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这两天华盛顿传出的消息让人捏了一把汗。特朗普政府不断放风说要在48小时内对伊朗动手,甚至有消息说周末就可能开打。
这种紧张局势下,美国人却在忙着干一件事——试探中国的口风。
面对美国的频繁试探,中国的态度始终很模糊。关键时刻,中国到底会不会救伊朗呢?
![]()
特朗普的“小算盘”
特朗普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确实想在任期内搞出个大动作来,对伊朗动手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这可以给他的政治履历添上一笔,也能向选民证明他是个敢于行动的强硬派总统。
特朗普团队内部对这次军事行动的预期相当乐观。
他们认为伊朗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只要动作够快够狠,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
可是另一方面,特朗普心里也有担忧。
他最怕的就是这场仗打起来没完没了,最后搞得跟当年苏联在阿富汗一样,陷入战争泥潭出不来。
那样的话,不仅政治遗产没了,还可能把自己的政治生涯给毁了。
这种矛盾心理让特朗普变得格外谨慎。
他需要确保所有的变数都在控制范围内,特别是中国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中国真的要支持伊朗,那这场仗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从局部冲突可能演变成大国博弈,那时候美国想要速胜就难了。
![]()
特朗普的巴基斯坦牌
6月18日,白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
特朗普亲自接待穆尼尔,还专门安排了午餐。这种待遇在外交礼仪中已经算是相当高规格了。
要知道,巴基斯坦虽然是美国的合作伙伴,但两国关系一直比较微妙,特朗普很少会亲自出面接待巴方的军官。
这次会面的真正目的其实很明确:美国想通过巴基斯坦来试探中国的底线。
巴基斯坦在这个问题上的位置相当特殊,它既是中国的铁杆朋友,又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成员。
![]()
如果真的发生美伊冲突,巴基斯坦很可能成为中国援助伊朗的重要中转站。
穆尼尔这次访问华盛顿,表面上是为了讨论反恐合作和地区安全问题,实际上美方很可能在会谈中明确表达了对巴基斯坦的期望。
美国人希望巴基斯坦能够保持中立,不要成为中国援助伊朗的通道。这种警告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美方选择这个时间点邀请穆尼尔访问,时机把握得相当精准。
距离可能的军事行动只有几天时间,这时候进行这种高级别接触,明显是想在最后关头确保巴基斯坦不会成为变数。
![]()
外交部的模糊表态
6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
彭博社的记者直接询问中方对美国可能袭击伊朗的看法,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直接,没有任何外交辞令的包装。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也很有意思。
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敏感问题,而是用了一个相当标准的外交表态:中方一贯立场是推动冲突停火止战。
这种回应既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伊朗,也没有谴责美国的军事威胁,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模糊表态。
![]()
这种模糊表态背后是:中国既不想被看作是伊朗的坚定盟友,也不想让美国觉得中国会坐视不管。
这种战略模糊给了中国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根据事态发展来调整自己的立场。
美国人对这种回应显然不太满意。
他们希望听到更明确的表态,最好是中国能够明确表示不会干预美伊冲突。
可是郭嘉昆的回应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中国到底会采取什么行动。
如果不能确定中国的态度,美国就很难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
毕竟中国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这场冲突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
媒体试探
彭博社记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的提问绝对不是偶然。
这种直接而敏感的问题在外交场合相当罕见,背后很可能有美方的授意或者暗示。
这位记者的提问时机选择得很巧妙。
正值美国不断放风可能对伊朗动手的敏感时刻,这时候询问中方态度,明显是想通过公开渠道来获取中国的立场信息。
这种做法比私下外交沟通更加直接,也更容易引起关注。
记者提问的方式也很有技巧。
![]()
他没有询问中国是否会支持伊朗,而是问中方对美国可能袭击伊朗的看法。
这种问法既避免了过于直接的政治敏感性,又能够从回应中判断出中国的真实态度。
美国媒体在这种时候试探并不奇怪。
一般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前,媒体经常会成为各国政府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记者的提问和官方的回应,各方都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基本立场。
![]()
背后的大国博弈
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
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中国的任何表态都可能对美伊冲突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人最担心的是中国会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伊朗。
中国支持伊朗的方式有很多种。
最直接的就是提供物资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医疗用品、食品等战略物资。
这种援助可能不会直接改变战场态势,但会大大增强伊朗的持久作战能力。
更让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可能通过第三方来进行军事援助。
![]()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传统盟友和伊斯兰国家,很可能成为这种援助的中转站。
如果中国真的通过巴基斯坦向伊朗提供军事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就会变得复杂得多。
中国在联合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立场也会对美国产生压力。
如果中国在这些平台上明确反对美国的军事行动,美国就会面临更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这种压力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军事行动,但会增加美国的外交成本。
美国人最害怕的情况是中国让美军陷入类似苏联在阿富汗的困境。
如果中国持续向伊朗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会拖得很长,最终演变成消耗战。这种结果对美国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
结语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美国想打伊朗,但又怕中国插手。
从接待巴基斯坦军官到媒体记者提问,美国人用尽了各种方法想要摸清中国的底牌。
可惜中国的回应始终很模糊,这让美国人更加纠结。
说到底,这场可能的军事冲突能不能打起来,打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中国的态度。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2025年6月19日例行记者会实录
美国白宫官方声明及总统日程安排公告(2025年6月18日)
巴基斯坦陆军总部官方通报及军事外交活动记录
彭博社华盛顿分社国际政治专题报道档案
美国国防部军事动态评估报告及作战预案文件
上海合作组织官方网站政策声明及成员国立场文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