“安全学习场”。嗅觉上,你随身携带薄荷精油,闻到了就做三次深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
![]()
再说说模拟考,考前夜,你把准考证和文具摆成“幸运阵”,用仪式感把担忧都赶跑。进考场前,用“54321”技巧,说出5种看到的颜色、4种触感、3种声音、2种气味、1种味道,快速回到当下。考后呢,准备个“情绪急救包”,里面有巧克力(能提升血清素)、拍立得(拍下试卷角落的云朵)、便签纸(写上“今天我尽力了”)。
在家庭关系方面,父母也要升级一下话术。别老说“别紧张”,你就说“需要我陪你散步吗?”,把“你复习够了吗”改成“今天有什么新收获?”。还可以建立个“安全词”,比如“北极星”,孩子一说这个词,家长就赶紧暂停追问,递上一杯温水。
最后说说终极心法,高考可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那些考场上颤抖的笔尖、空白的答题卡、突然忘掉的公式,以后都会成为你面对挑战的底气。要记住,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某张试卷的分数,而是你穿越风暴时还能保持清醒的那颗心。现在,你合上眼睛,想象十年后的自己穿越时空给你一个拥抱,那个拥抱里,有你此刻所有努力的回响。
所以啊,各位考生别慌,高考这关咱肯定能过!你们准备好调整状态,迎接高考了吗?
主讲人:北京权威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经过整合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结合青少年自身学校人际、师生、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在校表现等综合全方位因素针对性心理咨询,同时给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专业性指导,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咨询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