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WGSBN)发布的官方公告中获悉,6月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批准,由国际上最多产的小行星猎手之一杨光宇发现的编号第34815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王菲星”。
![]()
公告上的命名理由显示,王菲是华语乐坛传奇歌手、词曲创作者及演员,作为标志性音乐人,她以空灵嗓音和独特艺术理念跨越文化边界,启发了无数乐迷。在西方观众心中,她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在王家卫执导的电影《重庆森林》与《2046》中的精彩演出。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工作组发布的关于“王菲星”的官方公告(图/WGSBN官网)
小行星如何发现,如何命名?谁能给小行星命名?记者采访了天文爱好者林景明,他曾多次参与我国天文史料整理和发掘工作。
确认身份获得编号再取名字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像行星那样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林景明介绍,过往人们遵循传统使用神话人物来起名,但发现神话人物的名字早晚会供不应求。于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小行星的发现者对其拥有命名权。这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得到国际命名的天体 。
小行星被发现之初,国际小行星中心(MPC)会授予它一个临时编号。只有当一颗小行星的观测数据足够多,能够精确地确定轨道并预测未来位置的时候,才可能被授予永久编号,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等待几年甚至更久。
当一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后,MPC便会为它指定发现者——即在最先凑够两晚观测数据的冲日期内,最早提供观测报告的观测者。
发现者给小行星取的名字可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有科学家名字、各领域名人名字、地名、发现者亲人名字等。命名申请及发现者需要将名称和命名理由提交给WGSBN,经投票通过后即可生效。
湖南都市频道征集新闻线索
遇到任何烦心事、委屈事
扫码登记
我们记者将第一时间和您联系
帮您解决问题!
来源|环球网 上观新闻 文汇报 红星新闻
编辑 | 芬芬
一审 | 杜振裕
二审 | 凃晓岚
三审 | 唐宏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