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人认为,皇十四子胤禵的长子弘春,虽然不是嫡子,但很受康熙皇帝看重,理由是,康熙皇帝给弘春婚礼的规格,与给皇五子胤祺(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世子弘昇的相同。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二十四日,雍正皇帝跳过胤禵的嫡长子弘明(胤禵次子),将胤禵的庶长子弘春,封为固山贝子的举动,就更让人觉得,弘春在康熙朝,就已经被定为胤禵的袭爵之子。不过,弘春被封为固山贝子时,胤禵自己的爵位,就是固山贝子。
贝子允禵子弘春,为固山贝子。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三》
早在顺治九年(1652年),清廷就规定了,必须由嫡子承袭王爵,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能让次妃的儿子袭爵。
顺治九年题准,应袭王爵者,必以嫡妃子承袭,若嫡妃无子,方准次妃子承袭。
——《清会典(康熙朝)·卷之一》
顺治十年(1653年)时又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子封贝子。贝子子封镇国公。......”而这里所说的“余子”,并不包括庶出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新增规定,贝勒、贝子的庶出子,可以获封奉恩将军。
十八年题准,贝勒、贝子庶夫人所生子授奉恩将军。
——《清会典(康熙朝)·卷之一》
所以,即便弘春是胤禵的长子,但在有嫡出弟弟存在的情况下(而且还是2个),弘春是不可能成为胤禵的袭爵之人的。
除了弘春之外,胤禵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那就是第3子弘映。与弘春相比,弘映貌似不是很受重视。
今天,就通过史料,来了解一下,弘映的待遇,真的比弘春差很多吗?
01
胤禵的庶长子弘春,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初一。弘春的生母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在《爱新觉罗宗谱》中,被记为是胤禵的侧福晋。不过,舒舒觉罗氏在生下弘春的时候,应该还不是胤禵的侧室。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中,胤禵有1妻2侍妾,其中一位侍妾,就是舒舒觉罗氏。鉴于弘春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且没有早夭,那《玉牒》中收录的侍妾舒舒觉罗氏,就是弘春的生母才对。
弘映的生母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在《爱新觉罗宗谱》中,也被记作是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与胤禵的嫡福晋完颜氏,生产时间几乎都很接近。例如,伊尔根觉罗氏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二十七日,生下了胤禵的长女(此女在次年早夭);过了没几个月,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初三,嫡福晋完颜氏就生下了胤禵的嫡长子弘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一月十九日,伊尔根觉罗氏又生下了胤禵的第3子弘映,而就在弘映出生后的次月,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二月初八,嫡福晋完颜氏,生下了胤禵的嫡次子弘暟。
弘春的生母舒舒觉罗氏,为胤禵生下了1子3女;弘映的生母伊尔根觉罗氏,为胤禵生下了1子2女,从生育数量上来看,差距并不是很大。
康熙皇帝给弘春指配的正妻,确实是太子妃胤礽的侄女——子爵庆德的女儿瓜尔佳氏。不过,弘春成婚的时候,胤礽已经被废黜太子之位多年,而原太子妃瓜尔佳氏,也已经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病逝。另外,庆德的女儿嫁给弘春的时候,庆德还不是子爵。庆德是在雍正七年(1730年)六月十五日,才从他的哥哥富达理那里,承袭了爵位,而且因为销去了恩诏之爵,从三等伯,降为了精奇尼哈番(一等子)。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月十五日,庆德的爵位又被革去,转而由庆德的侄子祥泰承袭。
壬子。吏部题,三等伯富达礼,缘罪革退,销去恩诏所得拖沙喇哈番,余一等精奇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又原立职之石廷柱孙庆德,袭替。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关于弘春娶妻的规格、是比照亲王世子弘昇的说法,源自胤禵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四月十六日、写给康熙皇帝的谢恩折中的内容:胤禵对康熙皇帝赐给弘春的婚礼排场,与赐给弘昇的是一样的,表示受宠若惊。
皇父又屡施鸿恩,臣之长子弘春婚娶之时,筵席、服饰等项,均照弘昇婚娶之例赏之。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弘昇,是康熙皇帝皇5子胤祺的庶长子,其生母,是胤祺的侧福晋刘佳氏。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被封为和硕恒亲王,爵位等级比胤禵这个固山贝子,要高3级。不过,弘昇与弘春的情况,不太一样。弘昇的父亲胤祺没有嫡子,所以,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二月,身为胤祺长子的弘昇,被封为了亲王世子,享受固山贝子的待遇。但是,弘春成婚的时候,弘昇还不是世子。
