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条路
藏着几代石油人的奋斗故事
锦江之畔,猛追湾旁,石油路如一条时光纽带,串联起四川石油工业的峥嵘岁月与公园城市的民生图景。这里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集聚地,家属区的烟火气与厂房的机器声在这里交织了半个多世纪。
2020年底,随着成华区城市更新工程的推进,这条见证成都油气工业演化的老街迎来蜕变。如今行走其间,石油箴言墙上镂空雕刻的文字诉说过往,铸铜浮雕里的场景重现荣光。花团锦簇的步道旁,老石油人的追忆与孩童的嬉笑交融,让工业记忆在民生烟火中焕发新生。
双企扎根
石油路里的成华工业基因
![]()
石油路指示牌(图源:成华发布)
石油路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东南起建设北路一段,西北至府青路一段。这条长约400米的社区绿道,虽看似寻常,却因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的扎根,成为四川油气工业发展的地理坐标和记忆载体。它们的存在,奠定了街区浓厚的石油工业氛围,也让此处的城市更新天然肩负起传承石油精神的文化使命。
![]()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图源:西油记)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坐落于成华区府青路一段3号,其发展历程深刻反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体制变迁。该公司的前身可追溯至原四川石油管理局,1999年10月,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重组改制,四川石油管理局的核心业务被剥离,正式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同年12月24日,公司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简称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作为中国石油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布局,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四川、西昌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集输和销售等领域,下辖川中、蜀南、重庆、川西北、川东北五大油气区,是全国首个天然气产量超百亿的气区,是推动四川盆地油气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图源:今日川庆)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由原四川石油管理局、长庆石油勘探局及塔里木油田的工程技术等相关业务单位组建而成。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川庆钻探主营钻井工程、录井、固井、储层改造、试修井及油气合作开发等业务。主要服务于国内西南油气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以及海外市场的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在川渝地区与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共同推进300亿大气区和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在长庆地区,作为工程技术主力军,支撑长庆油田快速上产稳产5000万吨,建成我国最大油气田,不断通过提升核心工程技术,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数十年来,这两家大型能源企业及家属区在此集聚,使得石油路片区深度见证了成都油气工业的变迁,更承载着几代石油人的奋斗精神与时代记忆。这份独特的人文地理积淀,也成为成华区2020年11月启动石油路街区一体化改造、打造主题文化街区时,最宝贵的历史资源与逻辑起点。
文化街区
石油工业历史的立体叙事
石油路主题文化街区由猛追湾街道和驻区企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联合打造,以四川油气事业发展历史为脉络,讲述石油故事、科普油气知识、传播石油精神、展示石油形象为理念,将其打造成集历史展示、科普教育、生活休闲于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
![]()
石油路主题文化街(图源:成华发布)
2021年初,历时3个月的改造工程让石油路完成华丽转身。本次改造摒弃大拆大建的模式,以居民楼围墙为天然画布,用艺术语言重构工业记忆,形成“油气印象、工业记忆、梦想之歌”三大篇章,铺展成一幅400米长的油气发展画卷。这种“嵌入式”改造既保留了街区的居住属性,又让历史文化成为可触摸的日常。
![]()
石油路的铝板丝印和铸铜浮雕(图源:成华发布)
多元艺术形式被应用于街区空间,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历史场景。入口处设有铝板丝印画面,宏观展现了石油会战的宏大背景,画面中钻井架与石油工人的形象,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沿街分布的铸铜浮雕,则系统刻画了四川油气工业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包括“石油师入川”、两次石油大会战以及“32111钻井队英勇灭火”等重要历史节点。其中,“圣灯之光”主题浮雕再现了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的场景,成为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视觉载体。
![]()
石油箴言墙(图源:成华发布)
钢板镂空打造的石油箴言墙上,“我为祖国献石油”“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等标语苍劲有力。这些箴言是石油人集体人格的集中展现,更是直接道出了老一辈工业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再现了企业从落地生根到创新发展的完整历程。
民生温度
城市更新中的“幸福回家路”
城市更新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历史文脉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服务于民。在石油路的改造过程中,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项目始终遵循“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原则,通过文化传承与功能提升的有机结合,让这条老街既保留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又焕发出崭新的时代温度。这一成功实践,成为成华区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生动注脚。
![]()
改造后的石油路(图源:爱看头条)
作为成都市唯一以油气发展历史为主题的文化街区,石油路被纳入成华区“回家的路”社区绿道体系。该体系是成都市构建天府绿道网络、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优化通勤路径的环境与功能,增强市民对公园城市建设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石油路(部分)改造前后的对比图(图源:爱看头条)
改造后的石油路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空间品质的全面提升。曾经坑洼不平的人行道、开裂的围墙等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治,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防滑地砖、安全护栏和有序的公共空间。
如今,道路两旁花木繁盛,公交站台融入石油元素的设计,间隔设置的便民休息区既满足了居民日常休憩需求,也为邻里交往创造了更多可能。这种以人为本的更新理念,促进了社区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深层价值——让历史可触摸,让文化可感知,让生活更美好。
石油路的400米,是四川石油工业的缩影,更是城市发展的注脚。从工业集聚的老街到文化赋能的街区,它既守住了“三线精神”的根与魂,又长出了民生幸福的枝与叶。墙上的浮雕记录着奋斗史诗,街头的繁花见证着生活变迁,居民的笑谈延续着时代记忆,共同构成了这条街巷的独特气质。
在成华区的街巷图谱中,石油路或许只是微小的一笔,但它所承载的工业文明与人文关怀,却是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当更多人踏着这里的石板路,读懂浮雕背后的故事,传承箴言里的精神,这条“时光大道”便会在岁月流转中愈发厚重。
来源:成都方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