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EM电解槽制氢成本低、稳定性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AEM电解槽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AEM电解水技术基于AWE和PEM制氢技术发展起来。AEM制氢使用纯水或低浓度碱液作为电解质,水由阳极穿过AEM膜渗透到阴极,在阴极发生析氢反应产生OH-和氢气,OH-穿过AEM膜传导到阳极,并在阳极发生析氧反应。AEM电解槽与PEM电解槽结构相似,电解小室主要由阴离子交换膜、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组成。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AEM电解槽仍处于研发初期,仅欧美部分厂商取得突破
目前,全球AEM电解槽行业仍处于研发初期,仅欧美部分厂商取得突破。欧盟FCH-JU于2020年启动AEM电解水制氢研发集群项目,其中由德国Evonik和Enapter等牵头的CHANNEL项目主要研究和开发2KW的AEM电解水系统,多个欧盟国家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核心部件的研发。2023年5月德国Enapter推出全球首个MW级AEM电解槽;意大利Ansaldo Energia于2024年1月成功测试MW级AEM样机。不过,AEM电解槽大规格、高功率都尚待验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AEM电解槽行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但企业发力明显
由于AEM核心部件AEM膜、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尚未成熟,尤其是AEM膜的规模化和国产化难度最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几年,我国国产AEM电解槽企业发力明显。例如,稳石氢能于2023年推出2.5KW和10KW级别的AEM电解槽系统;清能股份在AEM膜上实现突破,在最新研制AEM槽实现42KWh制取1Kg氢气的超低能耗,并将铱和钛替换为低成本、储量丰富的材料。在核心材料与零部件方面,全球仅德国赢创Evonik、加拿大Ionomr、亿纬氢能、清能股份等成功研制出阴离子交换膜。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