甲寅。封和硕诚亲王允祉子弘晟、和硕恒亲王允祺子弘昇,俱为世子。班次俸禄,照贝子品级。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
根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五月二十九日、内务府递上的一份关于弘昉(大阿哥胤禔的次子,胤禔妾室王氏所生)、弘昂(恒亲王胤祺第4子,胤祺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弘明(胤禵的次子、嫡长子)三位皇孙娶妻事宜的奏折来看,弘明娶正妻的婚礼规格,也是比照弘昇婚礼的规格布置的。不仅是弘明,就是弘昉、弘昂的婚礼规格,也都与弘昇的相同。
今大阿哥次子弘昉阿哥,和硕恒亲王四子弘昂阿哥,十四贝子弘明阿哥娶妻,初定送往筵席物品、筵席、娶妻宴席等事宜,俱照弘时阿哥娶妻之例可也。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顺便插一句,内务府这份关于操办弘昉、弘昂、弘明婚礼的奏折,被翻译成比照“弘时阿哥”的婚礼办理。可是,这份奏折的开篇,又被翻译成“和硕和亲王之子弘时阿哥娶妻时......”。“和亲王”,是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昼的封号;“弘时”,又是雍正皇帝儿子的名字,显然,弘昼不可能是弘时的父亲。所以,结合胤禵给康熙皇帝的谢恩折中的内容,这份内务府奏折汉文译本中的“和硕和亲王之子弘时阿哥”,应该是指“和硕恒亲王之子弘昇阿哥”。
02
弘春的正妻瓜尔佳氏是子爵庆德的女儿,但弘映的正妻,同样也是子爵的女儿。
根据《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弘映的正妻祖佳氏,是“子爵祖俊之女”。祖俊,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七月十七日,承袭了爵位,但是从一等子,降袭为二等子。
壬午。吏部题,一等精奇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关葆故,应销去恩诏所得二拖沙喇哈番,余二等精奇尼哈番,与其弟祖俊,承袭。从之。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八》
祖俊袭爵那年,弘映只有14(虚)岁,所以,康熙皇帝给弘映指婚,应该是在祖俊被封为二等子之后。
弘映的丈人祖俊,隶属正黄旗汉军,出自明朝将领祖大寿那一支。不过,祖大寿并不是祖俊的亲生高祖父。祖俊的曾祖父祖泽润,名义上是祖大寿的长子,但实际上,是祖大寿族中兄弟的儿子,过继为祖大寿的儿子。
祖泽润共有4个儿子,承袭祖泽润爵位的,是祖泽润的第3个儿子祖植松、也就是祖俊的祖父。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祖泽润子植松,袭职。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
顺便插一句,史料中显示,祖泽润在大凌河投降后金之前,就已经娶妻俞氏,并生有2个儿子——祖植柏、祖植栋。皇太极将投降后金的祖泽润带到盛京后,又给祖泽润配了2个妻子——潘氏(诰封一品夫人,没有生子)、樊氏(祖泽润第3子祖植松生母)。祖植松3岁的时候,其生母樊氏病逝了,潘氏就负责养育祖植松。顺治十七年(1660年),祖泽润去世之后,潘氏以祖植松的生母樊氏、以及她这个养(嫡)母,都是皇太极赏赐给祖泽润的妻子为由,要让在盛京出生的祖植松,承袭爵位。潘氏还强调,这也是祖泽润生前的遗愿。而祖泽润的元配夫人俞氏、以及俞氏所生的长子祖植柏,却认为祖植松是庶出,应该由嫡出的祖植柏承袭爵位。
清廷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认为皇太极赏赐给祖泽润当夫人的潘氏、樊氏,地位高于祖泽润在投降后金前所娶的俞氏。事实上,清廷也只封了潘氏为一品诰命夫人,而作为元配夫人的俞氏,却没有得到清廷的诰封。最终,顺治皇帝让祖泽润的第3子祖植松,成为了祖泽润这一支的大宗。
是以,自得锦州后找到之子祖植柏,虽为长子,但不宜袭职,拟准太宗皇帝惠赐之妻所生子祖植松承袭。
——《吏部尚书孙廷铨等为审议已故都统祖泽润何子袭职事题本》
祖植松的大儿子祖兴邦,即祖俊的父亲,娶了奉恩辅国公叶布舒(皇太极第4子、生母庶妃颜扎氏)的女儿为妻。至于祖俊是不是叶布舒的女儿所生,没有查到。
雍正七年(1729年)二月二十三日,祖俊二等子的爵位,由他的侄子祖云龙承袭。
以故二等精奇尼哈番祖俊亲弟祖奎之子祖云龙,袭职。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而祖云龙儿子拉玛的女儿,又嫁给了弘映长子永宗(嫡妻祖佳氏所生)的儿子绵湛为妻。
03
弘映在雍正朝没有官职,而他的异母大哥弘春,在雍正朝是步步高升,从镇国公,升到固山贝子,再升到多罗贝勒,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初九,被晋封为多罗泰郡王。但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八月十九日,雍正皇帝还是将弘春,降为固山贝子。
辛酉。晋封贝勒弘春,为多罗泰郡王。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等到乾隆皇帝继位之后,即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二十八日,弘春直接就被革去固山贝子、并不被允许出门。反之,乾隆元年(1736年),29(虚)岁的弘映,被乾隆皇帝封为三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弘映升为二等侍卫。
