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平妮 通讯员 高文亮 宋义杰
出狱后不思悔改,反而继续实施犯罪,勾结团伙成员在输油管线上打孔盗窃原油,非法获取巨额利益。5月21日,已经“三进宫”的王强强(化名)再一次被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区作为原油主产区,涉油犯罪成为该地区多发的犯罪类型。东营区检察院聚焦涉油犯罪特点,综合开展犯罪打击、数字模型创建、犯罪预防、环境建设等工作,为油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犯罪黑手伸向石油资源,严惩!
王强强本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同是刑满释放、没有固定职业的李小武(化名)。急于发财的两人,一直想着干点来钱快的“大事”。
一来二去,他们把目标对准了深埋于地下的输油管线。王强强很快便纠集了苏乔乔(化名)等10余名社会闲散人员,经过事先预谋策划、现场踩点,他们把盗油地点选在了一处相对偏远的郊区位置。在王强强指挥下,一伙人买来专业设备,借着夜色的掩护,通过在输油管线上打孔的方式盗窃原油。
王强强他们本以为整个犯罪过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最终还是栽了。团伙成员在一次驾车销赃过程中,被油区护卫中心人员当场查获。今年5月21日,东营区检察院以王强强等人分别犯盗窃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东营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承办该案的东营区检察院刑检部门检察官王莎莎介绍,王强强一案并非个案,在东营区,不少犯罪团伙铤而走险干着盗窃原油的非法勾当。“这一行为,不仅造成巨大风险隐患,还严重威胁着国家能源安全。”王莎莎说。
据了解,为保障胜利油田正常生产秩序,该院一方面保持打击涉油犯罪的高压态势,凝聚油地公安、油区护卫中心等单位工作合力,累计打掉盗油团伙60余个,形成有力震慑。5月上旬,该院还联合多部门共同召开打击涉油犯罪工作联席会。在这次备受社会关注的会议上,各单位聚焦新形势下的犯罪特点,确定从整治非法运输、非法收购原油等入手,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涉油犯罪。
东营区检察院还注重在推动油区环境治理上下功夫,构建了“胜利红 蓝守护”工作品牌。在这一品牌引领下,组织干警深入油田生产单位座谈交流,聚焦企业所需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治服务。对办案中发现的监守自盗等管理问题,及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加强内部监管。
穿越施工沦为犯罪帮凶,整改!
地下穿越施工(运输管道采用水下或地下敷设方式通过河流、湖泊、铁路、公路等地段的管道线路工程),原本只是一种管道施工方式,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如今,这种施工方式却成为了犯罪的“帮凶”。
2022年,东营区检察院在办理刘某某等12人盗窃原油案时发现,犯罪分子以租借油田主管线附近的院落为伪装,雇佣人员通过穿越施工打孔的方式,在输油管线上实施盗油犯罪。
“地下穿越施工发现、打击难度大,犯罪形式极为隐蔽。”该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许丽丽介绍,通过梳理过去几年办理的涉油案件发现,有多起案件均存在借助地下穿越施工盗窃原油的情况。
为实现对非法穿越施工行为的精准打击,该院迅速组建工作专班,研发了专门的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梳理穿越施工作业流程,在模型上设置“未依法备案”“未行政处罚”两个监督点,在调取行政审批部门穿越施工备案信息、综合执法部门行政处罚信息等数据后,结合油区施工管线分布图,经过碰撞比对分析,共发现非法穿越施工类案监督线索22件,成功打击了尚某某、孙某某等8人盗油团伙,3名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为延伸监督效果,该院还畅通协作配合渠道,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在全区建立未经审批擅自实施穿越施工行为黑名单制度,对违反规定、涉嫌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立案处罚。督促整改后,以非法穿越施工方式盗油案件发案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相关建议也被写入《东营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办法》。
内部蛀虫侵害企业发展,治理!
服务油田发展不止于打击涉油犯罪,东营区检察院还将工作延伸到服务辖区油服企业以及油田改制企业高质量发展上。
“近几年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成为东营区民营企业常见刑事犯罪,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了长远发展的根基。”年初,东营区检察院开展了“益企同行”系列法治宣讲活动,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江西受邀走进油田某改制企业,结合案件办理,给全体管理人员和干部职工送去了一堂深刻的普法和警示教育课。
油田改制企业是东营区民营企业中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具有不同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特点。受制于历史因素及股权结构影响,改制企业内部人员腐败案件多发,且犯罪数额普遍较大。许丽丽介绍,他们办理的某改制企业管理人员挪用资金案,涉案数额巨大,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我们进一步梳理发现,近年来,在办理的涉企犯罪案件中,与油田改制企业相关的共10余件,且犯罪数额普遍较大。”许丽丽说。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东营区检察院以三个党支部为主体,在六家油田改制企业设立联络点,有针对性地服务解决民营企业法治困惑和痛点难点,从防范企业内部腐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法治服务。“针对油田改制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特点,我们还形成专项调研报告,提出有效预防犯罪的意见建议,并确定了检察机关工作的重点。”该院刑检部门负责人田文超介绍说。
服务企业永无止境。聚焦区委打造高端石油装备赛道,东营区检察院还创新构建“链长+检察长+商会”工作机制,联系全区十个重点产业链,主动参与工作要点制定、法治服务等工作。
“打击涉油犯罪就是贡献原油产量,服务油田企业发展就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崔江西表示,他们将持续扛牢“端牢能源饭碗”的政治责任,一体推进打击犯罪与社会治理,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