而在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二十四日,弘映的大哥弘春,病逝了,只有37(虚)岁。
乾隆十年(1745年),弘映又升为头等侍卫。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初二,弘映被授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以散秩大臣弘暎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八》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五月二十五日,弘映被授为散秩大臣,不再担任副都统一职。
又谕曰:弘映著补散秩大臣。所遗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员缺,著达清阿补授。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九》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初八,乾隆皇帝派弘映出使朝鲜,将朝鲜国王李昑的孙子李祘,封为王位继承人。
寻遣散秩大臣弘映充正使,头等侍卫广亮充副使,往封。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六百八十六》
弘映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七月二十日,病逝,终年65(虚)岁。
弘映一共有3个儿子,他的长子永宗、第3子永佑,都是其嫡妻祖佳氏所生。永宗,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十八日;永佑,出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三十日。弘映的第2子永往,被记作是继妻王氏(御史绰尔和之女)所生。但奇怪的是,永往出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初一,而根据祖佳氏在乾隆十年(1745年)还生下了弘映的第3子永佑来看,第2子永往出生时,其嫡母祖佳氏还在世,那王氏又怎么会成为继妻呢?
更奇怪的是,弘映第2子永往去世的时候,是40(虚)岁,但《爱新觉罗宗谱》中,并没有永往妻妾的记载。永往没有子嗣,他是过继了其异母大哥永宗的庶长子绵羲为嗣。史料中,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八月,题为“为镶蓝旗宗室绵羲之母关氏病故,请领恩赏银两事致宗人府”的奏折。据《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绵羲的生母,是永宗的妾室赵氏。而绵羲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就过继给其二叔永往了。或许,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故的“绵羲之母关氏”,其实是永往的妻子。
弘映的长子(嫡子)永宗,娶过3任正妻。永宗的第3任正妻佟佳氏,在《爱新觉罗宗谱》中,记为是“和硕额驸松阿颜之女”。这个“松阿颜”,应该就是娶了雍正皇帝同母妹妹温宪公主的那个佟佳·顺阿颜(也写作舜阿颜、顺安颜)。
顺阿颜,是佟国维的长子叶克舒的儿子。叶克舒的妻子钮祜禄氏,是弘毅公钮祜禄·额亦都的第10个儿子益尔登(也写作宜尔登)的孙子噶都的女儿。
顺便插一句,《钦定八旗通志》中,虽然记载益尔登的儿子是察禅,但根据《钮祜禄氏家谱》中记载,噶都的父亲察禅,其实是额亦都第3子车尔格的第3个儿子,过继给了益尔登为子。
嫁给佟佳·顺阿颜的温宪公主,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七月就去世了,所以,永宗的三继妻佟佳氏,不可能是公主所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月二十八日,顺阿颜因为支持大阿哥胤禔,被康熙皇帝革去了和硕额驸,并被勒令待在家里。
上又谕领侍卫内大臣曰:朕何等施恩于额驸顺安颜,伊乃并不思图报,反与大阿哥附和相善。著革退额驸,令其在家居住,交与舅舅。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顺阿颜应该是被恢复了和硕额驸的封号。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初二,雍正皇帝让顺阿颜,管理三陵事务。
以和硕额驸舜阿颜,总理三陵事务。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
顺阿颜的女儿佟佳氏,为永宗生了2个儿子——第6子绵湛、第7子绵广。绵广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初八,早殇了,只有6(虚)岁。绵湛,虽然活到了成年,但终年只有30(虚)岁。绵湛娶了自己祖母祖佳氏的侄孙女为正妻。
结束语
弘映的第2子永往,过继了弘映长子永宗的儿子为嗣;弘映的第3子永佑,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七月初七去世,只有9(虚)岁,还没有成年。这样,弘映的孙子,其实都是出自其长子永宗这一脉。
(注:本文由[@]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